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圈:今年煤價主要受七方面因素影響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實現了總體平衡,供給質量不斷提高,價格在合理區間內波動。”近日召開的2018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指出。縱觀2018年全年,國內動力煤價格整體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行情。

行業分析師荊文娟稱,供應方面,受環保、煤礦安全檢查、進口煤受限等政策的影響,全年煤炭產量增長速度放緩;需求方面,下游電廠普遍採取高庫存策略,在淡季時節提前補庫,用煤旺季並未出現大面積補庫現象,這就使得全年動力煤價格淡旺季波動趨勢並沒有往年明顯。

化工圈:今年煤價主要受七方面因素影響

荊文娟表示,今年煤價走勢主要受七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國家政策。今年對動力煤市場影響較為明顯的政策是對進口煤總量的限制,使得國內煤炭供給出現階段性偏緊現象。二是上游供應。如煤礦安全檢查力度較大時,國內煤炭供應緊張將推動煤價上漲。三是下游需求。四季度沿海六大電廠持續高庫存低日耗的狀態運行,採購需求維持弱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煤旺季煤價的大幅上漲。四是交通運輸。我國煤炭運輸格局的主要特徵是“西煤東調”,運輸方式以鐵路和公路為主,階段性鐵路運力偏緊以及汽車運輸受限都將造成煤價異常波動。五是季節波動。受動力煤需求淡旺季影響,按照歷年價格走勢,每年最高價出現在7-8月和11-12月,最低價出現在5-6月。六是政府調控。隨著國內去產能不斷推進和政策方面對於煤炭市場的影響力度加大,國家層面對於電煤的控制力也在不斷加強,謹防煤價大幅波動。七是經濟層面。中美貿易摩擦對國內影響較大且持續時間長,對動力煤進出口將造成不確定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