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在製作完成、擱置兩年後,婁燁的新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終於上映。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關於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大家應該看過很多解讀,所以想從其他角度聊聊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可以看到製作上的各種用心,比如,我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感覺到有超多的素材量,並且素材的形式非常多,所以素材對於剪輯的影響是什麼?

沃爾特說,剪輯有6大原則,情感、故事、節奏、視線、拍攝軸線、三維空間連續性,對於《風雨雲》來說,重點是什麼?關於《風雨雲》不能不提的就是審查,所以審查對故事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影視工業網採訪了本片的剪輯指導朱琳老師,聊聊如何剪輯《風雨雲》。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中為剪輯師朱琳、右為導演婁燁

影視工業網:《風雨雲》在剪輯上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朱琳:一定要說目標的話,就是如何更好看,更有意思。

影視工業網:《風雨雲》剪輯週期是多少?

朱琳:拍攝期3個月,獨立剪輯階段加上跟導演精剪階段大約10個月。如果不算後續有很長時間的審查修改階段,那麼總週期是13個月吧。

影視工業網:這部電影的素材量有多大?對於這部電影的剪輯,產生了哪些影響?

朱琳:這次素材比較特殊,還包括一些Gopro以及電視臺素材等等,機位也比較多,七七八八加起來粗略估計450多小時。

素材多的好處是剪輯是自由的,可能性變更多。雖然很多人同情我,哈哈 ,因為量確實太大了,但是想到同時有了更多可能性的話,還是很爽的。所以總結就是:痛並快樂著。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剪輯師朱琳和導演婁燁

影視工業網:婁燁導演如何看待剪輯?你們如何合作?

朱琳:婁燁導演本身就是一位剪輯大師,他非常重視剪輯,從花的時間上,你能夠很明確的感受到。而且導演很愛剪輯,因為那是一部電影成形的最後階段。某種角度上,導演是我的師父,他給了我很多新想法,讓我受益匪淺。

對於婁燁導演的戲,我是全程跟組的,因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熟悉素材,對素材消化和記憶,主要也是因為量確實很大,必須要儘快的進入狀態。拍攝結束,我會先獨立剪輯一段時間,完成幾個版本,之後我們一起看片。緊接著進入精剪階段,之後每天一起工作,直到最後。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影視工業網:《風雨雲》在拍攝上產生了很多種方式:航拍、手持、長鏡頭…素材的拍攝方式對於剪輯產生哪些影響?麻煩講解下電影開場後,拆遷區拍攝人跑步那場戲的剪輯處理。

朱琳:航拍實際上婁燁導演以前的戲裡就用過,只不過這次變成了很重要的部分,而且幾乎把航拍變成了手持。通常拍攝前都會做試片,和拍攝方案的嘗試,這次是發現航拍非常的不一樣,已經可以實現很多高難度的鏡頭。片中有幾處轉場鏡頭實際上是航拍一氣呵成。

開場其實主要訴求是把環境處理的清晰一些,讓觀眾更有代入感。這場戲基本七成的鏡頭都是航拍出來的,效果很好。所以我們採納的比較多。加上地理環境的影響,手持難度加大,航拍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影視工業網:幾場不同時間、年代的戲,在剪輯時,會考慮哪些問題?

朱琳:因為我們年度跨度大,人物造型變化也大,所以我們採用了最簡易直接的辦法輔助觀眾理解,就是加了明確的時間地點字卡,有效的避免了混淆。

剪這些部分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跟住人物,跟著某個人物回到那個時空是最有效的。

另外你會發現藉助了一些氣氛+事件的轉場,這些拍攝時有考慮到,所以剪起來相對簡單。

難度比較大的是中間“暴富史”段落,林慧出精神病院一群人開始發家致富,整個段落中每場戲都是完整的戲,剪的時候要取捨很多,也花了很多時間。


專訪《風雨雲》剪輯:很多事情看到的和腦補的不一樣


影視工業網:多機位對於剪輯會產生哪些影響?麻煩講解下開場拆遷區群戲的剪輯

朱琳:多機位等於多素材量,對於剪輯來講是工作量,也是自由。

開場拆遷因為多機位的拍攝,才有足夠的空間去選擇我們想要的鏡頭。很多素材是意外得來的,這些也是多機位的優勢。拆遷的戲也花了不少時間,主要在於挑選氛圍和表演都到位的部分。目前的院線版本少了一些,在我看來是傷害挺大的。

影視工業網:沃爾特說,剪輯有6大原則,情感、故事、節奏、視線、拍攝軸線、三維空間連續性,對於《風雨雲》來說,重點是什麼?

朱琳:其實剛開始剪的時候,挺慌的,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我初次看劇本的時候,感覺並不是很強烈,後來導演問我怎麼辦,我說要比劇本好看,這是那時候自己定下的小目標。

所以說回故事,從劇本階段已經在那裡了,剪輯能改變的空間很有限。

《風雨雲》剪輯過程中,我最重視情感和節奏,視線和軸線等等這些服務於前面說的兩個重點。在這樣一個類型外殼下,把人物做足,讓情感更清晰更動人,是首要任務。

當每場戲都獨立剪完之後,我會開始嘗試改變順序,比如交叉,交錯再交錯,找出最好的轉折點,也即是我們常說的轉場。這其中會保留很多劇本里原本有的,拍攝的時候創造的。也會有大量我們剪輯創造出來的設計。這樣不斷的嘗試,為尋找最合適的講故事的結構,和最恰當的視角。

影視工業網:一場戲你如何決定一個鏡頭的長短,判斷依據是什麼?麻煩舉例。

朱琳:如果我說跟著感覺來決定呢?

對我來說,剪輯主要靠直覺,而那些電影語法甚至剪輯技術等等服務於這種直覺,你得嘗試去感受剪輯是什麼,感受這部電影的基調,感受每個鏡頭的長短,感受每個段落的氛圍,感受每個人物的喜怒哀樂……等等。並沒有什麼公式甚至套路可以依循。

例子的話,可能片中的情感戲比較清晰一點。比如我很喜歡阿雲給小諾洗澡到睡覺的戲。

影視工業網:大家都在討論《風雨雲》被刪減戲份,這些刪減或增加電影的影響是哪些?

朱琳:確實傷害挺大的。一方面人物動機變模糊了,邏輯出現漏洞。另外對於情感傷害也是很致命,還傷害了一些戲的氛圍和力量。

很多事情你看到和你只能腦補或者想象結果是不一樣的。

就像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很快猜到結局,還要呈現呢?知道和看到,感受與意義不同。這些刪減使風雨雲有了一些遺憾,烏雲背後的陰影只能腦補,儘管如此,能夠公映意義重大。

(轉自:影視工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