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这阵子,竹岛街道文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戚惠咏比平时起得更早了,为的是出门“扫街”。走在塔山西路上,她十分细心地看着道路两边环境。“哟,街长上岗啦!”社区居民跟她打招呼,不叫“书记”,却喊她“街长”——这是戚惠咏的新身份。

城市环境要精致,必须向街巷胡同延伸。

3月份,环翠区推行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将辖区8个镇街167条街巷进行详细划分,每条街巷都指定专门街长负责全权管理,通过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日常巡查监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反馈,令原来巷内常见的、易反复的、监管不到位的环境问题无所遁形,街巷更整洁、生活更舒适成为大家的共识。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管理更精细 效率大提升

最近,“街长”成了环翠人热议的词汇,全区57位街长上任。环翠区在城市管理方面用上了绣花功夫,“街长制”就像一枚既细且长的绣花针,深入大街小巷。

戚惠咏是塔山西路的街长,4月1日一大早,她就走上了塔山西路,从北侧开始细致巡查。很快,路边人行道树上挂着的塑料袋就被她发现了,她第一时间拨通了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不一会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用专业工具取下了树上的杂物。

一路向南走去,戚惠咏发现了不少环境治理“漏洞”,她一一联系相关协同部门,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镇街村居需要面对和解决许多基层治理难题,以前,由于责大权小、权责不清,往往有心无力,特别是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和环境污染等“硬骨头”时,既没有执法权,又无法有效调度各执法部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现在“街长吹哨,部门报到”,协同部门为每条街巷安排好了具体责任人,和街长建立沟通联系渠道。走在一线发现问题后,街长可立即联系部门,具体责任人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这种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过去“看见问题的镇街无权管、有权管的部门看不见”的现象,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的居民和网格长也会发现一些环境问题,小的会随手处理。”戚惠咏说,对那些大的没法管、也不知道该找谁来管的,自街长制推行后,涉及镇街职责范围的就及时报街长办公室,由镇街根据内部职责分工处理;涉及协同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直接联系协同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理清管理责任 消除“飞地”和盲点

“街长制”是环翠区创建和落实打造精致社区的大胆实践,为的是有效解决城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管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让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

传统的城市管理涉及综合执法等诸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界定,但依然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形成一些“飞地”和盲点。同时,传统城市治理存在“突击式、运动式、应付式”管理问题,仅靠执法部门的巡查和督促,效果大打折扣。

“以往我们基层解决问题,涉及到城管、市政等职能部门的,流程比较繁琐,甚至需要领导层面沟通。现在,街长可直接联系调度职能部门责任人,参与问题解决,处置问题效率大大提升。”竹岛办事处城管办负责人表示。

实行街长制,打破原有的城市管理格局,树立“大城管”概念,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织密共管共治网,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换挡升级”,更把城市管理工作触角延伸到大街小巷,实现城市管理执法联动化、小街小巷管理长效化、社区居民服务精细化。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变被动为主动 群众积极性更高

“书记啊,花园北路的大沟里又发现垃圾了,快去看看怎么收拾吧。”话音刚落,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茗茹二话没说,跟着前来报告的居民就出了门。杨茗茹也是一名街长,令她欣慰的是,最近向她反映问题的居民更多了,大家知道她是街长,能直接联系到协同部门,纷纷当起了她的“侦察兵”。

“我能明显感觉到居民积极性提高了,以前看见问题找不到人,几乎都会选择性忽略,现在大家都在努力为‘精致城市、精致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杨茗茹的切身体会。

环翠区57位“街长”上岗啦!

实施街长制后,群众遇到问题不再需要多部门投诉,仅向街长反映即可,由街长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同时,街长自己也承担着责任街巷的日常巡查,有效提高问题主动发现几率,解决问题由传统的“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通过建立街长制,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真正解决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问题,极大地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对于这一点,竹岛办事处城管办负责人的感触更深,“街长制工作实施前,我们自查问题相对较少,解决问题相对被动。现在,我们每天通过街长巡查,就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街巷内的环境卫生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