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美人也美,富有热心肠爱国心,她的诗随便拿出一首就可艳惊四座

沈紫曼(1909—1977),原名沈祖棻,字子蕊,笔名绛燕,海盐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教授。所著书有微波辞、涉江词稿、涉江诗稿、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六种。短篇小说、新诗、散文、杂著之散见报刊未及收拾者,百数十篇。

诗美人也美,富有热心肠爱国心,她的诗随便拿出一首就可艳惊四座

沈紫曼被公认为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以其一首《别》享誉大江南北。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

春的梦想、细密的心理、纤柔的诗情,在她的各种文体形式的尝试中尽情地舒展着,散见于当时刊物的新诗、散文、小说、独幕剧等,显示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

发表了一系列的短篇历史小说,赢得当时评论界在广泛关注,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

诗美人也美,富有热心肠爱国心,她的诗随便拿出一首就可艳惊四座

沈紫曼最著名的一首诗——

《别》

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

象水面飘过一叶浮萍;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

象林中吹过一阵清风。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

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

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除了《别》这首,她还有另外一首上学时写的好诗《浣溪沙》,一起来了解下。

《浣溪沙》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译文:芳草萋萋,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记得那些流光里的风景吗?那时的我们在春天里流连,那朵欢颜,那些吟诵,那双清亮的眸子,那个难忘的我——兜兜转转地融入了岁月的深处,而今年的三月,莺儿唱得还是那样悠扬,花儿开得还是那样鲜艳,可是鼓鼙动地,战云密布,谁还有闲情来吟风弄月,赏花听莺呢?只有我一个人在扬花飞舞、落絮杂陈的环境里,带着忧郁的表情孤独地登楼远望,唉,只望见桔黄的残阳西下。暮色氤氲,晚风扶摇,那一线线凄凉的斜晖,就像是一线线密集的刺目的春愁扑面而来。

沈紫曼以深沉的理解和同情展开了对历史的想象,在对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形态的探求中获得了超越日常经验的生命体验,它读出的那些未曾写出的意义,成为人的现存处境的历史模式的最佳注解,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获得了对“现在”的观照。

诗美人也美,富有热心肠爱国心,她的诗随便拿出一首就可艳惊四座

沈紫曼词风婉约,清新明丽,即使是急管繁弦也被她挥洒得月白风清,玉润珠圆。不过,其可贵之处却在于脱开了一般花间词人的狭窄逼仄,而是不仅仅着眼于一己悲欢,更把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国恨家仇……诸多的纷纭情愫统统纳入笔下。既情动于衷,而又情动于众。无论是她的旧体诗,还是新诗,都曾得到过文学评论大家吴宓和朱光潜的夸赞。

沈紫曼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富有热心肠爱国心,正如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我却用彩虹架起梦的桥梁,采摘璀璨的星斗和皎洁的月光,用情丝和思绪系上灵活的笔尖,去做灯光照亮每个灵魂的暗隅。”(《赠孝感》)

沈紫曼以对历史深刻的主体认、丰富绚烂的想象、充满激情的文字,照亮了历史的那一角暗隅,昭启着对历史背后人的命运的关注。而她,也以她澄明的心灵、虔诚的情怀照亮了她自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