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家長邀答: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問題補充:語文是套路性的東西比較多些還是素養文化底蘊性多些能提高成績呢?

但是,語文高考試卷答題這個特定時間內的特定過程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而這個大學問並不曾有專著論述、專人教育、專業指導,學子們大都是盲人摸象,各人憑感覺去發揮!眾所周知,有過硬專業知識積累的人,與專業知識積累極其薄弱的人,這二者同時“憑感覺”做一件事,前者獲勝的幾率有多麼大——瞧起來,我也屬於絕大多數對“通過刷題提高語文成績”這事兒持反對意見的人了?不,不!恰恰相反,我是持100%肯定意見的那個極少數。

對的,你沒看錯,我憑良心以及經驗給出的、既中肯又精確的結論是:高中語文刷題不只能提高成績,而且對兩類特殊學子來說,刷題將是他們短期內、突破性提升語文成績的唯一武器——為什麼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1、實戰前的海量“模擬”刷題過程本身,就是極其科學、絕對重要的學習方法論

請原諒我說的這麼直白且勢利——絕大多數語文教育工作者、正直的社會智識話語權者以及家長們之所以持反對態度,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他們混淆了“一因一果”與“多因一果”的邏輯關係。

習慣了單一線性思維的人,在唯一那個“因”導致唯一那個“果”的相關事件上,往往腦子很清楚。但如果是多個“因”導致一個“果”的時候,腦袋裡就成一堆糨糊了。而“語文考試成績提升”這個“果”,恰恰是多個“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如果換個角度請問他們:如果刷題確確實實無助於提高考試成績,為什麼全中國大江南北所有學校的高中部教育教學安排,都是把高中三年的新學科全部壓縮在高一高二上完,高三之後就全校、全級、全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式的“瘋狂刷題”呢?

具有槓精精神的某人會說,“那不是刷題,那叫複習!”那麼,我再請問:“複習的終極目的是什麼?”人吃一日三餐是為了養命,學生十二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高考”!雖然高考“一張試卷定終身”的制度有明顯弊端,但請問:除了用“一張試卷定終身”式的現行方法之外,您能提供一個更合理、更科學、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方法對數以千萬計的學子們進行篩選麼?存在即合理。高考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社會給予富裕與貧窮者、官員與百姓家、豪門與農民等等不同階層人們最了不起的公平。

“一張試卷定終身”既然是那個無法迴避的唯一的“果”,那麼,廣大學子有必要對促生這個“果”的多個“因”有個清晰、準確的瞭解,這沒錯吧?

我們問問自己:為什麼其他學科都有能拿滿分的而語文沒有?就是因為“語文”是個極其特殊的科目,它具有無法一蹴而就、只能依靠長期積累的學習特點——如此說來,那些語文成績長期處於下游的同學就無藥可救、無路可走了嗎?那些語文成績本來就是尖子生的同學想要再提升就難如登天了嗎?

不對!語文學習“具有無法一蹴而就、只能依靠長期積累的學習特點”,這只是決定語文成績或高或低的主要“因”,但不是唯一“因”。決定語文成績能否再提升、能提升多少的另一個不容忽略的“因”,是“做語文試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能力”。

有過硬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綜合素養積累的學生,他們答卷時候因為底氣足所以“感覺準”。但是,那些無法回到小學一年級從頭開始12年語文課堂基礎知識積累、12年課外海量閱讀積累的學生怎麼辦?他們的唯一武器,就是通過海量刷題加大並強化“答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靈敏度”在提高考試成績中的權重,並同時逐個減少或消滅“語文基礎知識盲點”,雙管齊下,提升單位時間內語文學習的專注度、高效率,從而實現考試成績的快速提升。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二是他們混淆了“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戰術戰略。

一國一城一人,誰沒有成長目標呢?從時間維度來簡單劃分的話,長期目標有可能需要三五十年甚至三五百年,中期目標需要十年十五年,短期目標一兩年三四年。每一個高速成長中的學子,他們的人生也是由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共同構成的。而高考考上一個響噹噹的名牌大學,是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們定位給學子們的長期目標,因為它需要整整十二年才得實現——我非常反對這種界定!

