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齊率10萬元軍歸降不得善終,受降人馮勝多年後也死於太祖屠刀

李思齊率10萬元軍歸降不得善終,受降人馮勝多年後也死於太祖屠刀

渭源慶坪的受降臺

李思齊是元朝著名將領,1369年四月降明。《明史》說他在“臨洮”投降,其他史料也多如此記載。但據考證,李思齊投降的具體地點就在今渭源慶坪。至今,在渭源慶坪以西仍有一臺墩,人稱受降臺,那便是馮勝為接受李思齊投降,舉行典禮而築的。

1369年四月的一天,在慶坪河邊的平川上,大明將軍馮勝命軍士背山面水築受降臺。看著部將面有戚色、緘默無語,李思齊知道局勢已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他心情複雜地徑自打馬出轅門,在明軍使者的引領下,來到受降臺。

受降臺邊,站在兩旁的大明將士甲冑鮮亮,注視著不可一世的元之“關中四將”之首李思齊亦步亦趨走向受降臺,向早已在臺上等候的馮勝獻上佩劍並下跪謝罪,山谷中明軍發出山呼海嘯的吶喊聲……

沒有云盤嶺斧劈刀削的威勢,也沒有慶坪堡城圍夕陽下留給人慨嘆的魅影,它像農人隨意擯棄的磚瓦窯一般,孤零零地矗立在慶坪河邊的田地中。

我無法想象它的存在,象徵著一場血流成河的大戰消弭於無形。

它名喚受降臺。這個殘存的臺墩,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將馮勝為接受元末著名的“關中四將”之首李思齊的投降特意修建的。

李思齊是元順帝時期人,他從軍前的經歷不明,後人只知道他當時為羅山(今屬河南)典吏,典吏是文書工作,說明他有一定的學問。看到紅巾軍佔領羅山後燒殺擄掠,而元軍無力鎮壓,李思齊就集結地方上的豪傑浪士,組成地方武裝。與當時潁州的另一個著名的忠元武裝領袖察罕帖木兒用計襲破羅山。初次顯露出軍事才華的李思齊被元廷任命為汝寧府(今屬河南)知府。

在鎮壓紅巾軍的過程中,李思齊逐漸成為豪霸一方的軍閥勢力,他控制的主要地盤集中在甘肅、陝西兩省,成為當時著名的“關中四將”之首。元末,元順帝調他出關鎮壓農民起義。當時,李思齊勢力強大,其兵力足以與另一元軍主帥王保保(蒙古名擴廓帖木兒)抗衡。

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兒之甥,又是察罕帖木兒之養子,早年跟隨舅父東征西戰,鎮壓農民起義,後繼承察罕帖木兒領軍,戰功卓著,被拜為太尉,封河南王,總領天下兵馬。由於李思齊嫉妒王保保的成功和地位,不服王保保節制,與他爭權奪利,抗命爭雄,長期不休。“關中四將”中的其他三將張良臣、孔興、脫列伯也個個是兵力強盛,驍勇善戰,都受李思齊指揮。王保保南侵的兵力完全被他們牽制,於是造成了元朝軍事力量極大的內耗,同時也為南方抗元起義軍勢力的壯大提供了可乘之機。

與此同時,朱元璋乘機兼併起義軍及其他割據勢力,基本統一了南方。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派師西征,西征軍主將為徐達,副將為馮勝。三月,徐、馮率軍進駐關中,攻佔西安。此時,盤踞關中的李思齊,率其十餘萬兵力及諸多家眷,匆忙逃往甘肅渭源、臨洮,只留下張良臣、孔興抵抗明軍。

徐達兵臨陝西鳳翔,召開軍事會議,制定攻城方略。他針對張良臣等人“城堅勢險,兵力強壯,不易攻克”的實情,提出應圍而不攻。在分析了李思齊的情況後認為,攻克臨洮是此戰的關鍵:“臨洮北界河、湟,西控羌、戎,得之,其人足備戰鬥,物產足佐軍儲。蹙以大軍,思齊不走,則束手縛矣。臨洮既克,於旁郡何有?”

