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後,他最後悔的事是還沒結婚

從醫院出來的時候,陳迪的腿直髮軟。但他還是強撐出微笑,努力地和楊晨逗著咳嗽,直到把他送回了家。

從楊晨家小區開出來的瞬間,他再也忍不住了。把車停在路邊,掩面哭泣起來。


確診後,他最後悔的事是還沒結婚


1

楊晨是陳迪最好的哥們兒,從上中學到上大學、走上社會,到現在都已經三十啷噹歲,他們一直是最好的朋友。今天去醫院,是陪楊晨拿之前做的病理檢查結果。雖然早就知道了那個藏於他腦中的腫瘤是惡性的,但當看到其他器官檢查的那句“考慮為轉移”時,陳迪覺得心裡好像有什麼“轟”的一聲塌了。

這不是陳迪第一個生病的朋友。就在不到一個月前,同樣和他們一起從小玩兒到大的另一個朋友也被查出了癌症。但好在發現早,症狀輕,經過手術切除後休息了一陣就康復了。朋友手術完那天,陳迪和楊晨吃了個飯,席間一起感慨了下,不知不覺他們已經長大到會有朋友得癌症的年紀了。而在此之前,他們始終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大把青春,有的是精力和體力。“患病”這件事,似乎很遙遠。

“幸虧他惜命,一難受就去醫院查了,發現得早沒大事兒。所以說咱們啊,都三十多了,確實得多注意身體了,哪兒不舒服趕緊去醫院看別拖著。你這幾個月總鬧頭疼,總吃止疼片算什麼事兒啊。趕緊看看去吧,明兒就去。”那天臨分開時,陳迪拉著楊晨,反覆絮叨著這件事,直到對方答應了自己第二天睜眼就去醫院才安心回家。而正是這次檢查,讓楊晨查出了那個在腦袋裡已經長到4釐米大的惡性腫瘤。

“如果我早就拉他去醫院,是不是能發現得更早些,是不是就不會這麼嚴重,不會轉移了?”陳迪不斷自責著,越想越難過。

2

朋友的接連患病讓陳迪心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連續幾天,他一有空就在網上搜索相關內容。他查尋到2017年保險業關於重疾的理賠報告,雖然重疾高發的年齡依然在40-61歲,但出險年齡仍在日趨年輕化,18-40歲年齡段女性發病率已超過全部的三分之一,男性也超過了四分之一。而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39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2000年是39.22/10萬,而到2013年就激增至70.01/10萬,發病率增長了將近80%。

陳迪心裡沉甸甸的。三十多歲了,雖然自己依舊覺得心態上不老,但身體卻沒有被時光遺忘,在不知不覺中已走到了該注意養生的年紀。

他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許多從前覺得不值一提的不舒適的情況,現在都會掛在心上,如果三五天還沒有好轉,就去醫院看。他努力調整自己的作息習慣,強迫自己十一點前上床睡覺。他嘗試著戒菸,不再去碰濃茶和濃咖啡。從前最喜歡的朋友相聚的飯局酒局,現在能推則推,即便是去了,也能不喝酒就不喝。他給自己買了商業保險,大病醫療、長期醫療樣樣不落。如果聽說哪個朋友最近很累、壓力大、應酬多、常熬夜,他都要勸上一勸,勸人家好好休息,不要太透支身體。

“沒經歷過這些事兒啊,你就真的想不到有多痛苦。得病痛苦,治病也痛苦,陪著你治病的家人更痛苦。人啊,真是得好好活著。”

3

“楊晨有次跟我說,這輩子最遺憾的事兒就是自己沒結婚、沒孩子。”癌症晚期,加上繼之而來的放療化療,讓楊晨日後還能結婚生子的可能極低了。

陳迪近來常向朋友們提起,讓大家幫自己介紹對象。從前他一直覺得自己還年輕,晚兩年結婚不著急。然而這一陣兒的經歷,讓他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那天他說完我就想啊,如果今天得病的那個人是我,你問我這輩子最遺憾什麼事兒?我肯定也是沒結婚、沒留個一兒半女的。”陳迪說這段話的時候,眼圈兒一度泛了紅,他趕緊喝了口水,平復了下去,“你想想,咱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我們的父母就咱們這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心血和希望都傾注在咱們身上了。如果今天我們病了、甚至走在他們前面了,那誰來安撫他們的晚年,誰來陪伴照料他們,又誰來給他們養老?”

4

“也許你覺得我這想法對孩子來說有點兒自私。但我特別相信我的父母和孩子的媽能好好照顧他長大,不讓他在感情上有任何缺失。而看著這個流著我血脈的孩子,我的父母也能有個心裡慰藉,就能健康快樂地活到老吧。”

對父母帶來的傷害還不僅僅在未來的生活中。在治療的過程裡,不論是病人還是家中老人,都在承擔巨大痛苦。首當其衝的,就是醫療費的問題。楊晨的家境不太好,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早年間雙雙經歷了下崗,而後只有父親再就業了,至今每月只有三四千的工資,家中幾乎沒有什麼積蓄。楊晨之前也沒有買過商業保險,那些動輒上萬的費用支出,讓這個家庭壓力山大。

在朋友們的建議下,楊晨註冊了某大病籌款平臺。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湊上了十幾萬元。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距離解決全部醫藥費還有很大的距離。

5

在這個平臺上,陳迪也瀏覽到了很多中青年患病的困難家庭。他們有的和楊晨一樣還沒有成家,還有很多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頂樑柱”,自己病倒,家裡就垮了一半。當那一張張年輕而有生機的面孔,和頁面上一個個代表生命流逝的重疾名稱聯繫起來的時候,總是會刺痛陳迪的心。“他們的生命才剛剛展開,怎麼就突然要考慮怎麼結束了呢?”

除了錢,病症本身的痛苦也在煎熬著病人和他的親人朋友。楊晨開始治療後,陳迪一有時間就陪著他去醫院,好讓楊晨的父母能夠在家休息。他想著,少目睹那些在治療中會出現的痛苦,老人的心裡或許還能好過一點。楊晨對放化療的反應很大,每次打上藥後,都會出現嘔吐、脫水、全身劇痛的症狀。在一次親眼目睹兒子的痛楚後,楊晨的父親精神崩潰,在治療室外抱頭痛哭。那一幕在陳迪心裡就像一個結,在之後很多日子裡都會想起,忍不住流淚。

在突如其來的重疾面前,“年輕”開始被重新審視。曾經不知愁滋味的陳迪如今對人生的規劃和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健康生活,儘早結婚,養兒養老,平安一生。人真的不必要求太多啊,能這樣過完一生,就是最幸福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