對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個體而言,將高考設定為其“長期目標”,是一個非常短視的行為,且對生命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年輕人是一種相當不負責任的傷害行為——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和大家的混亂正在於此。

一方面,他們再三再四強調“語文是一輩子的事兒”,事關一個人活而為人的底蘊、文化、素養和境界;另一方面,他們又過分強調高考,強調的程度簡直高到了“考上一個響噹噹名牌大學”就明晃晃等於這輩子的無限榮光與美好生活。響噹噹的名牌大學怎麼來的?高考分數決定的啊,他們卻又堅決反對依靠刷題大幅度提升語文考試成績這事兒——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的事兒大家幹得還少麼?金錢,全世界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吧?假如每一個人都憑著胸口那顆真真兒的真心說一句真心真意的真話,答案應該是100%都喜歡。但是,如果你去做問卷調查或隨機訪問,至少有50%的人會義正辭嚴、堅定不移地告訴你,“我不是那種人,我不喜歡金錢!”那麼請問:不喜歡錢的話,你每天辛辛苦苦去上班幹什麼呢?你兩口子又何必隔三差五為了誰給自家爹給多了、誰給自家娘給少了吵個天翻地覆呢?再往大了說,不喜歡錢的話,自古以來人類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又為何而起?咦,好像是真的哦——為什麼會出現此種詭異情形呢?答案是確定的:許多時候人們往往並不願意真實直面自己的真實心思。

就如同我們三五十年辛辛苦苦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掙錢一樣,學子們辛辛苦苦十二年寒窗讀書也不僅僅是為了“投機取巧”通過刷題提升高考分數——從這個維度去反對刷題提升分數,就是典型性“我不喜歡金錢”的口不對心,也是典型性“不能準確界定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頭腦混亂。

對廣大學子而言,高考是人中的短期目標,絕不是長期目標。而

短期目標的實現,主打勝場靠“戰術”長期目標的實現,主打勝場靠“戰略”。既然高考是所有學子們避無可避的短期目標,尤其對底子太薄弱的學生而言明明有更快捷、更高效的補救“戰術”,為什麼不用?為什麼不能通過海量刷題加速度提升成績從而奪取進入響噹噹名牌大學的這個資格?拿下這個資格雖然只是長期生命目標的“一張門票”而已,可是這張門票卻是絕對有益於生命“長期目標”的戰略性決策——既然明知道這張門票後頭有絕對好的風景、明知道通過海量刷題可以顯著提升考試分數,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尤其對以下兩類學生而言,海量刷題必然是提升語文考試成績的唯一武器。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2、對於語文基礎知識欠債太多、語文成績處於頂尖水平的兩類學生,海量“模擬”刷題是唯一決勝武器

第1類,語文基礎知識欠債太多,語文成績處於中下游水平的學生

“百萬富翁教父”羅伯特·清崎先生,將全世界人類分為4個類型並歸入4個象限,右邊從上到下的一、四象限,一象限中是B類人,約等於大企業家;四象限是I類人,約等於投資人。左邊從上到下的二、三象限,二象限是E類人,約等於僱員;三象限是S類人,約等於自由職業者、小企業主或有專業技能的人們。羅伯特說,任何一個人都有潛力能夠自由穿越從E到I的四個象限。穿越這四個象限所需要的能力也都是一樣的,一是理智,二是身體,三是情感,四是精神。世間之所以有窮人有富人、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唯一的區別不過是每一個人居於某個象限時候自身的這四種能力所佔比重不同罷了。

同理,我們假設

,某個三四線城市某所資質較佳的高中,高三年級學生總共有1000名,我們按年級成績順序排名依次將每250名學生歸入一個檔。第一檔的250名學生能上響噹噹好大學,權且約等於第四象限的I類人;第二檔的250名學生,可以上個二本,權且約等於B類人;第三檔的250名學生,以前的話興許可以上三本,如今三本取消了,就只能上個高職,權且約等於S類人;第四檔的250名學生,連高職都沒得上,只能去做普遍僱員掙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死工資,權且約等於E類人。這四個檔的學生,常常在高考並不曾蓋棺定論之前,就被學校、被任課老師、被家長自動歸類了。誰屬於哪個檔,大家早已經心照不宣、心知肚明瞭。而學生們,也被大人們這種默契地“心照不宣、心知肚明”給圈禁了、定性了、破罐子破摔了。許多學生甚至早早就放棄了,連高考都不參加,要麼直接去打工,要麼隨便報個免考的高職特招——真的沒有一拼之力了嗎?不!絕不是!近乎瘋狂地、絕對海量地“刷題”,便是死地求生的大殺器!

