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有書的精品課《有書·早安美文》

不知道你們談戀愛時有沒有做過這件事。和男朋友吵架,說完“我困了,想睡覺”後,迅速把微信微博頭像、封面都改成純黑或純白,而暱稱和簽名就只用一個“·”代替。改完還不消氣,就把給男友的星標置頂特別關注全部取消,再設置成消息不提醒,才終於舒一口惡氣,開始找朋友吐槽。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其實生活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採取這種“環保式生氣”。畢竟摔手機太貴捨不得,摔盤子摔碗收拾又很麻煩,罵了人冷靜之後還要去道歉。想想只有這種暗戳戳地表達自己不爽,不傷及旁人才是最優解。所以有人把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方式總結成四個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簡單易行還沒有後顧之憂。

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往往先從社交平臺開始

名字變成簡短符號,頭像也要看起來越極端越冷冰冰越好,要麼是黑白灰純色,要麼是黑白或大紅大綠的照片。封面就更不用說,如果上面有字,那一定是極其悲觀的,比如“沒有人愛我”。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如果有這場憤怒的肇事者,肯定給人改備註為大傻x。緊接著就開始把朋友圈設成三天可見,再往後一邊刪朋友圈,刪微博,一邊氣到濃時在小號上發一條罵人微博。雖然文字都帶著一股怒氣,實際上打字的自己是邊哭邊猛戳屏幕,還努力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堅強點,以後做個心硬的人。”

也有人點開朋友圈寫小作文,一邊寫一邊想,我要用最惡毒的詞,最悲傷的話,傷害天傷害地傷害你。但一般落下最後一個句號理智就回來,重讀一遍覺得自己好幼稚。於是點擊取消發送,只用一張電影截圖留下淡淡愁緒。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全套發洩流程做完後,表面上是想表現自己已經是個沒有感情的殺手。實際上每個步驟都希望著有人能懂自己發出的信號:我沒有情緒就等於很有情緒,建議你們快來哄我。

發洩方式二:折騰自己

除了社交平臺的展示,當代成年人發洩情緒時最喜歡折騰自己。不是破財就是讓自己累得沒法動腦子回憶不開心。例如K歌、暴走、瘋狂打掃衛生,亦或是熬夜,暴飲暴食。所有不健康行為的罪惡感都被給自己補償的心理壓下:“我都這麼慘了,還不能放縱一次嗎?”

一般生氣的成年人會在兩個階段裡來回,除了憤怒上頭精力充沛,就是自怨自艾。一定要看最悲傷的電影,和自己傷心原因一樣的那種。也聽歌,網易雲的悲傷歌單、失戀歌單、抑鬱歌單就是在這時候派上用場。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生氣的成年人們腦中常上演小劇場,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憐最慘的人,無人關心,無人愛護,沒有之一。如果此時有人敲敲他們封閉自己的窗,告訴他們你是被愛著的,效果立竿見影的好。我有個朋友每次和她媽一吵架就去看親情電影,什麼催淚就看什麼,邊看邊嚎啕大哭。發洩完她媽敲門問她,出來吃飯嗎?給你做了你最喜歡的糖醋排骨。兩個人就又和好如初。

越長大越剋制

就像發洩方式大致相同一樣,當代成年人的成長路徑也異曲同工,就是越年長越要學會剋制。剋制情緒,剋制喜歡,剋制慾望。有時候生氣發洩反而成了他們唯一擁有自我的時刻。可以做那些明知不應該但早就想做的事。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工作受了氣,蹲在樓道給家人打電話放狠話,說自己幹不了了,必須回家,明天就回家。雖然並不會辭職,但聽見父母安慰,說回來爸媽養得起你,激烈情緒也漸漸撫平。你是安心的,知道自己的放肆有人兜底。知道自己也可以在不能孩子氣的年紀,主動要求享受孩子的特權。要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不開心,要求被哄。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四步驟: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


曾軼可的歌有一句歌詞“大人總喜歡把任性都沒收”。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是在不多麻煩別人的情況下,把任性還給自己。因為,我們太瞭解努力後無結果的無奈,說了“我想要”卻沒有回應的尷尬,衝動後連帶無辜的人傷心的愧疚。久而久之,成年人們都學會默默消化情緒。

因為我們都明白,比起撕開傷口呼朋引伴獲取同情,那些察覺到我們釋放出的微弱信號,主動伸手拉一把的人所給的安慰才是真的有效又珍貴。

關於主播:

不為往事擾,餘生只願笑,讓聲音傳遞美文。有書,作為引領千萬人成長的共讀平臺。獨創社群共讀新模式,幫助用戶提高閱讀興趣、降低閱讀難度,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有書·早安美文》每天早上8點30分,準時和你說早安。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