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油烟气、噪音扰民,静安这位餐饮老板这么做

“要做好人,不能做坏事,不能有坏心。”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经营着一家海鲜饭店的任德华从小聆听妈妈的教诲。这句朴实的话深深影响着任德华的品行,他和爱人从事餐饮业12年以来,每年春节自掏腰包给老人送米,送去一袋米,送去一份问候,送去一份祝福。

针对油烟气、噪音扰民,静安这位餐饮老板这么做

严格履行社会责任

70后的任德华与爱人朱燕来沪创业多年,2011年选址临汾,开了一家以经营海鲜和本帮菜为特色的餐饮店。

店面位于阳曲路汾西路路口,紧邻阳曲路470弄居民区。经年累月,后厨油烟机渐渐老化,风机噪音颇大。任德华发现扰民问题后,立即决定暂停营业。针对油烟气、噪音扰民的情况,任德华更换了一台崭新的油烟机,还更换了全新的烟道和风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了实时监控油烟排放量,他还自掏腰包给餐馆排烟口加装了传感器,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监控油烟浓度。此后,他定期请第三方环保服务公司上门检测油烟排放,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将油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与第三方环保服务公司监控平台联网,自觉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做到长效管控油烟气排放。

虽然每年油烟排放相关检测费用不菲,但是任德华表示:“我绝对不会为了省这份‘环保钱’而使店面周围的邻居受打扰。做好自己的事,这是应该做的。”这份担当令任德华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如果每一家餐饮店都能有这份自觉,那我们在提升小区环境、居民满意度方面有更大空间。”阳曲路470弄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任德华门责意识非常强,在做好后厨环保监控的同时,还主动将门前的垃圾清扫工作包揽在身。此外,他还主动清运门前垃圾,为周边商铺树立好榜样。

夫妻共同关爱社区

近三年来,每到春节任德华都要自掏腰包买米送给社区里的老人。一年又一年,送的米从5斤装换到10斤装,送米对象也逐步实现了阳曲路470弄居民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70岁以上困难、独居老人全覆盖。任德华不仅自己做好事,还带着爱人朱燕一起做,以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爱心,爱社区老人如家人。

今年春节,阳曲路470弄居民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任德华和妻子朱燕来到阳曲路470弄居民区,与志愿者、居委会干部一起清点、搬运、赠送大米给老人。居民区志愿者石元祥对周到君说,“这已经是任德华老板第三个年头向老人赠送大米了,累计总重量在1200斤左右。”

该居民区老龄化程度较高,有70岁以上独居、纯老人数120人。据阳曲路470弄居委会主任常伟康介绍。“起初,任德华老板提议让70岁以上老人们来店里吃年夜饭,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上下楼一趟都不容易,最终我们商量后决定以送米上门的方式表达祝福。”

一袋袋米用印有“福”字和“新年快乐”的布袋装好,送出了任德华和妻子的爱心,换来了邻里间的浓情蜜意。老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笑脸,无论相遇在社区还是在餐饮店里,彼此都能见面问个好,熟悉后可以聊的话题越来越多,从“美丽家园”建设聊到时事热点,如亲人朋友般的畅叙也越来越常见。

针对油烟气、噪音扰民,静安这位餐饮老板这么做

奉献爱心的同时,任德华夫妇也体会到了融入社区的快乐,“在临汾,我们有很强的归属感。我们在临汾创业,就是这里的一份子,那么这里的老人就跟我们老家的父母一样,值得我们像孝敬父母一样去孝敬他们,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经常上门看望,陪他们聊聊家常,看到他们开心,我们也就很开心。”任德华确实做到了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这里的老人。今年2月,居委会为表达感谢和鼓励更多的好人为社区做好事,为任德华夫妇送来了“关心老人送温暖,象山情谊暖人心”的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