正如羅伯特·清崎先生最推崇的那類人,絕不是侷限於投資人的I象限、大企業家的B象限、小企業主或有專業技能的S象限、僱員的E象限。

羅伯特最推崇的,是能夠自由穿越於這四個象限中的那類人——這類人,無論身處於哪個象限,他們都能夠很好地調配自己的理智、身體、情感、精神四種能力,並使之的成分比重能夠是在該象限中生存的最優組合。

同理,語文基礎知識欠債太多、語文成績處於中下游水平的學生,只有通過瘋狂刷題、海量刷題才能夠快速掌握“考試規則”,並死地而後生的激發潛能,加強甚至創造“答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靈敏度”,從而實現語文考分大幅度提升的目標。

是的,結論就是這麼簡單:瘋狂式海量刷題,能夠以最簡單粗暴、最簡捷見效的方式,幫助到那些語文基礎知識太過薄弱、語文應考能力太過“感覺化”的學生,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能夠絕地奮起,實現從第四檔向第三檔、第三檔向第二檔、第二檔向第一檔的躍遷,從而徹底擺脫被動的“聽天由地”模式,進入“我的地盤我做主”的主動學習模式。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第2類,語文學的非常好,語文考試成績處於頂尖水平的學生

語文學的非常好,語文考試成績處於頂尖水平的學生,要想將語文考試成績繼續提高,簡直難如登天。這就像是從毛毛蟲變為蝴蝶的過程,從身體的基本物理狀態、精神力的後繼支撐到情緒、情感最痛苦的體驗等等方面,其變化都是翻天覆地的,都是絕對不同於以前的。正如同降龍十八掌的那第十八掌,非天時、地利、人和各方機緣皆齊備而不能至也。

語文學的非常好、語文考試成績處於頂尖水平的學生,權且約等於羅伯特四個象限的“I象限”吧。他們的理智力、身體力、情感力、精神力也都處於巔峰狀態了,也完全區別於“E象限”類型人一輩子雞毛蒜皮蠅營狗苟永遠只能是金錢的奴隸,他們已經初具了鯤鵬展翅逍遙遊成為金錢主人的勢頭。但是,他離收放自如、自由穿行於四個象限還差一步之遙——這一步之遙,有時終其一生而不能達。練降龍前十七掌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加起來也沒有練第十八掌的多,但第十八掌的境界就是達不到,正如這類學生,

語文考試135分理所當然,可要再往上提,得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不見得能夠如願。如何突破?

答案明晃晃地放著:瘋狂式海量刷題!

這類學生,他們缺的不是基礎知識訓練,缺的是正式作戰時候的“超常發揮”——這個“超常”從哪得?就是通過瘋狂式海量刷題鍛鍊自己“做語文試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能力”。

啥叫個“做語文試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能力”?還真不好解釋,這些運行軌跡都是在一個人的大腦內部產生的,而大腦內部發生的運動與變化是人們眼睛看不見的,這就跟要描述清楚人們看不見的不存在的那個鬼一樣,有相當大的難度。舉例子最容易理解,在高速上開車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狀況,方向盤角度只差0.1米興許是數條人命的事兒——可是這“0.1”米的救命距離,是大腦通過思考才做出的準確預判和正確決策麼?絕不是!哪有時間給您思考啊?這“0.1”米的救命距離,就是身體的自動化綜合反應能力!這個能力哪來的?是靠平時長長久久、點點滴滴處的良好駕駛習慣訓練出來的。

去年參加高考的一位頂尖學子,曾跟我說過這樣的話,“高考哪裡是考你會不會啊?高考是考你能不能寫完!”請注意“寫完”這個詞,“寫完”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就是不給你一秒鐘“思考”機會,你只管唰唰唰往下寫就對了,只有保持巔峰狀態不停的寫,你才能夠在極有限的時間將唯一正確的答案准確安排給每一道題。這些答案是思考出來的嗎?是計算出來的嗎?錯,這些答案是自動從手裡、從筆尖跑出來的——這個,就是我所強調的“做語文試卷過程中的身體自動化綜合反應能力”,也是第一檔的尖子生從容超越自我、將目標大學提升三五個名次(比如從人民提至清華)的唯一大殺器。

小結

行業與行業之間存在超額收益率。比如房地產投資收益必然要遠遠大於涉農項目的投資收益率,養牛養羊、種包穀栽果樹什麼的,能趕超近二十年之內房地產的投資收益率麼?學生考試分數本身,也講究個投資收益率。日常學習時候紮紮實實夯基礎,考試時候聰明智慧講方法,二者的結合才是一個學生最佳的投資組合——順便補一句:此法也適宜於其他科目考試。嘿,我當年不懂,如今懂了,晚了。且以心血碼成文字,以願即將奔赴中考、高考戰場的莘莘學子們,都能夠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學習最佳投資組合”,並能夠得享該最佳投資組合下的“學習超額收益率”。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飽受爭議?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