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本书,夫妇吵架对于孩子就像地震一样,父母却浑然不觉

河合隼雄是我在2018年最喜欢的心理学大家,买了很多他的书,像一个智者,带你解析生活中的种种心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童话心理学》和《孩子的宇宙》,这两本后面都会记录。

这次来谈谈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心的栖止木》,这本书是一些心灵疗愈的小短篇,和他的一贯文风一样,会把精神分析无形化解在生活之中。

2019年第一本书,夫妇吵架对于孩子就像地震一样,父母却浑然不觉

关于家庭关系的吵架——

夫妇吵架对于孩子的影响,就像地震一样。家庭里的地震,父母浑然不觉,孩子却敏感地感觉像天崩地裂一样可怕。

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会体会到“灾难”,但事后从父母的态度,跟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事后的“人生学习”中,伤痛可以自己痊愈。如果灾难的程度不严重,孩子也会知道没那么可怕,并顺利成长。说的极端一点,人就是在受伤后自己痊愈或被治愈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一味地受伤害也不行。

可是,如果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而父母却漠不关心,并且竟然浑然不觉自己就是震源,这样的落差加大,孩子的人生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为“震源”是个人化的,因此完全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和支援。孩子沉默学习不好,还要受到责备“怎么回事呀!”"振作起来呀!”,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非常残忍的。

2019年第一本书,夫妇吵架对于孩子就像地震一样,父母却浑然不觉

关于青春期的孩子,河合先生把他们比作变成蝴蝶之前的蛹——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前先变成蛹,从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内部却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孩子们对于内部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不明白,有的越来越沉默寡言,内向,不去上学。其实孩子内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总而言之,不做出点什么事情,他们心里就不安稳。少年的本性并不坏,只是在发散能量,等度过这段时期就好了。

所以,遇到这样的孩子,辍学,不讲话。要抱着”顺利度过这段时期,就会好好长大成人,这段时间就安心陪他们好好度过吧“的态度。正面开导就好,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作为蛹的守护者的大人,不要逃避,不要把孩子贴上“坏”或者“异常”的标签,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关于心理治疗,河合先生把它比喻为古文物修复——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能够对别人的人生发挥作用的部分,简直是微乎其微。做心理咨询,就像是在博物馆修补织物,每一件都不同,需要要先研究出布的品种,新旧程度,织绣的针数等,就像对来访者,不能立刻说“这样做就好了。”

而是要一起慢慢回顾过去以及思考周围的状况,帮助来访者引出他们自我修复的可能性,发掘出自己的力量好起来。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所需要纤细的感受,精神专注力和持续性等因素,可以说和古代美术品的修复工作是完全一样的。

修复的时候,没有一个个案是相同的,每次都必须重新思考,过多的愿望和过强的能量,让来访者的成长力萎缩,这是一项细致而有耐力的工作。

2019年第一本书,夫妇吵架对于孩子就像地震一样,父母却浑然不觉

关于佛像的姿态,河合先生认为是温柔与严厉的集合——

对于精神科医生,很多人喜欢值得信赖,最温柔体贴的医生,但是对于心理疾病的人,也少不了严厉的一面,没有这种严厉,也无法真正胜任工作。

其实,你仔细想想,很多领域的大师,都该是温柔与严厉的集合,对人性的温柔,对专业的严谨,想到那些感动你的好老师,好医生和好上司了吗?

关于孩子的教育,河合先生认为那些被视为弱者的孩子依然有心灵的风景——

虽然要在现代社会活下去,金钱很重要,效率也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追求能胜过他人的强大,反而要学习被视为弱者的孩子,并学习很多人心中的“秘密花园”,这些不能用钱来换算,也不能用数量来表现,但每个少男少女心中都有“秘密花园”的美丽风景。如果大人能看到并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幸福和人格会更健全。

2019年第一本书,夫妇吵架对于孩子就像地震一样,父母却浑然不觉

老年人的自杀率逐年增加,人上了年纪后如何面对?

因为年纪大的缘故,身体逐渐不听使唤,动作也渐渐迟钝,心的动念也迟缓了。从老到死的路,难免伴随着恐怖和黑暗,但是渐渐总能感觉到解脱。

缓缓地逐渐接近自然,不言老去道往涅槃。

即使枯萎了,这枯萎依旧美丽,信步置身于这花道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