四月,徐達、馮勝大軍抵達鞏昌(今隴西),元鞏昌統帥汪庸舉城投降。徐達留鎮鞏昌城,派馮勝率軍西攻李思齊。此時,李思齊也離開了臨洮府城,領兵東下,來渭源與明軍決戰。戰場在今渭源縣路園鎮鍬甲鋪村以西。四月中旬,兩軍相遇,馮勝近二十萬興盛之師,銳氣方漲,怒馬突陣;西邊,元將李思齊十萬餘眾,困獸猶鬥,拼命廝殺。

李思齊率10萬元軍歸降不得善終,受降人馮勝多年後也死於太祖屠刀

渭源灞陵橋,王綱攝

結果元軍大敗,只得退守渭源城。元軍拆了渭河橋,加上連遇大雨,渭水暴漲,明軍無法涉河攻城。徐達只好連夜組織將士修橋,因水勢兇猛,山石、木料等剛落入水中就被巨浪捲走,將士一籌莫展。後徐達採用謀士計:“木籠裝石投入河底,壘成橋墩,再架橋面。”在滔滔渭水之上,終修成一橋。之後,徐達命將軍馮勝過河,繞道臨洮截斷元軍退路,自己親率大軍攻城。李思齊便兵撤關山,退守慶坪,明軍緊跟其後,咬定不放。

就在戰事吃緊之際,留守臨洮的李思齊部將趙琦並未率軍增援,而是“竊婦女寶貨,藏匿深山中”。明軍乘機南路疾進,翻山越嶺,繞道包圍,“斷思齊後路”。李思齊受困於慶坪的群山峽谷之地,進而無門,退而無路,只有長嘆一聲,下令全軍投降。李思齊所率各部族約二十萬眾,全部改從漢姓,被編籍於各地。

李思齊投降馮勝後的次年,即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元明兩軍在定西沈兒峪展開決戰。

李思齊率10萬元軍歸降不得善終,受降人馮勝多年後也死於太祖屠刀

定西沈兒峪

戰前,朱元璋明明知道李思齊與王保保之間的仇怨,卻派他去勸王保保投降。令李思齊沒有想到的是王保保似乎完全放下兩人的恩怨,對他禮遇有嘉,並派騎兵送歸。

快到明軍營地時,一名軍官忽然對李思齊說:“主帥有命,請您留下一物送別。”李思齊拱手答道:“我沒有帶禮物。”軍官對李思齊說:“願得公一臂。”李思齊知道不能免,遂自斷一隻手臂交給元軍帶回。

李思齊回到明軍大營,傷勢過重而死。朱元璋在寫給他的祭文中故作姿態:“噫!握兵一世,又得善終,亦人之所難。卿能如是,豈不美哉!”

元順帝欲依李思齊為長城,挽回傾倒的社稷,卻未料此人只知爭權內鬥,加速了元朝的滅亡。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王保保卻英勇頑強,百戰不屈,成為元朝最後的忠臣,贏得了朱元璋的極高讚譽,稱他是“天下奇男子”。

徐達、馮勝渭源、定西對李思齊、王保保之戰,實是明朝驅逐元蒙退出長城前的最後戰役。這兩場激戰,徹底消滅了當年元蒙帝國最為強大的兩股支柱力量。

馮勝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詔列勳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僅次於徐達、常遇春。

受降臺上的另一主人公馮勝的結局比李思齊被朱元璋“借刀殺人”更慘:

《明史》曰:“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細故失帝意”。據說,馮勝平時在打穀場的地底下埋了許多個大腹小口的瓦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發,越二年,以藍黨被賜死。其親戚向朱元璋控告馮勝私埋兵器。因小罪與傅友德、王弼等同為朱元璋所處死,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

江山換代,世事蒼茫。而如今的渭源、定西元明決戰的硝煙早息,鼙鼓不聞,但灞陵橋、受降臺卻保留了下來,供後人評說這一段風雲際會的往事。

為紀念迫降李思齊,徐達根據部下“渭水通長安繞灞陵,當為玉石欄杆灞陵橋”的建議,親筆將渭水之上明軍修建的這座橋樑題名“灞陵橋”,橋上並配以玉石欄杆。它北臨古絲路重鎮甘肅省渭源城,南對老君山,東眺七聖嶺,西望露骨峰,巨龍般的橋身在清源河上凌空飛架,宛如長虹,故有“渭水長虹”之稱。此時,這座軍事橋“既濟行人,復通車馬”,成為千里渭河上的第一橋樑。風剝雨蝕六百餘年的慶坪受降臺,也故壘依然,在田野之上,期待有心人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