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又到一年下雨季,每年,甚至每次,只要是下雨,就會引起交通擁堵,事故頻出。

可讓人納悶的是,大家有木有想過,雨天行車安全喊了多少年,為什麼次次下雨依然還會這麼多事故?甚至造成嚴重擁堵?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雨天,無論是從車輛、從輪胎、還是從駕駛方面,都是需要進行調整的。這些相信很多老司機都懂,新司機也都有過耳聞。但每次下雨,依然阻止不了一些交通事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溼滑地面需要一個身體潛意識本能適應的過程,從溼到不溼,從不打滑到開始打滑的轉變,需要特別注意,而就是因為很多駕駛人沒有及時適應這種突然的轉變,才會措手不及。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然而今天,我們要詳細地從多方面跟大家聊聊,車輛、輪胎、以及駕駛方面,對於一名車主而言,都要做出那些改變和調整,也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在將來無論是面對下雨還是下雪,甚至是一些其它極端天氣時,能夠更加從容,從而避免更多的主動與被動事故的發生。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首先我們從車輛特性說起。汽車的種類發展到今天,大致分為前驅、四驅、和後驅這三種,而四驅又分為全時四驅、適時四驅、分時四驅。作為前驅車主要做的相對要簡單的多,只需要注意跟車距離遠一些,各方面動作緩慢一些即可。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而作為後驅車主,在雨天併線的時候則尤其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在車身併線的過程中給大腳油門,否則,各種豪車撲街的那一幕幕將會直接發生在自己身上呦!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對於四驅車主來說,全時四驅是雨天性能最好的毋庸置疑,因為全時四驅在任何車速下都可以直接將動力作用到各個車輪,分時四驅如果不將四驅系統“鎖”定的話,則和普通的兩驅車沒什麼區別,但倘若上“鎖”,車速不能太快(通常車速不允許超過80km/h),所以只有在極端情況下脫困才管用。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而需要著重注意的是那些適時四驅的車主們,雖然說起來是四驅,但是這類四驅系統的誕生前提是省油,並沒有全時四驅那樣優秀的全速域性能,也不像分時四驅系統那樣在低速行駛時有著強大的脫困能力。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適時四驅系統在這個時候變得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作為一名適時四驅車的車主,在下雨時要判斷自己的愛車的適時四驅系統在平時不工作情況下是以前驅為主還是以後驅為主,如果是以前驅為主,則當做前驅車駕駛,如果是後驅為主,則當做後驅車駕駛。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輪胎

輪胎,作為唯一接觸地面的部分,在雨雪天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可以說更換了一套雪地胎的兩驅車,在這樣的極端天氣時性能也會好過沒有更換合適的輪胎的四驅車。然而因為輪胎價格較貴,對於很多車主來說都很難想換就換,大多數還在糾結中。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如果覺得同時更換四條雨季胎價格高昂的話,那麼只更換兩條前輪,會省一半的銀子呦!其實道理很簡單,無論前驅,四驅,還是後驅,車輛向前行駛過程中的剎車,前輪的效率都要絕對高於後輪,如果發動機也是前置,那麼更是如此。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如果是發動機中置的四驅車,可能置換前輪帶來的效果要低一些,但,通常這種車都是豪車(追求操控的超跑),車都買了,還差四條輪胎錢嗎?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我們再來聊聊駕駛。需要提前聲明的是,就算你更換了四條應季的好輪胎,並且車況整體都非常不錯,也不要忘記雨天的綜合性能也會比干地時大打折扣。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雨天事故大概分三類,無法適應型,有恃無恐型,以及不知所措型。前兩者基本都是老司機人之常情,而第三者則為新手專屬。

在下雨天,出門先踩一腳剎車,感受一下剎車腳感與平時的不同,從而根據雨天時的車輛附著狀態調整車速、跟車距離、併線緩急等操作,非常重要。


下雨路面溼滑,可惜你之前做法都是錯的!


雨天不知道如何除霧,從而造成擋風玻璃模糊而出現事故,在新手中也佔相當大的比例。隨著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自動空調使用,這種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好轉。對於大多數10萬元或以上的家用車而言,

除了自動空調,同時開啟AC按鈕與外循環,無論此時開啟暖風或冷風,即可馬上除霧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