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廖坊有座古牌坊

作者:遂川县西溪中学退休教师 廖贤礼。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我的故乡遂川西溪廖坊村,是一个以姓氏命名的千年古村。

廖氏先人于北宋初年迁于这原始地带,“插草为标”,开基至今,传承了四十代。岁月沧桑,历史悠长。

千年故乡,经风雨,历寒暑,岁月留痕。至今还保留有祠堂庙宇、大屋书院,还有那古樟,古墓,古石桥……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座落在故乡西北角的小山脚下的古牌坊,算是廖坊最具封建文化内涵的古迹了,它成为清王朝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渗透在这山乡僻壤的物化标志。古牌坊距今有两百年的历史,据地方志载,这座牌坊是乾隆皇帝御准的江南第一道节孝牌坊。

暑假回乡,沿着村口那条石头铺就的古道,蜿蜒前行,去探寻那座久仰的古牌坊。一路上荒草漫道,路面崩驳,艰难走上半小时,拐过小山嘴,牌坊就呈现在眼前了。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牌坊巍然耸立在小山脚下,古朴、庄严。牌坊右侧不远,是一个古书院。据说,这古书院最早是牌坊主妇张氏的居室。张氏为夫守节时,族人给她的居室进行修建,名为“守节庵”。直到张氏仙逝后,族人又把它扩建为书院。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牌坊以大麻石、大青石和赭红石为材, 建成四柱三门三楼庑殿式样。 通高6.4米, 宽5.2米。整座牌坊的石柱、 枋额、 匾额、 斗拱等大件小块, 都是由石榫头与石榫眼或石槽牢固地对接吻合, 无需胶泥粘合, 真可谓天衣无缝, 形成完美. 坚固的整体。 历经两百年的岁月洗礼, 却没有丝毫的倾斜或松动, 不能不令人赞叹中华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整座牌坊由四根高大的四方形石柱贯至坊顶, 石柱底部稳立在基石上, 每根石柱的下端两侧各有一块高1.5米的厚重的夹柱石, 起支撑石柱的作用。 夹柱石中部呈圆鼓形,下端凿成龟状,上端雕一个俯视的小狮子头像,狮头张开大口,瞪眼呲牙,猛状如生,甚是威风。一楼柱头设额坊,梁上斗拱,拱上飘檐,四个角檐微微翘起。中门一楼置一块大青石横碑, 碑上刻着’’ 旌表儒童廖期闻之妻张氏坊‘’十二字,碑上方二楼立一块赭红石横匾,刻着硕大的‘’节孝‘’二字。中门三楼为主楼,高岀二楼一米多,长条形麻石板覆盖着庑殿式坊顶,形成飘檐,四个角檐高高翘起,与二楼的四个角檐形成高低俯仰呼应之势,远远望去,八个角檐像展翅欲飞的群鹰。顶楼上面立一条三米长的麻石主脊,两端各雕刻一个精美的神兽头像。脊背中心位置立一块高大的‘’品‘’字形的石顶,成为整座牌坊的至高。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坊顶檐下中心位置,镶嵌一块赭红石竖匾,匾上竖排的‘’圣旨‘’二字尤为凸显,周边雕刻着盘龙戏珠图案,无论是匾的位置、色彩,还是图案、字样,都无不彰显出封建皇权的神圣与威严。

遗憾的是, 那块竖匾的半匾以下被风化, 已经模糊不清, 只剩上半匾的’’ 圣’’ 字和两个龙头了。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每座贞节牌坊,都浸透了一个守节女人的血泪。廖期闻之妻张氏,也是个充满伤感悲情之妇,同样有着令人辛酸的故事。

张氏系邻乡一农家长女,从懂事起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虽不知书,却也知礼懂事。十七岁嫁给期闻为妻。期闻是廖坊的败落大户之子,其父晚年得次子,甚是宠爱,一心望子成龙。自小就让他入馆进学,二十岁结婚时,已是通过县试的文童了,正在继续进学,准备参加省试入举。无奈自小体质孱弱,疾病缠身,曾初试未举。待到第二个儿子出生不久,期闻竟一病不起。张氏心急如焚,既要照顾老小,又要煎药熬汤,汗泪湿襟。尽管竭尽全力,四处寻医,也未能挽留丈夫的生命,万恶的病魔逼他去了阴曹地府。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可怜张氏二十一岁便成了寡妇。贫困的家庭愁云笼罩,面对年迈多病、失子痛心的公公婆婆,面对蹒跚学步、嗷嗷待哺的一双幼小,张氏别旡选择,心想只有自已挑起家庭重担,把儿女抚养长大,才是对二老的最大孝心,好让丈夫瞑目于九泉。亲朋安抚慰藉,族人劝其守节,张氏痛定思痛,自认命苦,在公公婆婆引领下,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丈夫的墓地,点烛焚香,庄严宣誓:严守妇道,终身守节,抚幼成人,尽孝二老终生。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从此,张氏日里辛勤劳作,操持家务,夜里独守孤灯,冷枕难眠。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青丝变白发,少妇成老妪。二老早已安然离世,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张氏六十岁那年,族人将其行孝守节的事迹上报地方官府,官府逐级申报至朝廷,最终得到乾隆皇帝御批,建起了这座节孝牌坊。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传说建牌坊时, 还有一段小插曲呢!

