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逼宫时,7万清兵都到哪去了?为何不反抗?

用户65253263


清末,清朝军队克扣军饷的情况比比皆是,几乎是泛滥成灾,军心动摇,毫无战意,加之清末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只手遮天,左右朝政,使得清军上下分崩离析。



袁世凯,太子少保,14万北洋军统帅,由于其带兵有方,赏罚分明,从不做贪腐军饷之事,加之长期使用手段给北洋军士兵洗脑,使得当时的北洋军只听从袁世凯的调遣,清政府很多官员将北洋军称为“袁家军”。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借“武昌起义”开始向隆裕太后发难。当时清政府最有战斗力的就应该算北洋军了,但是袁世凯按不发兵,暗中在革命军与清政府之间,以清朝皇帝退位为筹码进行周旋,条件就是让袁世凯当“大总统”,最终成功逼迫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



有些朋友知道,载沣组织了一支全部由满族人组成的“禁卫军”,全部是最优建制,由载沣的弟弟载涛担任统帅,驻扎在北京,专门负责保护清朝的皇亲国戚。那这样一支装备好、待遇好的部队,为什么没有在袁世凯“逼宫”时来履行职责呢?这就不得不说袁世凯的老谋深算了。



袁世凯深知这支“禁卫军”的强悍,而且也知道这只满族军队他是根本没办法指挥的,也根本不会听他调遣,所以袁世凯就借平定“辛亥”,以“提振士气、鼓舞军心、扬大清军队威名”的名义,建议载涛率领“禁卫军”作为先锋,剿灭叛乱,他知道载涛这个人生性胆小,绝不会带兵上战场的,所以使出此计。载涛也正中下怀,主动就将禁卫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袁世凯。



至此,袁世凯已经将军政大权全部揽于怀中,溥仪退位,不过溥仪的下场还是不错的,袁世凯还是让溥仪住在紫禁城,每年还给钱养活上下人等,直至日军侵华战争开始。


BV疯言疯语


我觉得不是辛亥年袁世凯逼宫,其实清朝十年前就开始抛弃儒家全盘学习西方科技军事文化政治制度的清朝新政改革,引领中国逐步实现西方的政治体制,也就是《君主立宪制》,计划用十八年时间完成君主立宪制下的民主社会。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宽松政治环境被日本同盟会利用。武昌兵变彻底打破了清廷的改革的步伐。又因袁世凯意图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为资本的作用下,促使袁世凯(忽悠正在改革途中的清廷说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基本都一样都是皇帝还权于民,皇帝在皇宫里享清福等等)。其实当时清廷可调用的清军总数远不止7万人。北京城内清廷皇家部队禁卫军兵力就接近4万人,驻扎在北京南苑由满蒙八旗整编的新军第一镇兵力4万人,还有东北的兵力,西北的兵力,新疆,青海,西藏。蒙古,内蒙古,华北(上述地区通电宣告效忠清廷)的兵力总数应该超过30万人。加上袁世凯的兵力应该是32万多兵力。如果清朝选择剿灭武昌叛军,应该是绰绰有余,只是清廷没有这样选择,由此可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最伟大的王朝,孙中山,黄兴也对清廷表现出极大的敬佩之情,曰:清廷不以皇权为私产,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远胜荛舜。是中国的华盛顿,承诺对清廷的优待政策与中国共存亡!(孙中山,黄兴的原话我学不上来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七万清兵!呵呵^_^奕劻这个财迷还有很多清庭实力派都站在袁世凯一边,而且逼宫的时候段祺瑞基本上掌管了皇城禁军的指挥权。南方军队主力都在革命,北方军队主力都是袁世凯的六镇新军,清朝南北方现代化军队的指挥权都不在清政府手里。你以为那七万清兵能打过袁世凯那六镇(六个军)的北洋新军麽?全国最精锐的军队在人家手里,袁世凯如果忠于朝廷就不会撤换冯国璋了,不撤换冯国璋就代表辛亥革命再次失败。载涛和载沣应为袁世凯告密害死光绪,他哥两一直都想除掉袁世凯。要不是阴昌打不过革命军没人能指挥北洋新军,根本不会让袁世凯出山。既然想到逼宫袁世凯肯定做好万全的准备了


全村的骄傲刘兵


这种设问近似史盲一般,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不久被启用为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又接替皇族内阁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是全国所有清兵的实际领导者!至于逼宫一说是这样的:袁世凯在三仪茶馆门口遇刺,就托病不上朝了,但他仍然是太子少保内阁总理大臣在家指挥调度一切!一面指挥军队控制各省局面一面进行南北和谈。最后一次上朝是向隆裕太后哭谏:自古无不亡之国,让亡国之君身受杀戮之苦自古有史斑斑可考!隆裕太后痛苦同意退位签订退位诏书!成功避免了全国内战和南北朝局面!七万清兵是怎么算的,是八旗兵,是绿营改编的巡防营还是皇叔载涛统领的禁卫军!


一叶小舟风雨渡


我认为要从多方面看,第一,当时的满人权贵,有一个真有能耐有主见的话事人吗?溥仪才几岁,隆裕就是个短见识的妇人,主事的王爷载沣,溥仪之父,是著名的贪王,他们的水平实力能和袁相比吗?第二,从一八四零到一九一一,七十年内外战争,割地赔款,尤其是八国联军占北京,各省通电自治,清朝的统治根基早已动摇。第三,袁为什么会逼宫,为什么敢逼宫?很简单,袁的新军是中国当时最有战力的部队,一,控制了京津要地,二,南下打得孙黄毫无招架之力。清朝和南方,两头皆在袁把控之内。袁是算好了,卡准了,谈妥了,才出手的,其实就是软硬兼施,恐吓加优抚。第四,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八旗当时腐烂已极,有几个能打的呢?可以说满人集团当时无能也无力应付时局了,现在袁逼宫,优待条件也开好了,合计合计还是舍了江山,求个平安富贵吧!别到时连小命都保不住。

有清一代,享国近三百年,前中期的文治武功也算是集历朝大成,可惜后期却成为中华最不幸之历史,它最终得以这种方式终结,固然充满权谋算计,但还是历史的必然和进步。


林林老板


清末百十年,内忧外患不断,朝廷就没过过安生日子,太平天国,回乱,捻军,白莲教,义和团,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谁他妈都要来咬一口,还好勉强撑下来了,自强不息,努力发展新军,指望新军再撑个几十年。妈的,结果新军叛乱!崩溃了,是我也崩溃了,这江山不要也罢,就连退回东北的立足继续当皇帝的想法也不要了,太累了!给点钱过个安生日子就行,江山爱谁谁!


秋山54


通过清朝几次和西方日本新式军队交战,统治阶级明白旧军队根本无法和新军抗衡,奈何满蒙八旗贵族不愿意像新军训练那么辛苦,除了少数没落的蒙古人,只能依靠新军,新军当时主要是贫困的汉人,最终清朝统治者是明智的,否则会被团灭


功217531216


袁世凯本来在李鸿章提携下

有一手好牌,却打成烂牌


道法自然8946


如果当时满清兵还有实力,依旧有能力平判就不会起用袁世凯。袁世凯顺势而为,使满清政府和平交权退位,是当时中国的幸事。


用户95772738631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而已。当满清的皇室贵胄已经大部分倒向袁世凯的时候,整个朝廷在政治上已经败了,既然政治上已经败了,那么军事上的斗争自然也就败了。至于7万清兵,又何曾掌握在满清皇室手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