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陝西省脫貧攻堅獎蘇陝扶貧協作先進個人獲得者杭春雲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苏陕扶贫协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杭春云

“他待人真誠,做事有擔當,有求必應,總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抓扶貧工作總是親力親為,全力以赴,一抓到底。”“他思想解放,觀念新、辦法多,使我們縣招商引資項目談一個成一個。”他就是江蘇省丹陽市赴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扶貧掛職幹部杭春雲。

“既然來了就要把身子沉下去”

“我是2017年5月2日從丹陽市帶著任務來富平縣上任的,為了真實全面瞭解這裡的縣情、村情、民意,就必須深入到基層調研瞭解。”3月27日,杭春雲對記者說。富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為了摸清底子,按照蘇陝扶貧協作要求,杭春雲與蘇陝扶貧協作丹陽駐富平工作隊隊員通過兩個月的走村入戶、座談調研發現,富平縣民風淳樸、自然稟賦好、年輕勞動力資源多、地理位置優越,但市場渠道沒有打開,優質農產品難以走出去。怎樣讓富丹兩地實現優勢互補?很快,杭春雲與富平縣發展改革局等相關部門共同拿出了“蘇陝扶貧協作、富丹合作5年規劃”,並獲得富平縣和丹陽市兩地政府批准,規劃涉及幫扶資金近2億元,合作項目涵蓋20多個部門、9個鎮、15家企業以及商會等。截至目前,蘇陝扶貧協作項目資金已到位3410萬元,富丹合作項目資金已到位7222萬元。“必須腳踏實地做事”產業是脫貧的治本之策。如何選好產業,讓貧困群眾能通過發展產業實現持續增收,一直是杭春雲幫扶工作的重點。“開展扶貧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做事,要做考慮長遠的事。”杭春雲堅定地說。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苏陕扶贫协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杭春云

張橋鎮位於富平縣東南,甜瓜是該鎮主打產業,但由於農業設施差,甜瓜上市時間總比周圍晚,價格與其他地方相差很多。2017年,在杭春雲的推動下,張橋鎮政府利用蘇陝扶貧協作資金400萬元,在原李村建設了48座鋼構溫室大棚發展甜瓜,農戶爭相租賃,由於甜瓜提前1個月上市,每個大棚至少收益2萬元以上。由於溫室大棚是由張橋鎮政府建設,產權歸集體所有,每個大棚還有租金,租金的70%用於貧困戶分紅,30%歸集體所有。2018年,張橋鎮貧困戶211戶639人,每人分紅222元。“張橋集體經濟模式”迅速在富平縣廣泛推廣。在該縣老廟鎮的萬畝黃芩基地項目、美原鎮的標準化葡萄產業園項目也採取了這種模式,惠及貧困戶467戶。

為了創新精準幫扶模式,杭春雲還探索實施“蘇陝兩地共建‘區中園’——富丹產業園模式”。截至2018年年底,富丹產業園落地企業4戶,實際到位資金4億元,已經有350人就業,其中解決貧困群眾就業20人,間接受益貧困戶870餘人。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苏陕扶贫协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杭春云

“想幹的事還很多”杭春雲原在丹陽市經濟開發區工作過,擅長招商引資。“2017年9月,富平縣在深圳招商引資,與我們企業對接洽談,同年10月底,雙方就簽訂了合同,同年12月底,我們就在富平縣註冊了公司。”陝西前海智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曹忠鑫對記者說,他們最終在富平縣投資興業,不僅是看上了富丹產業園的優惠政策,更看重的是杭春云為人真誠、做事有擔當。

在杭春雲的帶動下,蘇陝扶貧協作、富丹合作如今還不斷向其他領域延伸。富丹兩地勞務協作成效顯著,有70人在江蘇省穩定就業;富丹兩地短期交流各類技術人才69名;由江蘇博領科技集團股份公司與陝西聖唐乳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計劃總投資3.76億元的陝西聖唐乳業羊奶粉加工項目,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招收當地群眾200餘人到企業務工;總投資3200萬元(丹陽市出資1600萬元)的富丹友誼幼兒園2017年開建,2018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入學幼兒187人。截至目前累計實施蘇陝扶貧協作項目近20個;實施富丹合作項目15個,其中引進企業落戶4家……這是杭春雲這兩年的工作成績。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2018年10月,杭春雲被陝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評為陝西省脫貧攻堅獎蘇陝扶貧協作先進個人。(陝西日報 程偉)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苏陕扶贫协作先进个人获得者杭春云

(陝西日報2019年4月6日第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