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先從它在國際上斬獲的重量級獎項開始的。

2月,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入圍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提名金熊獎,兩個主演王景春、詠梅分別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幾個獎的來頭。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51年,德文叫做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每年一評,2月開展,為期兩週,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熊獎”。

如果說這樣還是不是很直觀的話,我們看下歷年來的獎項。

自1951年開始頒發金熊獎以來,我國上一次獲獎,還是在2014年(第64屆)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

自1956年開始頒發最佳男演員、女演員銀熊獎以來,我國上一次獲獎,分別是在2014年(第64屆)《白日焰火》中的廖凡、1995年(第45屆)《女人,四十》中的蕭芳芳。

雖說計較這點榮譽顯得有點小家子氣,但是不得不說,仍然是給我們掙臉掙大發了。

加上整部電影鋪墊的年代感厚重的意味、濃濃的小眾接地氣的敘事,讓人還沒真正去看,就忍不住心生一種國民性的期待。

回顧歷史,我們總是這樣,對過去的苦難悲痛容易加諸太多主觀情緒,一面慶幸於自己的“躲過一劫”,一面卻又忍不住懷念那些再不能參與的經歷。

多矛盾,多真實。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從影片上映之初,觀影者的態度就呈現出兩極化。

一半是抱著懷舊的情懷去看,想看看那個年代,想看看那個年代的人和生活,然後不出意外,果然哭了個稀里嘩啦,座位挨著座位的影院裡哭泣聲此起彼伏。

一半抱著一探究竟的心態去看,想看看這部一戰成名的影片到底高明在哪裡,卻最終全程壓抑著一顆心,憋屈的不行。

憋屈到了,自然是要罵的。

影片本身當然無可指責,但是影片裡的人物、故事乃至大環境都有太多被詬病的地方。

我們當然不能罵歷史,畢竟歷史的車輪滾滾,我們誰也沒辦法改變它的前行軌跡。只好罵自己看不下去的故事、人心。

故事的情節也不復雜——

劉耀軍(王景春飾)和王麗雲(詠梅)、沈英明(徐程飾)和李海燕(艾麗婭飾)、張新建(趙燕國彰)和高美玉(李菁菁)是三對夫妻,也是三對要好的朋友,同時耀軍家的兒子星星和英明家的浩浩也是親密的兄弟。

雖說是三對夫妻好友,但其實故事的著墨還是在前兩對上。

那時候工人階級還算是鐵飯碗,三家的生活可以算是人人羨慕。

後來,張新建因為在家裡在家裡放音樂跳舞,被扣上了奢靡享樂的帽子,最終蹲了監獄。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而劉沈兩家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

先是身為單位計生辦幹部的李海燕發現了王麗雲懷了二胎,強行將王麗雲帶去墮胎,因為體弱的原因,直接導致了王麗雲再也不能懷孕。

那個時候,生二胎是不被允許的。作為工人階級的王麗雲一家,雖然痛苦,依然默默接受了這個結果。

然後,星星和浩浩去水庫玩耍的時候,因為星星不會游泳被小夥伴嘲笑,被感到丟人的浩浩鬼使神差地推了一把,這一推,就推沒了一條生命。

劉耀軍和王麗雲夫妻從前和今後唯一的孩子。

再加上國企改革,下崗潮的到來,讓王麗雲也失去了工作。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絕望痛苦之下,劉耀軍王麗雲夫妻在一個熱熱鬧鬧的小年夜裡,悄悄地離開了。

他們悄悄搬到了一個邊陲的小漁村,並收養了一個小男孩,他們叫他星星,每叫一聲,就開心一分也痛苦一分,就好像水庫裡的那場意外不曾發生一樣。

長大的星星叛逆又不聽話,對收養自己的兩人,他心懷感激,可他始終不甘心做一個替代品。於是他在某一天,給兩人跪下重重磕了個頭之後,跑了。

夫妻倆再一次失去兒子,再一次陷入絕望中。

日子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水,無波無瀾地逝去著。他們沉默著,相依為命地,活著。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影片的最後,李海燕一家早已過上了繁華的生活,可她始終心中有愧。終於在患病臨死前,找到了王麗雲一家。

對當年的事情始終有陰影的沈浩也終於鼓起勇氣向兩位老人說出了當年的真相。

在回去的路上,劉耀軍夫婦也接到了叛逆地離開的星星的電話,開口便是“爸,我是星星”。

歷經世事波折的兩個老人彷彿終於等到了“圓滿”的結局。

可是這份“圓滿”卻讓人寒心。

大概是缺少了對那個年代的共情力?缺失了對那個時代的信仰感?

