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在即 中小快遞救命稻草在哪裡?

前些年,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以及網購普及率的快速提高,快遞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黃金髮展期。相關數據顯示,近五年的快遞量已經從37億件增至401億件,快遞的收入也從758億元升至4957.1億元。

不過,在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後,國內快遞行業已經告別了過去的野蠻式增長,隨著存量市場競爭的到來,快遞行業迎來了一個真正的洗牌期。

如今,國內快遞市場的七成以上市場份額已經被“三通一達”等頭部玩家所佔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藉助資本快速的擴張,不僅成功的上市了,還靠上了阿里等戰略投資者。當這些快遞巨頭駛入資本市場這條賽道時,也就意味著中小快遞的壓力不會小。

今年2月,安能快遞升級為“安銳速運”,開始重新聚焦“快運”業務,這意味著依靠物流全國網絡起步的安能快遞在兜兜轉轉兩年,對原有業務收縮後重新回到自己的專長快運業務上。

今年3月,如風達毫無徵兆的宣佈將暫停公司部分業務,至於何時恢復正常運營,公司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外界猜測是“永久性暫停”。

今年4月,國通快遞人事部下發停工放假通知,稱去年公司經營困難,已經嚴重虧損,目前已處於停工狀態,預計未來將處於長期停工狀態,但公司回應:轉型困難,但我們還行。

宅急送幾經易權後,定位已經從“為品牌商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的綜合物流服務”變為“中國領先的專業落地配解決方案服務商”,主要服務的是企業客戶,個人客戶只佔其業務很小的比例。

像宅急送這樣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還算比較幸運的,還有些中小快遞因為沒找準路線,隨著資本浪潮的退去而陷入困境的,甚至還找不到接盤方。

曾經的快遞行業的黑馬全峰快遞隨著創始人陳加海的出走而逐步陷入危機中,拖欠員工工資,網點癱瘓,北京分公司被查封等一系列打擊使得快遞行業的黑馬全峰徹底隕落。

去年4月,快捷快遞官微宣佈公司全網暫停運營,生產經營已經陷入困境,網絡運營也面臨嚴峻的形勢考驗。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近兩年的存量市場競爭中,各種中小快遞或已陷入困境,或在縮減業務、收縮防線,反而已經上市的幾家快遞企業發展迅速,基本將綜合快遞領域瓜分完畢,中小快遞再去做全國的全業務線的機會已經很難有大的突破了。在快遞頭部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資本化進逼之下,留給中小快遞的生存空間已經大幅縮減,並還在進一步萎縮中,這是個殘酷的現實。

隨著國內快遞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快遞行業的競爭將會日益激烈,二三線快遞企業的生存環境將會日益惡劣和充滿艱辛。二三線快遞企業要想保持長遠的發展勢頭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儲備以及高質量的服務。要想做到這兩點,可以有兩條路線,要麼是做減法,走精尖化路線,要麼是整合重組傍一棵“大樹”。

從精尖化方面來看,中小企業做減法走精準化的路線,並不失為一種好的出路,以服務的質量來取得客戶的信任也是一種很好的突圍方法。其實,這兩年也不是沒有快遞企業走這條路,但最終還是不慍不火的,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這些中小快遞企業不僅想把自己變得小而美,還想做綜合性物流,但因自身實力不夠而做不成,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後沒有形成自身的差異性和優勢。

而且,我國物流費用還比較貴,效率還比較低,行業細分還遠遠不夠,比如我國的冷鏈物流雖然取得不錯的進步,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小快遞企業不妨在這些方面下點功夫,在這些細分物流領域打造自己的龍頭大哥地位還是有很大的成功概率的。

從整合重組方面來看,選擇一家大型的互聯網電商巨頭作為戰略投資者也不失為中小快遞的一條好出路,雖說會喪失一部分股權和自主性,但可以獲得電商巨頭的資金、貨單等資源。譬如,天天投靠蘇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多次易主的天天快遞最終選擇歸於蘇寧麾下,背靠大樹進行轉型升級。而申通在今天也投靠阿里,吸引阿里進入內部作為戰略投資者。

隨著順豐、申通等快遞企業的上市,我國快遞的行業集中度勢必會越來越高,頭部公司的優勢會日益凸顯出來,它們還會不會留下一些生存空間給中小快遞公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