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除湿气最重要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春季养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春天,室外不仅空气清新,花香能使人放松,减轻压力。最重要的是,此时地球的振动大约为每秒8赫兹,与人体大脑α波节律一致,最让人感觉舒适,对大脑长期焦虑有一定的治愈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除湿气最重要

春天是雨水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湿气不除,后患无穷!因此春季是为身体除湿很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祛湿呢?

一、湿是什么?

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因此,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二、为什么春天容易湿气重?

湿气重的原因有内外之分,相应地湿气也有内湿与外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人体有六种致病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也称六淫邪气。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湿邪对机体的影响,甚至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已逐渐加重。比如,现代人多爱吃肉,运动又少,于是,体态越来越胖,脾胃越来越弱。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害,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特别在高温高湿的盛夏,“湿”与“热”结合,形成“湿热”。不仅会引发头晕头沉、胸闷气短、体倦乏力,还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病等多种问题。这就是春夏季节,养生必须要先除湿的原因。

四、如何祛湿?

1. 增加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2. 注意饮食

A.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B. 调味料祛湿

姜、葱、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身体中寒气、湿气比较大,那么一碗滚烫、热辣的姜澜能够快速的令身体暖和起来,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并且迅速发汗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C.少盐

如果体内摄取了过度的食盐,那么很容易引起水肿,并且体内湿气增加。所以日常饮食最好不要放太多的食盐,这样有助于肾脏排水、去湿气。

喝茶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习惯。喝茶能养生,也能治疗很多的疾病,并且现在的养生茶饮是越来越多,深受大家的青睐的也不少。但是该怎么选择合适自己茶饮呢,春季天气寒冷干燥,肝火旺盛,做什么事情都会很急躁,容易上火生气,这个时候 可以多喝一些菊花茶、茉莉花茶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人平心静气,消除负面的情绪,喝茶还可以提神醒脑改善睡眠,上班的时候多喝可以舒缓工作带来的压力,使人精神状态饱满。

3.蒲公英淡竹茶

材料:赤小豆 淡竹叶 蒲公英 绿茶

可以祛湿消脂

茉皇除癫

原料:菊苣,陈皮,芡实,大枣,茯苓,甘草

做法:①直接菊苣,陈皮,芡实,大枣,茯苓,甘草冲洗干净

②直接放入养生壶倒入开水500~600毫升水泡20分钟即可

功用:祛湿健脾胃、消肿减肥、养气生血。

时下已经进入春季,而3月又是雨水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潮湿、阴冷,人体很容易受到湿气的侵犯。湿气其实就是人体内多余的垃圾,是一种代谢产物,在某些条件下,湿气在人体堆积时间长了,可以化热,形成湿热。湿气或者湿热都容易导致某些特殊的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中医认为:湿气不出,后患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