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寻子15年花光30万元积蓄

过去15年,对于深圳的士司机杨晓青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他有时会梦到儿子喊他的名字,向自己求救,他伸手去拉儿子,梦醒了。15年间,找回儿子的愿望一刻也没有停止,全国各地奔走,他花光了一家人攒下的30万元积蓄。他天天将儿子的照片带在身上,在的士上逢人就问“你见过照片上的这个孩子吗”?他找遍深圳城中村的大街小巷,为的就是有一天奇迹出现。“我有时会想,他长成什么样子,过得怎么样,在哪里。我这辈子都不会放弃。”杨晓青说。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杨晓青今年47岁,但头顶上的头发掉了一大半,看起来像一名50多岁的汉子。“过去这么多年,实在是太操劳了。”


的哥寻子15年花光30万元积蓄

杨晓青夫妇

下盘象棋孩子被拐走了

杨晓青被拐走的孩子叫杨树森,小名杨小弟,是杨晓青的第二个孩子,2002年10月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沙朗镇北岸村。当时,杨晓青在深圳当的士司机,常年开夜班。杨小弟出生时,杨晓青就没有陪在身边。“他出生后一个多月,摆满月酒,我才见到他一面。”杨晓青一脸愧疚地回忆,2003年春节过后,妻子欧菊芳带着一岁多的儿子来到深圳,和杨晓青一同住在深圳莲塘村一间不到30平米的出租屋里。因为当时孩子还小,因为的哥工作的特殊性,休息一天,就少赚一天钱,所以,他经常要半年才能见上妻子和孩子一面,这让他对妻子和孩子甚是挂念。

2004年12月19日,这也是杨晓青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中午11点多,杨晓青带着儿子到莲塘八巷莲花阁楼下玩,遇见有人招呼他下棋,他让孩子在一旁玩,自己和别人下棋。因为当时他想着孩子已经在胡同里玩了很久了,对这里也算比较熟悉了,并且自己的孩子很乖巧,从来不会跑远。但没想到才下了三盘象棋,旁边有老乡跟他说,“你儿子怎么不见了?”这时,还在棋局中沉迷的杨晓青才回过神来,他的头上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丢下象棋就在附近的巷子里面大声呼喊儿子的名字。但任他发疯般地吼破嗓子,也没有听到儿子的回应。一开始他并不愿意相信孩子被拐走了,还以为孩子只是走迷路了。到后来,他意识到事情不对头,于是把孩子以前常玩耍的地方都找了一遍,然而都没有看到孩子,夫妻俩通知了亲戚朋友在孩子走丢的范围内四处寻找,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有一点音讯。


的哥寻子15年花光30万元积蓄

杨晓青拿着寻子启事

在村口,一个老太太告诉他,她看到一个孩子挣扎着被两名男子抱上了出租车,根据她的描述,孩子的穿着与年龄和杨小弟基本相符。杨师傅一家急忙赶往莲塘派出所报案,但由于丢失不满 24 小时,派出所未能立案,只能自行连夜寻找。第二天,杨师傅一个开出租车的老乡说前一天载到两个带着小孩的男子,根据描述,孩子应该就是杨小弟。据那名的哥描述,两名男子 40 岁上下,身上有纹身,孩子被带到了皇岗村。派出所查阅了村里的监控录像,证实孩子被两名陌生男子抱走上了出租车。

杨师傅赶到皇岗村去打听,路边的乞讨者告诉他,当天中午是有一个小孩子在哭闹着找妈妈,但之后就没动静了,估计被喂了药。杨师傅把这些信息反馈到派出所,派出所到皇岗村蹲点调查了三四天,依旧音讯全无。


的哥寻子15年花光30万元积蓄

孩子走失前杨晓青一家人

15年没睡过一个好觉

此后的15年杨师傅一家便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就在孩子走丢的第二天,一个陌生男子给他打电话,让他打1万元过去。“他说,不打的话,就要让我给孩子收尸。后来我知道他是骗子,就没打钱给他。”他把孩子的照片和各种信息都写在一张海报和卡片上,到处派发,但这种方式收效甚微。但凡得知有人贩子被抓获的消息,他们就赶去当地派出所询问;街边看到小孩乞讨,也总要多看几眼。他还把儿子失踪的信息制成小卡片,发给搭载的乘客,希望能四处转发获得一些有用的消息。时间久了,在深圳打车的市民都知道深圳有一位丢了儿子的的哥。

说起寻子中的辛酸,杨晓青一言难尽。“我们的手机就是热线,很多人看到我们的寻子信息,不管白天晚上都打电话给我们,有时凌晨三四点,我们看到电话还是不得不接,生怕错过与孩子有关的信息。”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电话费都得两三百元。说在某个地方看到一个小孩像他的儿子,让他过去找找。他甚至被一些骗子盯上了。有一天深夜,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孩子在他手上,还约定了见面时间,让他交两万元,就可以过去接回自己的孩子。后来杨晓青打了8000元给对方,对方却彻底失联了。“每一个线索我都不敢放弃,万一是真的呢。”