也許都有,也許都不是。

只是覺得很壓抑,很悲哀。

很多人痛批片子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裡面典型的中國式關係,中國式好人

對朋友要謙虛忍讓,對痛苦要隱忍不發,漫長難捱的時光在他人嘴中成了一場修行,好像恨不得這輩子受盡所有的苦,好將來甚至下輩子得到驚喜的甜。

做了錯事的最終被原諒,受到傷害的那些年的痛苦絕望好像也就一筆勾銷了。典型的中國式大團圓結局。

大概宣揚的是人性的偉大?亦或寬容的真善美?

我們信佛是沒錯的,卻信得好像不是地方。

你看結果是什麼?受害者一家痛苦多年,施害者一家平步青雲。

《竇娥冤》裡有這樣一句戲文,不知怎麼就記了這麼些年。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可能我心眼太小,終究做不到原諒。

痛苦的,反正不是你。

如果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干嘛?輕飄飄一句道歉,難道就能將所有的痛苦仇恨都抹殺?

沈英明對無論怎麼說都沾上了一條人命的兒子說:“這不怪你,也不怪你媽。”

沈浩竟然還應了。

你看人性多可怕,受害者還沒說什麼,兇手就自顧自原諒了自己。

那麼受害者呢?

成年後的沈浩在對劉耀軍夫妻坦白的時候說:

我的身體裡從那以後就長了一棵樹,不停生長讓我再也無法喘息。

先後承受兩次失子之痛,一次比一次更揪心,我不信劉麗雲心中就全無憤恨。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在李海燕去世後的追悼會上,劉麗雲指著李海燕兒媳婦懷孕的肚子問:“幾個月大了?”

然後她幽幽地說了句:“可惜了,海燕是看不見了。”

這才後知後覺地恍然,劉麗雲從那以後的心中也長了一棵樹,不停生長,幾乎快要破體而出,卻終究沒有破體而出。

就像她的恨,肯定也有,也在積累,卻始終沒有辦法爆發。

導致自己一家悲慘生活的“兇手”是多年好友,仇人還自己不孕是因為她的工作,星星的死是因為孩子的無心。

太多的理由和藉口結成一道網,不讓她爆發出來。只能憋屈地、痛苦地、麻木地活著。

直到李海燕去世前也沒能見到孫子,劉麗雲才終於弱弱地出了一口氣。

在時代的大潮流下,我們都是受害者,我們也都心存邪惡。

人性的複雜和可怕,到此才算深有體會。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相比之下,更讓人矚目的,是中國式的活著。

說了活著,難免會想到史詩級的《活著》。對餘華的《活著》有這樣一則評價:

餘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鬆、優美、善良的時刻……《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餘華不遺餘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摧毀人的生活。

大概每一個從年代感中走出來的人,都是這樣帶著一股腐朽氣息的頹廢,又麻木,又生動,讓人見著了心裡會像是籠上了一層斑駁的霜,層層疊疊的,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拂掉,其實卻怎麼也拉不去。

那是一種霧濛濛的心情,又憋屈,又無力。

人性多偉大,支撐著千萬年的中國人“地久天長”地活著,走到了現在。

你看《活著》裡的徐富貴,難道不夠慘嗎?

可他最後還不是晃晃悠悠地活著。

——生命的衝動是那麼盲目而又頑強。

就像我們飽經滄桑搖搖欲墜,卻終究還是搖搖晃晃走到了現在的這個民族。

這種活著,不是因為怕死,僅僅只是因為,想要活著而已。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深植於骨子裡的血性,才最終呈現出了我們綿綿不絕的生命力。

想請你看一看《地久天長》,去裡面學一學人性的複雜

有人是憑藉恨意活著,有人憑藉希望,也有人麻麻木木庸庸碌碌,最終也活了下來。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那麼又是什麼力量讓這個飽經滄桑民族歷經千年而不衰呢?

我想就是這種堅忍又殘忍的中國式的活著。

《地久天長》的導演王小帥曾在朋友圈說,《地久天長》“不是哭戲、不是哭戲、不是哭戲,重要的事情說八遍。甚至不是電影,就是好長一段生活。”

三個小時,三十年風雨,真的是一段“好長一段生活”。

那段生活裡有幸福,有甜蜜,有仇恨,也有人性的複雜。

因為太真實了,所以讓人不敢再看第二遍。

其實《活著》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所以活著也是個人選擇的大同小異的人生。

那麼我寧願相信,《地久天長》是一段沉默的生活。我們彼此依偎,相依為命。

因為我們只能相信,短的是磨難,長的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