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第一次到騰衝清水半個山,那座石頭城便成了我心中一直的惦念,情裡夢裡,全是它的影子,彷彿我的靈魂,歷經四五十年風雨雪霜的長途爬涉之後,在這座石頭城找到了歸宿。

我感覺,哪一世,我就生活在這座石頭城裡,前世,或者再前世,我一定,就住在這裡,那些厚重、粗獷、硬朗大氣的石頭建築,曾經就是我或我祖先的家。

熟 悉 而 親 切

在半個山自然村,踩著蹄印深深的石板,彳亍而行,穿行於隨處透著古樸氣息的古宅院、古巷道,每一塊石頭,每一條巷道,都是曾經的過往;進入每一戶石頭人家,一石、 一磨、一槽、一臼、馱子、牯鈴鐺、土坯框、拉耙和風扇車。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一切都那麼的熟悉而親切……豬在圈裡食,雞鴨糟裡啄,石磨旁掃面的阿姨的笑,都還原了我曾經生活的模樣。就連石牆縫裡長出的雜草、蕨葉、蒿子,還有籬笆上的洋絲瓜和牽牛花,都恍若是兒時生活的再現和複製。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這個距騰衝城僅四、五公里的古樸村莊,依山勢而建,在地理位置上,既極巧地避開了城市的喧囂,又有著便利的交通,保持著幽靜質樸的人文環境。如此環境,讓你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村民的才情。

“半 個 山”

據史料記載,半個山自然村明正統六年(1441)建於荷花段家寨後茶馬古道旁。明天啟二十一年(1641)全村搬至良盈村委會的正南方,名稱不變。境內海拔1800米。國土面積2.39平方千米,全村60多戶,200多人。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相傳,在明代末期,半個山是一個竹林茂盛的山塢,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基本上是居住在竹舍、竹樓裡。這裡,曾經是騰衝城到熱海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騾馬驛傳時代,南方絲綢古道往南,騰衝出緬甸八莫古道的交通要道。

起初,馬幫商賈路過,便在此歇腳,漸漸地,有了馬店、客站。有時候,因生活需要,商賈與村民便有了以物換物的交易,做起了貿易。村子便有了最初的規模。後來因災害、戰爭、匪患等因素,有開馬店的老闆最初採取當地特有的老洋河石材建蓋起了能防火固守的客棧,開創了石頭城的歷史。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慢慢的,有過往商賈喜歡上這個古樸秀美的村子,也定居了下來,還有鎮夷關逐漸被廢棄以後,部分守關人員也就地安置居住於此。漸漸地,發展成了村落,並有了一定規模。因緊連騰越州南行滇緬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控制點“鎮夷關”,故名叫“鎮夷關村”。

後整體搬遷至大盈坡西麓的半山腰,所以取名為“半個山”。

鎮 夷 關

高黎貢山餘脈,從清水鄉、荷花鎮與德宏梁河縣延伸,直達緬甸八莫,“鎮夷關”連起了這幾個地方的軍事防務和商貿格局,在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滇緬茶馬古道騰衝段的芭蕉關、鎮夷關和囊宋關“三關”之中,半個山正好處在鎮夷關的險要地帶上,由此在騰衝南部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防禦體系。曾經,南甸宣撫司的司州治所就在半個山下。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有著築關守護家園傳統的半個山先民,用他們的辛勞和智慧構築起了堅固牢實的居所。明末清初,質樸厚實的石城風貌逐漸呈現在半個山上。民居青磚青瓦、背山面水、聚氣藏風,小巷縱橫、佈局奇妙、形如迷宮;室內天井通天、四水歸堂,房梁屋頂、花鳥人物、千姿百態,石雕木雕、古樸秀雅。既有著古民居傳統的建築風格,又有其依山走勢、石板建築的獨特風貌。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1639年,徐霞客在半個山時,記下了這麼一句話:“昔置鎮彝關於路次,此為屯哨,今關廢而村存雲。”隨著時光流轉,朝代更替,屯哨雖廢,半個山村名卻依舊。

