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顺丰物流继承了王卫的基因,那么“顺丰优选”呢?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顺丰旗下生鲜超市“顺丰优选”在上海、武汉、青岛、成都等地的线下门店大批关闭的消息。据称,顺丰将退出华东、西南市场,只保留北京、华南市场。

曾经收购三家落地配送公司,与中石化、7-11便利店结盟……,准备将“快递+电商+便利店+金融”网罗其中的顺丰董事长王卫打算将顺丰打造成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如今或成泡影。

如今的局势,不免让人怀疑王卫除了做物流,真的有能力与马云、马化腾抗衡吗?顺丰物流继承了王卫的基因,那么“顺丰优选”呢?

“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王卫可以低调 但顺丰不行

1993 年,王卫仅22岁,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上海人起初是在顺德做印染,这时珠三角区域常常会需要香港的货物。王卫受朋友之托,从香港将包裹免费运到深圳,他看到了商机,靠着父亲赞助的10万港币,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目光独具的王卫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专注做小型快件。一年后,他又将小型快件做了进一步的细分,那就是专注其中 19%的中高端客户,对这些客户提供高标准、高价格的服务。

在众多民营快递企业混战一团时,顺丰牢牢地占据着中高端小型快件市场,并迅速积累财富,王卫又将这些财富投入到提升服务的软硬件上,反过来赢得了更多的优质客户……就这样,顺丰在行业内的美誉度越来越高,也逐渐拉开了与其他快递公司的距离。

直到2011年4月底,18年来王卫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虽然业界对王卫并不是很了解,但他创建的顺丰的一系列举动不难感受到王卫的雄心壮志。

早在2009年,顺丰就开始涉足电商领域。2014年5月,顺丰推出了O2O业务嘿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在全国铺开便利店,该业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顺丰并未就此停止在O2O和电商上的探索,而是将其整合进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中,希望凭借顺丰的物流、仓储、门店等资源优势在电商行业的上下游都分一杯羹。

2011年4月,顺丰又开始将触角伸向金融领域,成立了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该公司推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顺手付。2016年12月,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2017年4月,顺手付正式升级为顺丰金融。

2013年12月,顺丰正式成立了食品供应链事业部,随之,又很快推出了“仓、干、配、销”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开始发力冷运业务,在顺丰优选助推下,其冷运业务已经迅速扩张到了全国50多个城市。

“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2017年2月,顺丰实现借壳上市,在连日涨停后,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王卫的身家也曾一度超越马云。

2018年8月10日顺丰控股与夏晖在深圳联合召开的发布会上,王卫罕见地登台发表讲话。王卫表示,这是他印象中第一次参加顺丰的发布会。他解释道,其中的原因是他“是一个做事的人,不是说话的人”。

快递业背后 王卫一路领跑

顺丰可能是中国快递业中知名度最高、口碑最好、最成功的公司。以至于在很多人眼中,直接将中国快递分为两种:一种是顺丰,一种是其他快递。

在王卫的战略布局图中,国内速递、国际快递、仓储、顺丰航空仅仅是其占比1/3的格局,他将顺丰的触角延伸向更大的商业帝国,即包括B2B、B2C、C2B、O2O的全零售布局,同时随之配套的还有金融、移动互联、大数据战略。

2017年底,顺丰在国内快递界又扔了一枚“重磅炸弹”,令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措手不及,更是让整个物流业心惊胆战!这次,顺丰放出的是一个非常大胆也非常具有创意的大招:大型无人机运货!一键自动起降、无人化自主控制、自动规划航线,并且还能自主应急处理事故,顺丰物流无人机在技术上可以说是领先全球。顺丰此举对于快递行业必将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意味着以往单纯靠人力财力的物流时代即将过去。毫不夸张地说,顺丰借力互联网技术,真正做到了重新定义快递!

“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图:新浪众测

但是,顺丰真正的目标并不只是在国内。

在2014年3月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曾向境外参会代表之一的联邦快递董事会主席、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施韦德介绍了顺丰这个雄心万丈的中国竞争者。“我曾经问中国顺丰快递公司的负责人,你们的目标是做中国的Fedex(联邦快递)吗?他跟我说,不,我们要超过Fedex,做世界级的快递公司!”

“投资教父”沈南鹏在财经节目的采访中说:中国的企业家不缺乏勤奋,缺乏的是对产品的偏执,视野的开拓与拓展的能力。

王卫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开拓与开放视野的企业家,从专注物流到创立科技公司,让科技做物流的“老板”,从上市敲钟到联合行业打造供应链大数据平台。

“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王卫想做自己的王 顺丰电商成陪跑

曾经,王卫拒绝马云。他不想依附于某个巨头。在上市之前,也从未对外公开过融资,也曾说坚持不上市。顺丰是完成靠着提升服务,做品牌,才发展到了今日的快递巨无霸。

但2018年过去,曾经的快递业首富顺丰王卫的身价却下跌了1009亿元。

这与近期的顺丰旗下生鲜超市“顺丰优选”在上海、武汉、青岛、成都等地的线下门店大批关闭息息相关。

王卫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危机意识很重的人。他想做大做强,电商是必须要做的一个业务。只不过9年来,他在电商界依然像一只无头苍蝇。

2010年,顺丰正式进军电商,成立了顺丰“E商圈”,销售食品及3C产品,并斥资1000万成立电商公司,还开启了自己的支付平台“顺丰宝”。

2012年,创立高端生鲜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主要出售进口食品和生鲜产品为主,价格不低,瞄准高端用户群体。并于2016年9月,在深圳开出第一家实体店。开始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模式,线下门店和便利店有点像,主要卖零食、洋酒、红酒、矿泉水、海鲜、速冻主食等等。

2012年,顺丰其实还上线了“尊礼会”,销售各类消费卡、保健品、工艺品等。

2014年,顺丰推出嘿客,一个线下零售平台,还一口气开了3000多家门店,结果很快惨败,大面积关店,没关的改名为顺丰家,而后又改名为顺丰优选,进行业务合并。嘿客是零售行业的一个反面教材,违背了零售的购物、体验、效率等原则,必然失败。

“顺丰优选”还能继承王卫的基因吗?

2015年,顺丰推出了海淘电商“顺丰海淘”(现更名为“丰趣海淘”),定位于供应链跨境电商平台,不过,由于出现假货等问题,一直发展得不是很顺利,最后改名为丰趣海淘。

从顺丰E商圈、嘿客、顺丰家,到顺丰优选、顺丰海淘、丰趣海淘,9年时间,顺丰电商一直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

如今,据企查查显示,王卫不再担任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

结语

顺丰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王卫没有给出答案。

很多人知道王卫信仰佛教。

王卫曾表示:“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巧合而已。所以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就不值得渲染。”

这是他对自我的要求,在巨额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的人不迷失自我。

电商的失利,也许在王卫看来是缘分未到。这很符合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命运的眷顾。

因此,既来之则安之。

编辑|阿板 校对|坚果 视觉|牛小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