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2016年,內容電商興起。

彼時,正值內容創業之春,優質內容以其信任背書,為粉絲提供消費意見,幫助粉絲優選商品,發展成一條全新的商業路徑。電商也成為大號們日益看重的商業變現模式。

2017年,微信內容電商高歌猛進,經過一年的試水,商業版圖逐漸清晰。天賦良好、運營得當的頭部大號發展成標杆電商,渾水摸魚者則在踩坑之後草草收場。

與此同時,電商環節的產業鏈也開始細化越來越多的渠道商、服務商出現 ,提升運營效率,擴大市場容量。

2018年,形勢出現新變化,一方面是電商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另一方面流量競爭更為激烈。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內容電商中“內容”的主體地位下降,依靠內容吸引來的流量,更多承擔起電商環節的渠道作用。

也正因此,頭部的內容創業者招兵買馬、建立起電商系統,試圖突破流量天花板的限制;而中長尾的內容玩家,則納入到成熟的電商鏈條之中,承擔吸粉與導購的作用。

新榜研究了2016-2018年外鏈到有贊店鋪的公眾號(除企業與政務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和趨勢,並據此製作了《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

根據CNNIC統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自2016年開始出現下降,2017年微信官方公佈用戶數據,9.8億用戶已經接近互聯網用戶的極限。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今年一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0.4億。微信的用戶增長紅利期基本結束。

與此同時,近兩年來,移動互聯網中新興的內容平臺不斷髮展,尤其以短視頻、微視頻為代表的App開始分流微信的用戶人群,稀釋微信的整體流量。

根據新榜大數據統計,500強和全樣本中單篇文章的平均閱讀數,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傳統電商平臺也嗅到了內容電商的機會。

淘寶、京東將“內容化”作為發展戰略之一,用來提升用戶粘性,增加停留時長和更多轉化。

手機淘寶在首頁中設置了多個導購欄目,並開設了淘寶頭條和淘寶直播;京東則專門設計了“發現”頁面,利用圖文、視頻、直播,帶給消費者更直觀的產品體驗。

不可否認,電商巨頭的客服、供應鏈等體系構建完善,從內容到消費的鏈條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微信內容電商。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玩家更新換代加劇,更多中小號湧入

新榜研究了2016-2018年外鏈到有贊店鋪的公眾號(除企業與政務號)。根據每年6月份的同期數據對比,我們發現,這兩年參與內容電商的公眾號數量,平均每年以高達66%的速度增長。

這裡面有一個新特點:更多中小公眾號發力內容電商。 2018年,越來越多新榜指數在450-600分的中小玩家入局,二線城市的公眾號比例上升。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內容電商下沉的背後,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優勝劣汰。

如果以同期數據對比,從2016年到2018年內容電商的存活率只有16%,從2017年到2018年,這個存活比例為40%。

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做電商的公眾號,只有4個堅持了一年,只有1.6個能堅持到兩年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微信電商為平價百貨超市,營銷模式創新是必爭之地

早期,微信內容電商大多數是“買手型”,由KOL為粉絲推薦產品,這部分產品通常具有一定的品牌溢價。

隨著更多中長尾賬號入局內容電商,單價逐漸向“平價市場”傾斜。

有讚的交易數據顯示:2017-2018年,平均筆單價保持在200元上下。 比起淘寶、京東式的“購物商場”,微信內容電商更像是“百貨超市”。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人來人往的貨架前,想提升轉化率,需要不斷創新營銷模式。

今年,小程序電商持續火爆。有贊數據顯示電商小程序的GMV一路高漲。通過一鍵開發的小程序模版,號主可以快速生成店鋪、上架產品,在推文、微信群等渠道推廣。

小程序的火爆也升級了微信內容電商的模式。小程序強大的功能與服務,將原本依靠推文推送的發現式消費,進化成為有固定空間的目的地性消費。

隨著微信不斷改良小程序的用戶體驗,比如把入口增加到60多個,小程序正逐漸成為用戶停留、消費的主要場景, 而公眾號推文成為獲取流量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今年以來,微信社交環境裡的“裂變營銷”開始走紅。內容電商通過團購、限時特價等手段,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新用戶。

社交電商的精髓是人與人的溝通,個人影響力有著很快的傳播速度和廣闊的傳播面。這種傳播不是自上而下的蔓延,同時也基於大數據技術完成用戶管理,大大節省了時間、人力與推廣方面的成本。

以小程序為載體的社交場景應用,不僅更容易將用戶引導到電商平臺進行消費與購物,大大節約獲客成本,還能夠顯著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增加消費樂趣。

2018年微信內容電商報告:社交電商成為微信平臺優勢之一

社交零售電商是基於社交場景搭建線上零售平臺,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分為直銷和分銷模式。

在直銷模式下,平臺直接向個人店主等小B用戶,通過他們來解除C端消費者,個人店主這種小B用戶負責幫助S平臺打開銷售渠道,S則主要負責供應鏈和售後服務。

這種電商模式需要積累一定的熟人資源,以此降低商品在推廣中的信任問題。而信任,也是社交電商運營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切交易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無論是對平臺信任,還是對商品發起者產生信任關係,社交電商的本質依然是電商,唯有通過可靠的商品品質、貼心的售後服務、靠譜的商品渠道,才能在社交電商的路上越來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