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汕尾:它的第一批漁民來自哪兒?

汕尾市的海岸線長達455.03km,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2個港口和3個海湖,是全國沿海開放第一類口岸,海洋國土面積2.38萬km,佔全省海洋國土面積的14%。

對於這樣一座旖旎的海邊城市,不禁會讓人對它的漁民文化產生一些疑問:

1、它第一批前來開拓的漁民來自何方?

2、在歷史長河中他們曾經歷了怎樣的變動?

3、汕尾的漁民文化有哪些特色?

4、這些漁民現況如何?


揭秘汕尾:它的第一批漁民來自哪兒?



☞汕尾最早的開拓者:古越人

回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越族的祖先活動在汕尾一帶,是南越的一個分支,當時他們打漁使用的主要器具多為石紡輪、石網墜、石魚叉、骨魚叉等等工具,並且具備了獵殺大型海洋動物的能力。如果你對古越人的足跡感興趣,可以前往埔上墩、打石城、角青山、元顛山、麒麟山等地觀摩那50多處史前遺址。

晉張華在《博物志》中說:“東南之人食水產……,食水產者,龜、蚌、蛤、螺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漁業,對於生活在汕尾的古越人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出土的文物推斷,他們的主要漁撈區域在河口和海灣。他們把“幹欄”式的寮屋搭建在離江海不遠的沙丘上,多數位於朝南向陽的地方,以便採捕螺貝類。他們吃食後把貝殼丟在住處附近,日長月久就形成了貝丘堆積層,於是便有了陸豐西山及城區沙坑等貝丘遺址。


揭秘汕尾:它的第一批漁民來自哪兒?



☞歷史中的悲慘遭遇:殘酷的漁奴制

漁奴制度是對漁民的一大摧殘。清末民初,汕尾的漁奴制度大致是這樣的:漁父出資(稱順風價)購買10%的漁船,疍民舵工出資購買90%的漁船及全部船上工具,此後船權及舵工的人身權均屬漁父,漁父不負責漁船維修及任何生產費用,卻享有漁獲物的發賣權,並無限期地收取漁獲產值的20%作為抽花錢,舵工如轉往它船勞作,需經漁父首肯,同時要交納自身收入的3%~5%作為抽花錢。

29

揭秘汕尾:它的第一批漁民來自哪兒?


☞漁文化:豐富而多樣

由於常年跟海打交道,勤勞而智慧的人們在一代代交互相傳中衍生了豐富多樣的漁民文化,在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漁歌、漁諺、媽祖廟等等。

汕尾漁歌產生於宋、元時期,它的曲式多為七言四句體,類型多樣,有捕魚歌、戀情歌、婚嫁歌、鬥歌、生活情趣歌和後勤服務歌等;而漁諺對指導漁業生產生產則有著重要意義,在漁場漁汛中有“清明過三日,帶魚走得尾直直”,意即來到汕尾外海漁場的帶魚;另一方面,凡有疍民漁船聚泊的港口,都建有媽祖廟,如城區的奎山港、新港、馬宮港、龜齡(島)港,海豐的大德港、小漠港、後門港,陸豐的甲子港、碣石港、烏坎港等。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的誕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汕尾的疍民都要舉行隆重的媽祖廟會。


揭秘汕尾:它的第一批漁民來自哪兒?


☞中海漁民面臨新問題:貧困

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海洋漁業資源持續衰退,漁不成訊,種不成群,疍民的漁撈生產入不敷出,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現在他們已成了廣東繼水庫移民、石灰岩地區移民之後的又一貧困群體。曾有數據統計,汕尾市的海洋漁業人口15.85萬人,

漁民人均年收入低於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線佔了海洋漁業人口的23.3%,其中人均年收入低於省特困線(1500元)的特困戶有6774戶。這些特困戶,絕大多數為從事中海作業的疍民。

汕尾的漁業大體可分為深海作業、中海作業和淺海作業3種類型。從事中海作業的漁民,幾乎是清一色的疍民,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文化水平低,社交範圍窄,他們要繼續從事中海作業,支出大於收入,連年虧損,他們要轉作他業,又是耕作無土地、從工無技能、經商無資本,他們正處於兩難之間。因此,各級政府應把解決貧困疍民問題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一方面,要把貧困疍民列入社會低保對象,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