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汽車行業時,這四種人都在意點什麼

知乎上回答了一個相似的問題,這裡也從四類求職者的角度聊聊普遍的想法和觀點。

應屆生在乎

1.企業的名氣。合資大眾,民企吉利尤為吸引人。

2.薪資。

3.能不能進研發。

4.HR小姐姐。美麗大方是你判斷企業形象的標準。

5.加班多不多。

6.好不好跳槽。

以上。

名氣,薪資和研發三個關鍵詞提升了自身求職的level。

HR小姐姐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和水準,招聘者成為了判斷一家企業形象的關注點。

由於學習和職場的信息不對稱,相對來說這一階段的問題比較幼稚咯。

入職三年內的新人

1.平臺認可度如何?

2.基本工資是多少,獎金是多少,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和基數是多少?

3.崗位方向怎麼樣,具體做什麼?

4.找個熟人問問該公司項目多不多,部門經理怎麼樣?

5.離職率高不高?關乎晉升機會多不多。

6.加班有沒有加班費?

這一階段的新人看的相對比較現實,即便是在乎薪資和具體做什麼,也會考慮得比較實際。有很多企業拿年薪說事,實際水比較深。

獵頭挖人也會考慮門當戶對,平臺的職業環境也很重要,而不是關注所謂的知名度。

關注部門boss是最重要的。所謂的機遇和學習環境,關鍵取決於你的領導,師傅怎麼培養你,而不是公司發展和名氣如何。

五年左右跳槽高峰期的人

1.公司項目或者車型表現如何,行業或者產品的後期發展趨勢。

2.薪資。(錢多)

3.加班具體什麼強度。

4.崗位相關流程,制度執行是否混亂。(事少)

5.離定居目標的距離。(離家近)

這一階段的求職者開始關注公司穩定性,舒適度,同時開始兼顧家庭。

而不是當初一門心思進研發,開始關注崗位實際的長期體驗。

十年以上老司機

靠經驗吃飯。

錢多事少離家近。


以上四個階段的人,所在意的點是有區別的,越到後期想法越實際。

但是大學時代是很難意識到這些關鍵問題的。我建議應屆生在求職時關注以下幾點:

1.第一份工作機會優先,地理位置次之。2.同類平臺,崗位優先,薪資次之。3.實習期不能坐以待“分崗”。4.海歸必須主動要求崗位。人盡其才,尤其去吉利,比亞迪,長城。5.CATL,縱目這類企業,多關注其短期發展。

在知乎上提問,同一個問題有很多答主發表了幾近相反的觀點。

原因就是同樣的企業,崗位甚至薪資,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每個答主都是揣測,甚至根據自己的背景去匹配觀點。

我在做車企求職答疑,offer對比時,一直建議諮詢者提供詳細的學歷,專業及經驗背景,各方面想法。對同一家企業,同一個崗位,我可能推薦你去,卻不推薦他去。

只要你不籠統的提問,回答者就可能會為你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求職車企的車輛,機械等專業的新人,跳槽人,有問題嗎?

知乎可以@Gavin的職瓣。諮詢微信:jiuye91zhiban。

求職汽車行業時,這四種人都在意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