牌坊完工时, 坊顶最后一块石板怎么也合不上缝, 使尽浑身解数, 都无济于事.。工匠们嘀咕开了: 张氏守节未必真诚, 石板合不拢缝, 是苍天不容, 恐怕是真应了’’ 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那句老话。 议论归议论, 族人质问张氏贞节之事, 张氏泪流满面, 苦苦诉说着: 守节四十年, 从未有过丝毫不贞之事。 族人再三追句, 张氏深深回顾, 突然, 三十年前的一桩往事浮现在眼前。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那年夏天,在屋前路旁菜地里,张氏爬上梯子,伸腰抬手去摘长在高处的丝瓜,谁知系裤的带子一断,长裤一下滑到脚跟,下半身闪现出花色小衣,露出雪白的膝盖和小腿,恰好被路人所瞧,发出一阵浪笑。张氏睑庞涨红到耳根,赶忙丢下丝瓜,拉上长裤,爬下梯子,逃命似的直奔回房,系好裤带,心还在呯呯跳呢!

想到这桩往事,张氏赶紧净身沐手,举案焚香,当众向苍天坦言其事,并启告:‘’我严谨守节四十年, 如若此事属于不贞, 我愿遭受任何惩罚……‘’。说来奇怪,这时工地上传来‘’合上了!合上了!‘’的欢呼声,众人方知张氏守节尽孝的真诚感动了苍天。牌坊终于在一片喜庆的鼓乐和鞭爆声中顺利竣工!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故事口囗相传,早年在村中老人们的闲聊中还偶有所闻,真实与否,无从考证。而真实存在的,却只有在张氏身后树起的那座标榜节孝的牌坊。

牌坊是对张氏守节终身、行孝至尽的最高奖赏,让她精神上享受了‘’文官下轿、武官下鞍‘’的殊荣。但翻开廖氏族谱,张氏连名字都未曾留下,只是在‘’期闻‘’条目下,留有‘’配大仚张氏,其妇享年七十有三‘’寥寥几字。如此巨大的反差,真让人觉得多么的可悲可叹啊!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站在牌坊下,望着‘’守节庵‘’、‘’古书院‘’,墙头长着稀疏的荒草,墙根下爬满了藤蔓,苍绿的苔藓,漆黒的门洞,昔日的喧闹之所,如今成了苍凉之地,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见了张氏老妪满头银发、一身黒衣,踽踽进出门洞的身影;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年孩童在书院里的咿咿呀呀诵唱之声……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站在牌坊下,仰望着风化了一半的‘’圣旨‘’竖匾,遥想当年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遥想当年族人因牌坊而脸上洋溢着无限的骄傲和荣光!而对守节之妇来说,牌坊是一副残酷的精神枷锁。望着牌坊上的石狮子,血盆大口仿佛越张越大,呑噬了守节之妇的如花容貌、似水年华;呑噬了守节之妇本可选择改变自身命运的美好人生。以前山村里传唱着一首客家山歌,强烈地表达了年轻寡妇对再次选择婚姻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人性本能的追求。山歌唱道:

“大伯阿叔莫留娾(ai), 再好田庄也是泥(lai), 再大家财娾不爱, 只爱床下两双鞋’’!

山歌充满了对禁锢寡妇终身守节的封建伦理观念的控诉与抗争!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站在牌坊下,望着前方蜿蜒的小河,河水清悠,千古流淌!张氏守节的悲情岁月,随着河水早已流逝,历史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有关张氏的故事和传说,早已淡出了人们心头的记忆,只留下古牌坊静静地守望在小山脚下,成为一个时代厚重的文化历史的沉积。


【西溪廖坊村古牌坊】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2

离开牌坊,踏上古道,走向村口,不知怎地,一路上心头涌起无限悲怆!守节庵、古牌坊;古牌坊、守节庵,两者苍凉的影像,总在我的脑海里反复交相印叠,思绪飞扬,心潮起落,化作诗云:

古道残垣守节庵, 红杏有花禁不开, 五十春秋血和泪, 凝作千古石坊牌!


想了解更多遂川特色文化,请用微信搜索“木子轶说”公众号,点击关注,定能够让您了解更多遂川历史典故,特产特色、人文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