杨晓青后来才知道,自己所居住的这个地带,当时活跃着一个人贩子团伙。2003年到2004年,草埔、布心、清水河、龙岗、莲塘一带,一年内就有十多个孩子相继被拐卖。直至“9.09”深圳草埔特大儿童拐卖案告破,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团伙就深藏在草埔的城中村当中,犯罪头目是一个50多岁的揭阳人,这个老男人利用其八岁的孩子,用糖果引诱其它儿童到自己家里来,再进行拐卖牟利。后来,该特大拐卖儿童案主犯被判处死刑。

当然,他也遇到过一些好心人的帮助。“沈浩寻人”网站创办人、志愿者沈浩制作出了印有杨小弟头像的“寻子扑克”11万张。


的哥寻子15年花光30万元积蓄

杨晓青拿着寻子启事

花光30万元积蓄

15年间,杨晓青始终与打拐办的警官保持联系。但15年过去了,杨师傅一家仍然在寻子的路上。大量的寻人启事印刷费用,广告刊登费用,到外地寻子的交通、住宿费用都是不小的开销。为了省钱,到外地找孩子,他们一般都住几十元钱一晚上的小旅馆,自带干粮,火车票也是硬座。杨晓青粗略算了下,这么多年寻子,前后花销大约有30万元,这已经耗尽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这么多年来全部的积蓄。他的妻子欧菊芳之前在一家超市工作,如今年龄大了,只好自己找地方打零工。杨晓青除了要养活一家人外,还要寻找走丢的孩子,而全部经济来源就是自己开出租车的收入,有时,杨晓青会感到莫名的焦虑。

每一次,只要全国破获了大的拐卖儿童团伙,杨晓青都要前去查看有没有自己的孩子。2005年,河南破获了一个特大拐卖儿童团伙,解救了30多名被拐卖儿童,其中一名来自广东,杨晓青火急火燎地赶去,但遗憾的是,这名男婴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些年,夫妻俩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对于儿子走丢前最喜欢的玩具机器人和自行车,杨晓青至今还保留着,他希望有一天,这些玩具能在找回儿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时间将对儿子的记忆沉淀在这些物品之上,剩下的回忆都停留在15年前。爱吃糖果的儿子有时会会眨巴着大眼睛,牵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吃糖”。“他白白胖胖长得很招人喜欢,平时也不哭不闹,很爱笑。我给他买过两个玩具,一个是这个在莲塘的小店里花160块钱买的玩具机器人,还有一个在沙头角花140块买的小自行车,小弟都很喜欢。现在这两个玩具都旧了,我们一直舍不得扔。”

“希望有生之年找到他”

杨小弟走丢后的好多年,杨晓青都不敢换地方住,他一直在原地等着他。后来生的两个孩子,他也不敢带到深圳,这是他一辈子的伤痛,他不再敢冒这个险。“我这个孩子丢了还没找回来,要是再丢掉一个,我该怎么活,我怎么跟老婆交代?”直到孩子大一些了,杨晓青才敢把孩子接到深圳。

在杨小弟被拐后,杨晓青又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现在已经1分别16岁和13岁,孩子的生活费、学费,将来上大学的费用,都是夫妇俩沉甸甸的重担。好在最大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已经参加工作,可以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负担。

但这些年,提供线索的人太多,他们没有经济能力每个线索地都去到,只能驻守在孩子最开始丢失的地方,期待着孩子长大能够找到他们。杨晓青问过打拐的警官,如果双方都互相寻找着对方,找到的几率才会更大。比如,对方也知道自己小时候被拐卖,主动去相关部门比对自己的DNA信息,或者主动提供自己当年走丢时的信息和细节,这样找到的几率才会大很多。2005年,杨晓青在“宝贝回家”的信息库中录入了自己的DNA信息,他期待着有一天自己收到好消息。

每次看到街边的残疾乞丐 ,他心里就一阵酸痛。他不知道杨小弟是不是也被人贩子团伙拐走做这些事情。“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在这个世界上。”杨晓青语气沉重地说。但他不会放弃。“也要在这里一直等他,等到我以后老了,这一生找不到他了,我动不了了,也希望他的兄弟姐妹能找到他,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见他一面,他真是上天眷顾。现在我只能听天由命在这里等。” 杨晓青说,他准备向“神笔警探”林宇辉求助,希望他能画出杨小弟现在的样子,方便寻找孩子。

被拐男童信息:

杨小弟,失踪时约2岁半,高约90厘米,脸上有几处出水痘留下的疤痕,左脚掌中有颗黄豆大小的深色肉痣,说话带电白口音,会喊爸爸妈妈,知道父母名字。走失时身穿白色t恤,青色红边长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