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至少一次!27家北京市直机关进“回天”送服务

林萃路断点打通有了时间表,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林木栽植开始了,让家长省钱省心的普惠幼儿园也多了起来……从教育到医疗,从绿化到文化,“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正发生喜人的变化。

每月至少一次!27家北京市直机关进“回天”送服务

天通苑地区 资料图,王海欣 摄

除重点项目外,困扰居民的天通苑地下群租、天南街道“汽车坟场”、回龙观龙华园小区施工扰民等一批烦心事,也逐步推进解决。这些变化,和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回天有我”活动密不可分。

今天(4月9日),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制定市直单位到回天地区报到服务总体方案,围绕“回天”地区存在的“规划失衡、社会失治、管理失范”等突出问题,市直单位报到将主要聚焦十大主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环境改善与提升、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闲置资源盘活)、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公共安全保障、交通秩序改善、社区文化和邻里关系构建、职住平衡、创业创新、基层治理“四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能力提升。

目前,已有27家市直单位按照总体方案明确安排了2019年的月度报到计划,其他市直单位有需必到。这些单位将按照每月不少于一次的要求,着力解决回天地区的深层次问题,做到“下到一点、带动一片;发现一个、推进一批;解决一事、形成一策”。这也意味着,市直机关到回天地区报到将成为一个常态化机制。

“回天”地区常住人口有80多万,属超大型居住区。从去年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市直单位就积极响应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回天地区推进“基层吹哨、市直单位直接报到”。截至目前,“市回天计划工作专班”已先后组织四轮、22家市直单位到回天地区报到服务。

市直单位报到,围绕着“回天”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解决基层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治理机制和模式创新,市区合力,努力将回天地区打造成大型社区治理样本。经过四轮活动的不断深入,从最初参加周末大扫除等活动,逐步转到解决深层次社区环境治理提升、参与社区文化共建,市直单位到“回天”地区报到的内容不断丰富,服务也更加精准,困扰回天地区的一个个难题正在被破解。

监制:王祎、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