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坐忘”一詞雖然語出《莊子·大宗師》,卻是莊子借儒家顏回之口說出來的,其原文如下: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坐忘”首先是一種境界,“坐”表示一種清心淨性的狀態,“忘”是一種排除雜念,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而為乃能悟道的境界。顏回所謂“忘仁義”、“忘禮樂”,就是說顏回不刻意講仁義、講禮樂,而仁義、禮樂之道已瞭然於心、融匯貫通矣,所以顏回自感自己在學問上已有所進益了。孔子肯定顏回的這種益進,但認為還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於是說:“可矣,猶未也。”後來顏回說他自己可以“坐忘”了,孔子一定很驚奇,蹴然而問“何為坐忘”,於是引出了道家所特別遵奉的“坐忘”概念。這就是“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其中“墮肢體”就是指“坐”,是一種放鬆身心的狀態。其中“黜聰明,離形去知”就是指“忘”,即去除自己的耳目感覺,忘掉自己的形體,忘掉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那麼“同於大通”就是坐忘所應達到的效果和境界。孔子對顏回所謂的“坐忘”很感興趣,同時也未免有點疑問,於是說:“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然而孔子晚年自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境界實際已超越了“坐忘”的境界,因為“坐忘”境界只有在“坐”下來,心平氣靜的狀態下才能達到,而孔子晚年是“從心所欲”就能“不逾矩”,其道德修養已進入“自由王國”的境界。

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坐忘”還多用為一種修心方式,目的是要自己的精神狀態達到理想的境界,從而使自己通達於心目中的那個道,以增強自己的定力,指導自己的言行。“坐”是人的形體動作,“忘”是人的心理狀態。人能坐下來,方寸不亂,本身就是一種定力,方寸大亂之人,必定是坐立不安、心慌氣躁。能夠坐下來,心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才能正確思考,心正確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結論,有了正確結論才會增強自己的定力。那麼“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呢?我覺得“坐忘”不獨是道家的專利,而是所有智者的修心方式。人心中的那個道不同,人的取捨就不一樣,所以應該忘掉的東西也就不會一樣。

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道家崇尚自然,主張清淨無為,所以坐忘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忘掉自己,把自己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與自然同呼吸,使自己的身心隨自然的變化而變化,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也叫出家人,講究脫離風塵俗事,持守清規戒律,苦修入佛之門,其修心方式也叫坐禪,禪有悟的成分,所以佛家的坐忘就是要忘掉一切塵世俗事,擺脫人間煩惱,然後六根清淨,啟智發慧,了悟佛道。儒家主張入世,志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究仁義禮智信,儒家的坐忘就是要忘記書本知識,忘記死的教條,把仁義禮智信這些東西融匯貫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系統,結合中庸之道,正確而自覺地應用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中去,而不是刻意地去講仁、講義、講禮、講智和講信,更不會象小人一樣刻意地去講利。儒家還有一些不得志而失意的儒者,也用坐忘的形式,排解煩憂,閉關養志,以示憂道不憂貧。孔子周遊列國,曾困於陳蔡之間,野居絕糧,而孔子卻絃歌講誦不絕,超然而忘困厄,此乃坐忘。再比如陶淵明寄情山水,雖“結廬在人境”,卻能“而無車馬喧”,達到了“心遠地自偏”的境界,從而在大自然中了悟到“此中有真意”,又灑脫到“欲辨已忘言”的忘境。

莊子講“坐忘”,坐忘到底是要忘記什麼?

人在五行中,準有一些負面的東西壓在人的心頭,耿耿於懷,從而蒙閉人的智慧,所以道家講忘記,佛家講放下,儒家講釋懷。廣而言之,“坐忘”就是忘記、放下、釋懷的智慧,這是一種大境界,非有道之人不能得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