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黄叶”原因多,分类防治是关键,几招避免“缺素性”黄叶

在蔬菜种植中,“黄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形成原因也有很多种,譬如根系发育不良以及多种病害、药害等。“黄叶”会导致植株制造有机营养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植株生长势弱。导致叶片黄化最普遍的罪魁祸首是“缺素”,尤其是氮、镁、钾。

一、缺氮

1、症状

因为“氮”是蔬菜生长发育过程必备的元素,当植株“缺氮”,生长就会变得缓慢,整株蔬菜的叶片逐渐呈现黄绿色,而且容易早衰。初期老叶先是变成黄绿色,再变浅绿色;然后植株叶片的叶脉可能会从黄绿色变紫红色,尤其是下部叶,后期还可能会出现浅棕色斑点。如果是瓜果类的蔬菜,果实也会发育不良。如果大棚换茬时,没有及时补充氮肥,就容易出现植株“缺氮”。

2、对策

所以规划好植株施加氮肥的时期和份量非常重要。蔬菜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才能满足蔬菜生长初期的需求。因此,大多数蔬菜在坐果前其实是不需要额外施氮肥。

但是当蔬菜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增加,此时需要适当补充氮肥,一般是每亩15公斤左右,才能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还可以采取随水追肥的方式。

但是当蔬菜进入生长后期,对营养的需求就会再次减少。所以为了避免植株出现早衰的状况,此时减少氮肥的施加量,同时采用高氮型叶面肥喷洒,这样既可以满足部分植株转色对氮肥的需求,又可以防止后期缺氮导致早衰。

蔬菜“黄叶”原因多,分类防治是关键,几招避免“缺素性”黄叶

二、缺镁

1、症状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蔬菜植株缺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植株生长后期。当蔬菜缺镁时,下部老叶叶脉间会出现黄化,逐渐失绿,然后黄化现象向上部蔓延。严重时,叶片会呈现僵硬的状态,或者叶片边缘上卷,叶脉间出现坏死斑,最后叶片干枯或者整株黄化。如果在蔬菜的坐果期,钾肥过量会抑制植株根系对镁离子的吸收,从而导致缺镁。

2、对策

首先大家在使用镁肥的时候,要先检测一下土壤的有效镁的含量,才能有目的使用镁肥。如果是中性和碱性土壤,一般选用速效性的生理酸性镁肥,譬如硫酸镁;如果是酸性土壤一般使用氧化镁等缓慢起效的镁肥。

如果想在基肥中添加镁肥,在耕地前就需要和其他化肥混合撒施,或者是混合细土撒施。作为追肥,一般需要早施,通过沟施或随水冲施。如果土壤施足了镁肥,可以隔几茬作物再继续施加,不用每季都施加。在蔬菜生长的前、中期,可以喷洒叶面肥,一般是硫酸镁或者糖醇镁等高级镁肥。

蔬菜“黄叶”原因多,分类防治是关键,几招避免“缺素性”黄叶

三、缺钾

1、症状

除了氮,钾也是蔬菜发育中需求量比较大的元素。当蔬菜“缺钾”时,初期先是叶缘出现黑褐色斑点,大概针尖大小。逐渐茎部也会出现黑褐色斑点,然后逐渐扩散成片。部分植株叶片的叶缘逐渐呈现鲜黄色,叶脉逐渐变黄。最后,叶子的边缘开始枯萎。最后叶片变脆,而茎则会变硬或者木质化,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导致幼果容易脱落,或者畸形果产量变多。严重时植株会出现早衰现象甚至是枯死。

2、对策

因为蔬菜对钾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根据钾元素可溶性、易流失的特点,最好是分阶段补充钾肥。如果是底肥充足的大棚,一般蔬菜幼苗时期是不需要额外施钾肥的。当蔬菜进入花果期,就需要及时补充钾肥,以随水冲施为主,一般是高钾型水溶肥。保证蔬菜生长对钾肥的需求,促进果实的膨大。

如果蔬菜盛果期遇上了恶劣天气导致根系吸收能力受阻时,可采取叶面喷洒的方式,及时为植株补充钾。此外,通过氮、磷、钾的配合作用,还可以促进植物对钾的吸收,平衡植物生长,提高钾肥利用率。

蔬菜“黄叶”原因多,分类防治是关键,几招避免“缺素性”黄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