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國美做“店中店” 家樂福甩“家電”包袱

牵手国美做“店中店” 家乐福甩“家电”包袱

面對零售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傳統零售企業也通過跨界合作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4月10日,家樂福中國宣佈與國美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國美將進駐家樂福遍佈全國各地的200餘家線下門店。這也意味著家樂福將不再自主經營大家電業務,降低成本的同時,將資源集中在食品、生鮮領域。而這還只是開始,未來家樂福在服裝等品類上也不排除尋求與其他專業夥伴的合作。

改造“店中店”

“店中店”模式成為零售企業實現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方式之一。根據此次家樂福與國美簽署的協議顯示,雙方預計今年7月底前將會完成家樂福在中國200餘家門店的改造工作。屆時,在全國各地的家樂福門店內,將會看到300-500平方米的國美家電銷售專區,將銷售國美大家電、3C商品、智能單品、自有品牌商品等品類的熱銷單品,sku數量預計將在上千個,商品價格、品質都與國美專賣店保持一致。

事實上,早在去年底,首批國美“店中店”已在北京、上海、無錫及杭州等地共計11家家樂福門店順利完成改造並落地。截至目前數據,家樂福及國美雙方的整體銷售情況均較過往有大幅提升。家樂福集團副總裁,亞洲區總裁兼CEO唐嘉年先生表示,此次與國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結合了雙方各自的專業優勢,將會為雙方帶來新的增長點。中國是零售業的試驗田,家樂福也會以開放的心態積極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互惠共贏的合作關係。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先生表示,國美正推進向整體方案提供商、服務解決商和供應鏈輸出商的產業角色轉變,依託與家樂福合作的店中店模式,家樂福密集的線下網點以及客流將為國美提供渠道基礎,幫助國美挖掘增量客戶。國美的供應鏈資源也有助於豐富家樂福家電產品結構。

家樂福“瘦身”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此次家樂福與國美以店中店形式在家電領域建立合作,事實上也意味著家樂福將“拋掉”家電業務。過去,家樂福賣場裡一直也在自己經營電視、冰箱等大型電器以及小家電等商品,家樂福要負責從採購到運輸配送、售後安裝等方面的全鏈條工作。而此次與國美合作後,家樂福將只承擔轉運工作,並在選品等方面會與國美協商,其他採購、門店人工、配送售後等工作都基本都由國美負責。國美不需要向家樂福支付場地租金,但是銷售額的一部分會扣給家樂福。

此次家樂福與國美合作,也被視為“甩包袱”的體現。據悉,伴隨電商衝擊以及專業店發展愈發成熟,家電這一品類在大賣場的“雞肋”地位已經逐漸成為行業共識。佔地面積大、購買頻次低,而售前、售後工作繁雜,同時需要一定的供應鏈基礎,家電對於大賣場來說性價比越來越有限。在家樂福與國美建立合作之前,另一大賣場品牌大潤發也與國內電器巨頭蘇寧於去年年中達成合作,蘇寧將經營大潤發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已有的393家門店,以及未來所有新店中的家電3C業務。

而對於家樂福來說,此次與國美在家電領域的合作還只是“瘦身”的開始。唐嘉年表示,此次家樂福與國美合作主要是集中在大家電、3C領域,不會影響家樂福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合作。“家樂福的強項在食品、生鮮領域,我們也沒辦法在每一個領域都做到專業”。唐嘉年稱,家樂福接下來會將資源重點聚焦在食品、生鮮領域,而在其他品類上都有可能會尋找所在領域更專業的合作伙伴。這也意味著家樂福將集中力氣在生鮮、食品上深入發展,而諸如大家電、服裝以及其他品類都有可能交由其他合作者負責。

資源互補下的新挑戰

即使是綜合零售商也很難在每個領域都做大做精,因此尋求跨界合作進行優勢互補成為最省錢省力的方式之一,但合作的結果也並非都順風順水。事實上,早在2014年,物美就曾與國美旗下大中電器建立過合作,彼時大中電器也是以開設店中店的形式接手了物美超市59家門店內的電器運營工作。不過由於銷售業績、經營思路等方面的原因,大中電器店中店在2016年10月之前基本都已經撤離物美。據當時物美相關負責人透露,大中電器店中店撤出的一個原因是業績不行,雙方採用流水倒扣的形式,但物美方面只能收回來房租。

零售業專家胡春才認為,大賣場的特點是大而全,會涉及到很多品類,但隨著家電專業店的全渠道發展,體量越來越大,競爭力越來越強,大賣場的家電業務與蘇寧、國美等企業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在坪效上表現越來越差。對於家樂福來說,與國美合作後不用再考慮家電採購、供應鏈、售後等一系列問題,也可減輕家電銷售下滑的壓力,肯定可以降低成本有所收益。而蘇寧、國美等家電專業零售店又面臨著家電品類購買頻次低、客流相對單一的問題,也需要擴展新的增量。所以二者的合作屬於資源互補。

家電銷售客單價較高,大賣場生鮮等高頻消費可以為其導流,看似是雙贏的合作,但也不乏挑戰。胡春才表示,物美與大中電器的合作不能用於直接類比家樂福和國美的合作,因為與大中電器不同的是,國美在電商全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這對於顧客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不過二者在選品結構、資源整合等方面也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徐天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