7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智慧泉城獲評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大眾網濟南·海報新聞4月9日訊(記者 趙曉丹)記者從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4月9日,濟南新型智慧城市憑藉“山的風骨”“泉的精神”“湖的開放”“河的奔暢”“城的包容”等突出優勢和各項卓越表現,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獲評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標誌著智慧泉城建設由“濟南模式”躍升為“濟南樣板”。目前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3%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700多個城市正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濟南在7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獲此榮譽。

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被譽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風向標”。本次樣板工程評選重點考量城市信息化程度以及實際為百姓服務的便民程度,從因地制宜、政策規劃、頂層設計、基礎建設、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惠民服務、運營效應八大維度進行評選,組織智慧城市行業專家、權威學者、研究機構、建設企業、行業媒體、普通民眾對候選智慧城市選樣板工程案例全方位考核評價,全流程公開公正,最終評選出具有社會影響力、公信力、行業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目前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3%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700多個城市正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濟南在70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充分表明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發揮著先行示範的積極作用。

據瞭解,近年來,濟南市牢牢把握新時代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秉持“智慧讓城市更美好”這一基本理念和願景,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突出“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經濟發展”四大領域,構建泛在化的“雲、管、端”有機生命體,打造“感知、聯接、計算、應用”四位一體的“城市大腦”“神經系統”和“智能感官”,全面推進“6+N”智慧應用專題建設,讓智慧賦能現代城市治理、讓智慧賦能社會民生服務、讓智慧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群眾辦事一站通”實現一窗受理、集成審批、全鏈條辦理的政務服務模式。市民出行一路通方面,正式啟用了“濟南交通大腦”,500項功能陸續上線。“愛城市網一點通”已覆蓋全市400餘萬市民,提供90餘項便民服務。“金融服務一貸通”已為6248家小微企業累計授信7.3億元,為3949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4.7億元。2017年以來,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先後獲得“雲界十年”雲計算大數據最佳實踐獎、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等多項殊榮。2018年10月,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在首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際峰會上對濟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給出了先行示範和走在前列的高度評價。

據介紹,下一步,智慧泉城建設將深入貫徹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國家戰略,圍繞打造中國智慧名城“濟南樣板”這一要求,完善市區(縣)一體化建設的總體架構,推進智慧應用的深度廣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爭創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杆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