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CTO程立:中國創新的土壤有望誕生圖靈獎得主

螞蟻金服CTO程立:中國創新的土壤有望誕生圖靈獎得主

“一臺機器可能有無數顆螺絲,需要一個一個地擰,而且需要一圈一圈地擰,才能讓系統間嚴絲合縫,順利工作。代碼的世界裡,一個項目到底成功與否,也是取決於幾個模型的關鍵特殊設置,就像擰螺絲一樣。”螞蟻金服CTO程立說道,“做工程就需要這種奮力的精神。”

近日,螞蟻金服CTO程立接受了科技媒體infoQ專訪,過程中,程立談到了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作為架構師出身,程立也談到了做工程的心得。程立表示,“做工程要有‘擰螺絲’的精神,其實在工作中,我們也做了很多‘擰螺絲’的事情,包括在搭建每一個架構、每一個系統的過程中。”

螞蟻金服CTO程立:中國創新的土壤有望誕生圖靈獎得主

比如,程立回憶說,在十年的“雙11”大促中,螞蟻金服技術團隊護航支付寶,只在2012年出過一次“問題”。據介紹,那時問題就出在一個“螺絲”上——一個類似軟件“保險絲”的設計,即某兩個系統之間,可以想象有一根“線”作為連接。簡單而言,當時技術團隊設計,“保險絲”在壓力過大時熔斷,來保護後面的系統不會崩潰。而在開始的時候,支付交易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後來發現,其實是“保險絲”設定的容量不對,於是把“保險絲”換成“銅絲”,讓它不要起到保險絲的作用,就順利過去了。“可以看到,大促前我們做了非常多的準備,但成敗就在於一個關鍵的環節。”

針對一個問題咬住不放鬆的奮力,貫穿了支付寶技術的研發實踐當中。比如,在2010年,整個支付寶技術團隊的目標只有一個:將支付寶支付成功率提升到極致。程立介紹,在這個目標驅動下, 2010年,支付寶不僅實現了支付成功率的提升,還實現了現在每天都會使用——快捷支付的創新,讓移動支付成為可能。這個過程中,既有技術浪潮下對雲支付架構的升級,也有對無數技術細節的打磨。

擰過無數顆螺絲,包括從2010年第三代技術架構調整後到今天,支付寶金融科技技術讓移動支付、實時風控與新型信用等成為可能,並且讓技術真正成為金融業務創新的驅動力,解決了過去難以解決的金融業務問題,如“310”小微企業貸款、實時反欺詐等等。

腳踏實地是因為對未來有更深的期待。螞蟻金服CTO程立表示,過去十年是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用技術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改變社會的經濟,但是,真正的技術革命才剛剛開始。“中國對創新的擁抱,是技術發展的最好土壤。在這片孕育創新的土壤上,未來中國互聯網依然可以領先世界,生長出來更多原創的技術創新,做更多事情。我們還可以預見,圖靈獎得主真正在中國土壤上生長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