徐霞客從熱海返騰衝城經半個山,見“其崖皆堆雲駢瓣,山含岈嵌空,或下陷上連,或旁通側裂,人從其上行,熱氣從下出,皆迸削之餘骨,崩墜之剝膚也。”“西上半里,隨峰東向北行二里餘,乃西北下,得竹塢村廬。時雨勢甚大,避雨廬中,就火沸湯,瀹飯而食之。其處即半個山村也。”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如今,在這個東與藺家寨相接,南與熱海景區毗鄰,西與老洋河自然村接壤,北與良盈村委會相連的石頭城裡,我看到了200多年前,有馱著茶葉、棕匹的馬幫從順寧(昌寧)來,經永昌過騰衝達八莫,中途,在這座石頭城裡住下,在某一隊馬幫裡,就有一個是我未曾謀面的外祖父,只是他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或者,他就住在這座石頭城裡,從未離開……家裡人只知道,他去了“夷方地”。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馱鈴聲遠,只有古道上的蹄印,記述著歷史的滄桑歲月。從“燧石取火”,到“ 鑿石為洞”,再到以石為玩,我們的祖先,一代代的把石頭的使用藝術的發揮到了及至,更何況為一座石頭城呼!由石頭村承載的原始的美,是我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石頭本身,就是一種美,無以復加,無以贅述。半個山人更是讓石頭有了靈性,有了溫度,有了家的安全。

以 石 頭 為 載 體

半個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古樸獨特的建築風格、淳樸的民風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其傳承“真誠、和諧、積德、行善、奉獻”的儒學文化。其歷史悠久,人文獨特,古蹟眾多。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江艫,是騰衝明清兩朝六位進士之一,他就是鎮夷關村(也叫半過山)人。相傳此人自幼敏慧勤奮,“少負文名”。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考取拔貢,六年辛酉科(公元1801年)中舉,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817年)中進士。歷官山西懷仁縣、絛縣知縣。傳說他居官清正廉明,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人稱“江青天”,後因病故於絳縣任所。由於他生前兩袖清風,宦囊蕭然,以致死後其子無力運柩還鄉。幸得當地士民感念他的恩德,集資相助,其遺骸才得以歸葬故鄉。其文名官聲卻被歷代傳誦:“村外桃花春色滿,橋頭楊柳午陰清。當年廉吏今何在?三晉曾聞有頌聲。”曾著有《半個山齋詩文集》。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佇立半個山,有輕風拂面,炊煙裊裊,聽雞鳴鳥和,牧牛聲聲,感受歷史風雲從這兒經過;看大盈江沿著荷花壩蜿蜒流淌,一直從半個山走下去,將高峻和艱險都消解於無形。它的獨特安排催生了騰越八莫古道,有了“三道關”。

因道設關,使得各民族多種文化,特別是中原文化,在這一帶共融。如今,早已物非人亦,只有關道依舊。江家老宅已經破落,只是輪廓還在,拂去蛛網,依然看到它透著文氣,透著雅緻,透著品味與賞析。

那一年,青衣白麵的書生江艫,走過了家鄉的遍地芳草,在淺草與馬蹄之中,漸行漸遠,家鄉不再有他,但民間開始流傳他的故事:

漫漫的進京趕考之路,他途遇刮糞老翁,即翻身下馬,畢恭畢敬作揖問路,其溫良儉讓使老翁讚歎不已,逢人便說:“此人很有德氣,將來必成大器。”他歷任山西省懷仁縣、絳縣知縣,愛民如子,為官清廉,有“江青天”之譽。民國元老李根源有詩讚曰:“古寺中天寺,德山作道山;廣栽桃與李,花開鎮夷關。”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古道、古關、古村莊,都以石頭為載體,讓歷史傳承。歲月變遷,誰把朱泥染石頭,讓千百年的石頭換上了新裝!歷經200多年,這座石頭城早以舊貌換新顏。不變的,是村民對歷史的尊重,文化的傳承,還有民風民俗的延續。

“無事荷鋤以耕,有事則斂堡以守”

據瞭解,騰衝市在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過程中,把關注民生工作作為古村落保護傳承的焦點和載體。在保護的前提下,把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相結合,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和改善當地民生工作相結合;把發展古村落鄉村旅遊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在聘請專業團隊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古村落旅遊資源,發展文化旅遊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注重保護傳承古村落文化的獨特性,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不因個人意志使古村落開發變了質、失了味,在開發中使古村落風貌得以保護髮掘、歷史文化得以挖掘傳承,真正讓遊客“留意、留心、留步”。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石頭城延續了石之美,寂寞、幽深、蒼古、枯淡。一塊充滿靈性的石頭,就是一段山水的濃縮,沒有媚姿,沒有俗態,它於方寸之間,包羅萬象,有著山的雄奇,水的空靈,雲的變幻,風的色彩,讓一顆盡染塵俗的心,也在剎那間過濾得乾乾淨淨,風清月白。亦如住在石頭城裡的村民!

騰衝有座石頭城: 背山面水聚氣藏風 人們稱它為“半個山”

“無事荷鋤以耕,有事則斂堡以守”

仍然成為了騰衝很多村落

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種生活常態。

從古石城到古村落,

保護與傳承,

這座石頭城的明天定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