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黄叶病,逃避不是办法!“枯萎病”可防可控可治疗


对待黄叶病,逃避不是办法!“枯萎病”可防可控可治疗

对待黄叶病,逃避不是办法!受黄叶病影响,香蕉种植区域从东向西转移,从国内向国外转移,这种被迫的转移和迁徙只能暂时有效,终归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对抗黄叶病,还是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运用拮抗菌的力量实现黄化转绿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锡炎表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在科研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一些感染枯萎病的蕉园通过防控措施,已经实现了黄化转绿,但是这种办法能否在全国枯萎病蕉园取得效果,还要进一步试验。

张锡言讲述了他防控枯萎病的做法,即通过培育拮抗菌的办法来抵御枯萎病病菌,“我们试验中发现,有些蕉园虽然已经感染枯萎病有十年,但是枯萎病并没有扩展,反倒是在人为控制下发病率不断降低,因此,我们实验室就将这些蕉园的土壤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土壤中产生了一些对枯萎病病菌有抗性的病菌,然后运用这种抗枯萎病病菌生产出液态拮抗菌肥,并在一些蕉园进行推广示范,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枯萎病病菌的蔓延。”

当然,运用拮抗菌的力量,可以有效控制黄叶病的蔓延,但是要彻底100%根治枯萎病,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化学药剂或者肥料可以做到。

据了解,香蕉枯萎病在发病蕉园的感染率一般在30%-50%,如果经过合理的防范,并结合一定的水肥管理和轮作技术,那么枯萎病的发病率可降低至10%以内。

抗病种苗从源头解决烦恼

“现在市场上很多香蕉苗都宣称能抗枯萎病,但种下去后没几个月都发病了,我们该如何选苗?”多位蕉农向记者倾诉自己的烦恼。近年来,由于枯萎病在各香蕉产区蔓延,抗病苗成了蕉农们眼中的香饽饽。嗅到商机后,不少苗场大肆贩卖假抗病苗,致使不少蕉农损失惨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李华平介绍,不同省份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不同,抗性品种也不同,在海南等等地,可以选择一些“台蕉”或“宝岛蕉”品种(如宝岛蕉218、119、105等),在华南地区,可以选择一些更加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并且抗性较好的品种,如“农科1号”、“粤科1号”、“蓝天黄”、“蓝天红”等,这些品种在当地都有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经验。

广西香丰种业责任有限公司介绍,公司虽然主要销售威廉斯B6和8818两个品种,但是现在蕉农对于抗病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南天黄”和“粤科1号”外,“海贡”、“粉杂1号”这两个品种表现也不错,还通过了广东省品种界定,种植户认可度高。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易干军研究员介绍,目前果树所也培育出了“中蕉3号”和“中蕉6号”这两个品种,“‘中蕉6号’为高抗品种,枯萎病发生率可控制在5%,目前已经在徐闻等重病区成功试种。”

加强管理 避免传染

通常的管理办法,可以总结为“清理病株、注意消毒、管好土壤、增加营养”这十六字经。

对待发病的病株,不要过于担忧和恐慌,首先找出其病原中心株,确定是一株还是周围几株都已经感染,然后对于他们一定要“心狠手辣”,一般常用的办法是选择高毒除草剂将其灌根彻底杀灭。随后要注意隔离,可以给病株建立阻拦围墙,防止人员走动等,也可以及时将这些病株清理出蕉园集中销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和杀菌,可以在病株生长位置的土壤中施撒石灰或者消毒剂消毒,特别提醒接触过病株的农具也要注意消毒,防治二次传染。在销毁时候,注意不能简单的将其丢弃排水沟或者附近河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