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廢墟中建孔子學院

從無到有,廢墟中建孔子學院

正在施工的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

對於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段勝峰來說,10年前,位於西非的利比里亞,只是地圖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而現在,利比里亞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承載著永遠揮不去的記憶。

2008年,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成立,這是長沙理工大學在國外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也是利比里亞歷史上的第一家。同年7月,段勝峰赴任孔子學院第一任中方院長,也開啟了他長達四年、刻骨銘心的“援非之旅”。

廢墟中“長”出來的孔子學院

經濟落後,安全保障較差,衛生堪憂……赴利比里亞前,段勝峰已經聽到了不少這樣的描述,他也做足了要接受考驗的心理準備。但真正踏進這個國家,段勝峰還是吃了一驚。“那時剛結束內戰5年,城市一片廢墟,倒地的電線杆、被燒焦的樓房、滿是彈孔的牆壁隨處可見。”段勝峰迴憶,當時,利比里亞大學裡沒有水電供應,每天的生活用水只能靠打井水來支撐;發電機每天僅供6小時電,還時常會出現斷電情況,“手機信號也非常弱,更不用提網絡。”

利比里亞還是瘧疾的重災區。段勝峰沒有“倖免”,他得過瘧疾也患過傷寒,“最嚴重的一次瘧疾,連續打了十三天的吊針,九天高燒不退,暴瘦二十多斤,衣服都穿不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段勝峰坦言,孔子學院籌建的難度之大超過了自己的心理預期,但他咬緊牙關堅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利比里亞首個孔子學院開課了,一下子來了40多個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非洲大學生。“不過因為當時教室還沒建好,連續3個月,我帶著學生露天上課,下面蚊子咬,頭上太陽曬。”

“中國元素”走進利比里亞

2008年12月18日,由長沙理工大學與利比里亞大學聯合創辦的孔子學院正式成立,這是該國曆史上的第一家。為了讓當地學生迷上中國文化,段勝峰和其餘三名學校派駐的漢語老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甲骨文到兵馬俑,從《茉莉花》《瀏陽河》到窗花剪紙,我們都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展示。漸漸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追逐日益攀升,學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段勝峰說,後來有了固定的教室,每堂課都是滿座,連過道里都站滿了來聽課的學生。

段勝峰迴憶,做事拖沓、不守時在利比里亞比較常見,但段勝峰和其他幾位老師卻堅持做到“守時、講信用”,並告訴當地學生,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也深深感動了當地的學生。

文化語言推廣結出碩果

段勝峰見證了孔子學院的從無到有,再到發展壯大,他也被國家漢辦評為“孔子學院先進個人”。任期滿後,2010年,段勝峰決定再延期一年,留在利比里亞。

在中利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文化、語言推廣工作結出碩果累累。2009年,漢語課程進入了利比里亞大學的學分系統;2017年,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中小學漢語教學點開班,目前中文學習已經逐漸納入到了利比里亞國民教育體系……

對於孔子學院未來的發展,段勝峰認為,在學生培養方面,孔子學院的課程設置不僅要有層次,還要改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讓當地學生真正掌握漢語知識,將漢語當作工具,並且結合專業,如“漢語+電子技術”,讓他們實實在在獲益。

■記者 黃京 陳舒儀 實習生 陳景涵 通訊員 喻玲

數據

千餘非洲學生留學湖南

目前湖南省高校共有在校留學生4000多人,其中非洲留學生1102人,分佈在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14個高校;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工業大學等6所高校與非洲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在非洲建有中南大學剛果金外交學院孔子學院、湘潭大學烏干達麥克雷雷大學孔子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利比里亞大學孔子學院和湖南城市學院加納海岸角大學孔子學院等4所孔子學院;派出漢語教師志願者赴非洲任教,常態化開展與非洲高校的交流互訪。

我省積極支持高職院校為在非企業員工開展境外培訓,近三年累計培訓4254人次,涉及衛生、水利、環境、道路運輸、軌道交通、能源礦場、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