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10个涉税风险你知道多少?

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10个涉税风险你知道多少?

建筑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居于核心地位

上游有各类建材生产销售、设计服务、鉴证服务等行业

下游有房地产、劳务派遣等行业

再加上本身组织形式复杂,挂靠、分包、转包现象普遍存在

施工环节多、管理链条长、作业流动性大

使得营增改之后通过“一张票”控制整个过程的

增值税管理变得尤为复杂

“以票管税”、“凭票抵税”给建筑业

财税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其中有10个较为常见的风险是建筑企业不得不关注的。

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10个涉税风险你知道多少?

收入和销项税额方面

1.收入确认风险

建筑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生应税行为

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因此,增值税销售额的确认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收入的确认有所不同,为此需关注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增减变化与增值税的申报,分析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

2.发票管理风险

现行增值税政策对不同的应税行业适用不同的税率,建筑合同的甲方为增大自身的进项税额,有时会要求建筑单位将设备、材料与工程服务分别开票,从而达到多抵进项税额的目的。为此需关注企业的各类合同,收入明细账、往来账款及营改增前后收入明细结构的纵向变化,或者通过第三方信息、纳税走访、税企座谈等,发现此类问题的蛛丝马迹。

3.挂靠风险

建筑行业的挂靠经营势必带来一定的税收风险,需要向企业相关人员了解业务流程、营销策略、内控机制、合同内容、结算管理、项目经理个人账户、往来账项及资金流的变化情况,以便关注挂靠项目对收入的确认和税收的影响。

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10个涉税风险你知道多少?

成本和进项税额方面

4. 简易计税未分别核算的风险

增值税政策要求一般计税与简易计税应分别核算,但无法保证个别建筑企业利用简易计税项目取得的进项税额认证后,作为一般计税项目的进项税额抵扣。该税收风险需要对简易计税备案的企业做重点关注,通过施工合同和工程量清单的逻辑性判断是否存在多抵进项税额的风险。

5. 虚开抵扣进项税额的风险

商品混凝土有运输半径的要求,钢材、水泥超过一定的运输距离成本支出不经济,建筑业质量规范对商品混凝土、水泥、钢材、防水材料、胶凝剂等影响工程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建材有进场检验的强制性规定,对于舍近求远的顶额票、出票方不集中、无进场检验资料或与经营逻辑不符的都具有一定税收管理风险。

6. 虚开、代开发票列支成本费的风险

从个体工商户承租生产设备取得专用发票,较营改增之前大幅增加,既可多抵进项税额还可加大成本列支。水泥作为重要建材年末应无余额,一般出厂超过3个月使用前应由规定部门检测其性能,如不满足使用要求其进项税额应做转出处理。建材砂石可适用简易征收,大多用于隐蔽工程,税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造成数量核实困难,此时应学会《工程量清单》原理,关注其购进数量与生产用量的逻辑性。

7. 成本确认风险

建筑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年末余额较大,给企业所得税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应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和工程量合理确认成本,应对企业所得税管理风险。此种情况下,还有必要结合施工合同和工程量清单对建筑企业的成本构成、存货余额进行分析,核查企业营改增前后成本变化可能带来的税收风险。

建筑企业需要关注的10个涉税风险你知道多少?

计税方法选择方面

8. 计税方法的选择的风险

一般纳税人按规定选择简易办法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可全额开具3%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或专用发票,下游企业如取得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的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可按11%的税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9. 差额征税的风险

企业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时,对于未取得专用发票的分包项目,同时选择差额征税,从而造成少缴增值税。对此应及时关注企业填报“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和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报“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时,为重大增值税风险。同时关注税额抵减的连续性、准确性。

10. 关联交易风险

正是因为有了差额征税政策和增值税税率差的存在,建筑企业以增加工程项目的中标率为由成立关联企业从而减少税收,表现在同一投资人同时存在多个建筑企业,上游增加建材购销、建筑设计、建筑设备租赁企业,下游增加房地产、建筑劳务等企业。如何分辨此类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将给税收管理带来更大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