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甘于被“围猎”:一口便知拉菲年份 跌入“温柔陷阱”难自拔

“深圳市委原常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华楠被开除党籍和公职。”4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这样一条通报。

通报中写道:李华楠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甘于被腐蚀围猎,生活奢侈,作风糜烂,家风败坏,严重违反党的纪律......


贪官甘于被“围猎”:一口便知拉菲年份 跌入“温柔陷阱”难自拔


李华楠

近年来,“甘于被围猎”的落马官员并非个案。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原书记侯新华,多次在大会上讲反腐倡廉,私下却贪污腐化至极:出身于环境艰苦的怒江山村,第一次收到别人送来的红包时,他心怀忐忑,红包里有2000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仅有1300元钱。随着职务的升迁,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收受某矿业公司回扣359万余元;收受某房地产公司所送钱物139万余元;收受某矿石老板所送象牙工艺品2支;收受豹子皮一张……

在反腐报道里,收受贿赂算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有些时候,表面上的“小爱好”也可能成为滋生官员腐败的温床。

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利冕,穿衣讲名牌、吃喝讲排场,穿戴几十万元的名表,对拉菲红酒情有独钟,自称“一口就能尝出年份”,当地人甚至送他绰号“拉菲苏”。在酒精的麻痹中,在享乐主义的驱使下,苏利冕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

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有个“高雅”的爱好——赏兰花。兰花本是君子的象征,在他这里却成了受贿的“幌子”。“围猎者们”投其所好,王晓光便心甘情愿地“被围猎”。他们以“附庸风雅”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让“任是无人也自香”的兰花蒙了羞。


贪官甘于被“围猎”:一口便知拉菲年份 跌入“温柔陷阱”难自拔


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

不少领导干部还有打高尔夫球的爱好,而其中的某些人却“动机不纯”,在一次次挥杆中进行利益输送。如天津市原副市长陈质枫,“多次违规打高尔夫球”;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厅长朱金玉,“生活上奢靡,长期违规打高尔夫球”;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屠国军,“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打高尔夫球”......种种违规行为让“贵族运动”变了味。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形的“物质围猎”容易被人识破,“围猎者”便射出无形的“人情箭”,用嘘寒问暖麻痹“被围猎者”的神经,令人防不胜防。

广东医学院原党委书记江文富自述某“围猎者”的“套路”:“我要散步,他陪着;要游泳,他陪着;误餐没饭,他安排”。正是这种无微不至令“被围猎者”放松警惕,一步一步跌入“围猎者”编织的“温柔陷阱”。

“围猎者”与“被围猎者”,本是同属一条利益链上的共同体,而有些人为了追逐利益,“一人分饰两角”,可谓费尽心机。

重庆市万州区原人大代表、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院长杜晓阳,有一次给领导送了800元红包,被领导暗示“送少了”,第二次她便将红包加码到了5000元,如愿地受到了领导的“关爱”。自此,杜晓阳开始了自己的“围猎”与“被围猎”之路,一面给“关键人物”送钱,保障自己事业顺利;一面又以工程项目换取“感谢费”,树立个人的绝对权威。杜晓阳利欲熏心,政德沦丧,彻底泯灭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良心。


贪官甘于被“围猎”:一口便知拉菲年份 跌入“温柔陷阱”难自拔


重庆市万州区原人大代表、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院长杜晓阳

这些甘于被“围猎”的官员,为了填补自己欲望的沟壑,把公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堕入贪婪的沼泽中,最终被贪婪所吞噬。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等问题依然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防止领导干部被“围猎”,应从党员干部、党组织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做起。

党员干部个人一方面要坚守底线,时刻铭记党纪国法,不断提高党性认识,慎欲、慎权、慎微;另一方面要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不给“围猎者”可乘之机,主动净化生活圈、朋友圈。

对党组织工作来说,既要在思想上加强廉洁教育和信念宣传,让党员干部们受到熏陶,自发地接受崇尚廉洁之风;又要强化党的监督功能,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抓,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利用法律制度维护政治秩序。

此外,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提升监督意识,更让崇尚廉洁之心浸润到每个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