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职称工资的阻力主要来自哪里?

东风吹战鼓擂TLP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也有几十年的历程了,经过若干次的修改,并正在完善,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教师职称评定不但与工资挂钩,更重要的是教师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况且现在没有更好的政策来代替职称评定。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工资相差很大,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缩小职称工资之间的差距来减小矛盾。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和职称工资的阻力来自哪里?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一、主管部门政策导向

人社部和教育部管理着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人社部门进行编制核定,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评定职称政策,控制职称指标总量,政策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倾斜。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评价首位,按照德、能、勤、绩和贡献度,强化教育教学实绩,激励教师认真教书,好好育人。职称评定和职称工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而不是取消。


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如果取消职称评定,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激励作用,老师看不到发展的方向,教师职业生涯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教师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这样的教育必将开历史的倒车。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在教育行业中有更好的发展,而职称评定就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由教育工作者成长为教育专家,进而迈向教育家,这是一位教师专业成长道路。


Lance课堂


我认为主要阻力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或者是不愿意拿钱出来。

高级职称通常比低1级职称每个人每个月工资要多近千元,所以,财政部门一时难以拿出那么多的钱来,或者领导认为钱要花在更重要的地方,导致职称的指标数非常少,大部分教师难以评上高级。有的地方往往是,等老教师死了才能腾出指标数来。

第二、领导和决策层基本上已经评上了高级或者不担心评高级,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意为此事伤脑筋,因为改革可能动了别人的奶酪,吃力不太好。

所以,尽管职称制度引发了很多的问题,群情激愤,但不满的大都是没有评上高级的普通老师,他们的呼声难以为上层所理解。你叫嚣吧,我懒得理你——领导说,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从教育部2019年的重点工作来看,取消职称似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不是近期的事情,因为教育部根本没有提职称的事。可伶的低级教师们,继续悲愤吧!


一路散花说教育


首先声明:我42的教龄,16年退休时仍是初级职称,但我深知这是职评腐败的结果,与职评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我不主张取消职称,却提倡职称不与工资挂钩,可以改革,可以一次性奖励或者设置常年奖励机制,消除其中之腐败,保持教育之生机及活力。

我也不主张到了一定的教龄自动晋级,那样鱼龙混杂,所谓的高级,空负圣名,教育之结果一塌糊涂。譬如高考,不能因为你已考了多年就该免试上大学一样,那样傻子也能上大学,有何意义?

若要取消职称,其阻力将来自于和自身利益关系密切者,即已取得或将要取得高级职称者以及一些常年从中捞取油水的腐败分子。


清泉明月607


要不要取消职称,争议的核心其实是到底怎么做才叫公平?职称制度怎么改革?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拿一样多?还是砸破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干得好多拿?个人以为职称制度还是要保留的,但是每个学校不要有名额限制,晋级要求对老教师不要太高,比如满25年教龄,县级以上杂志发表过两篇论文,开过一节县级以上公开课,绩效考核有过一次优秀即可。对年轻教师可以要求高一些,他们想早点评到高级就会更努力,促使他们变得更优秀。这样年轻教师和老教师都有了晋升途径,皆大欢喜。这也许是最人性化,反对声音最少的政策。


斗笔游龙


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可能取消,因为职称评定是数千万中小学教师唯一激励机制,取消后大家都吃“大锅饭”,必定造成大批不求上进的慵懒者熬工龄混日子,教师队伍质量下滑,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将是大概率的事情。教师职称近年来之所以饱受诟病,关键在于评定中的腐败问题太多,致使职称评定变了味,甚至被扭曲得面目全非。比如,一位教师想评职称,尽管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学历都没问题,但提前必须送礼,而且还得逐级送。若不送礼,或该送的你没考虑到,说不定在什么地方就卡了壳,你去质询,人家还会拿很多话等着你。末了,脸上挤出狡佶的一丝笑容打发你走:xxx老师,下次吧,明年你肯定评上!所以,教师职称不是取不取消的问题,而是评定机制有问题。教师职称评定机制若不改革,职称评定中的腐败绝无消除之可能!


青松171051356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阻力来自上层有没有解放思想,有没有真正认识到职称与工资挂钩的危害性。如果认识到旧工资制度的危害性,就会产生改革的决心,有了这个决心,就离取消职称工资制度不远了。

光有革旧图新的决心还不够,新的工资制度应怎样定才更科学合理,这个还需缜密研究。在没有设计新的工资制度时,自然需要旧的职称工资制度来维系分配秩序,确保社会稳定。新的工资制度一出来,可能牵扯到方方面面,首先要做好宣传,为什么要改,怎样改的,这些都要深入人心。宣传到位后,还有个缓冲期,不会立即执行新制度,在一定的期限后才实行,以使教师心理上有所适应。

为了教育的更好发展,任何阻力都无法阻挡改革的步伐,我虽然是一棵无名小草,但我坚信取消职称工资制度的日子会很快到来,因为职称套工资严重违背按劳分配原则,阻碍了教育的良性发展。职称不与工资脱钩,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软弱无力,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不会给教育带来喜人的根本性的进步。




百姓茶馆话人生


职称评定不仅仅在教师队伍中实施,而是在全国所有机关,企事业,科研单位实施,政府又怎能因为有部分老师反对而取消这一实施多年的全国性的评定机制呢?

在网上针对政府制定的各种国是大针讨论,不同意见的存在这是一种必然,即使某些看上去一边倒的否定或反对,也未必就能动摇政府实施某项政策的决心。

比如,从政府对各种国际事务的处理,养老金的发放等,在当今思想舒张自由度空前高涨的大环境下,人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但网上民意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时代主流,网上意见只能代表部分民意,即使是绝大多数民意,也会受时代或客观条件的制约,政府不一定接纳。

如比,医疗教育免费,多好的事情,但能马上实施吗?

所以我认为,某种基本上是基于不同个体利益的设想,呼吁,是无法变成一种客观的,冷静的,全面的国家层面的共识,也无法改变政府站在一定高度,经过深思熟虑,实践检验而形成的某种政策和法规的。

我可以肯定,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教师职称评定政策不会取消,只会不断完善。


飞鸟留痕2O16


教师工作的育人性质决定教师不能通过不负责任的混日子混资历来对待日常工作和增加待遇,而且体制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评职称来增加待遇,尤其是谋求宽裕的退休待遇。

取消职称工资,青年教师彻底失去工作动力,所有人一起混日子,那么对教师职业以及社会都会出现大倒退!


油麻地话事人


一项政策的出台,是具有长远考虑的,不可能随随便便说否就否定的,作为政策制定者肯定会考虑到这项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不适合当前形势,在改进政策的制定中同样也会把原有的考虑进去!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举个例子说,假如你是老板,你规定销售一个商品提成100元,某个员工通过努力销售了50 个,那么你必须兑现5000元的提成工资,否则,你的信誉将受到毁灭性的损毁,你的员工将不再会去努力工作,你的公司距离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政府更是这样,原有的政策已经出台,数以千万计的老师们通过各种努力取得了学历~职称,那么就要按照这个政策计算工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出台补充政策用于解决问题,但绝不会废除原有政策的,否则,一旦政府信誉受到影响,我想后果你懂的~


邯山文化


阻力来自管理职称的权力部门,因为取消职称评定,再也没有人给他们送礼了,他们再也不能腐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