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考試成績卻好得不像話,真的是僅僅天資好?

學習,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艱苦的工作。想要得到好的成績,平時的努力,必要的作業量,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須的。

但確實存在部分孩子,也沒看到他們怎麼努力,卻能得到別人難以企及的成績。很多家長都非常想知道這類孩子平時究竟是怎麼學習的。

小張的兒子有一個同學,就叫小李吧,就是這麼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小李現在讀初二。在一個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如果說整個預初他的學習情況還算正常的話,從初一開始,他的行為就完全和別人不一樣了。

小李上課是經常睡覺,不僅是副課睡覺,就算是班主任老師教的物理課也是一樣睡覺,唯一不睡的可能就是語文課了。老師因為這個問題也多次和家長溝通,然而效果幾乎沒有,該睡還是睡,久而久之,老師就基本不管了。

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考試成績卻好得不像話,真的是僅僅天資好?

至於作業,小李基本是靠抄。還別出心裁地分幾個同學抄。數學抄甲同學,那物理就抄乙同學的,他抄作業的對象基本都是各科的學霸,因此,他的訂正是極少的。

這樣的學習態度,理應成績墊底,但事實卻是相反的,小李的成績從預初開始,就好得不像話,從來沒有掉出過年級前3,基本上數學絕大部分時間都穩居年級第一。即使是文科,也極少掉出年級前5,被班級同學譽為神人。

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小李天賦極高,聰明絕頂,很多知識點都是一聽就明白,還能舉一反三,所以才有這樣的成績。

但從兒子口中得知小李的情況後,小張覺得這不可能。如果說理科成績還說得過去,文科,語文和英語這兩項可不是靠聰明就能解決的,那也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至少該背的你得背吧,什麼都不背,什麼都不寫,難道真的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考試成績卻好得不像話,真的是僅僅天資好?

直到某次在某競賽中,小張遇到小李的爸爸,小李爸爸是個非常直爽的東北漢子,言談中才揭開了謎底。

事實上小李並不是不做作業,恰恰相反,他的作業量要比普通同學多得多。小李的轉變是從小升初落榜後開始的。

當初小升初的時候,小李是信心滿滿地想考上本區第一的民辦初中的。但結果很糟糕,不但目標學校沒有錄取他,連保底的公辦提高班都沒錄取,最後就讀的是保底的學校,還不是提高班。這個挫折對小李打擊很大。

因此,從預初開始,小李的學習進度和強度就遠遠超過同班同學。他倒是沒有上補習班,而是靠自學加上部分網課。

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考試成績卻好得不像話,真的是僅僅天資好?

更幸運的是小李的姑姑是一個知名頂級民辦(外區)的英語老師。因此,小李平時做的作業和練習全是該民辦學校的全套卷子,不僅僅是英語,還包括其他各科。

小李遇到不懂得地方會記錄下來,如果看了姑姑提供的正確答案依然沒有弄懂的話,會讓姑姑向其他老師請教。小李的目標是四年後中考逆襲考上四大,併為這個目標努力著。預初的時候還好,但到了初一後,作業量加大不說,不會的知識點和題型也多了,每天都要做到很晚,自然睡眠時間就不夠了。

小李爸爸也擔心小李的身體,但孩子不願意放棄,因此全家都為著這個目標在努力。

上課睡覺,作業靠抄,考試成績卻好得不像話,真的是僅僅天資好?

知道了真相後,小張也就一點不奇怪了。這樣的學習強度和壓力,有這個成績太正常了。顯然他抄作業是迫不得已,因為這些作業對他來說太簡單,浪費時間,他也沒時間做這些。上課睡覺也能理解了,天天學到這麼晚,自然容易睡覺。

這個世界這麼大,自然會有天才。但天才不是大白菜,是極少極少的。不可否認的是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家智商都差不多,如果別人比你強,99%以上的可能是別人比你更努力。只是你沒看到而已。努力未必會有好成績,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好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