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我们知道段祺瑞是民国初期十分著名的人物,他不仅是北洋军阀中的实力派,同时也属于支持共和的“革新派”。和他相关的事件有“府院之争”、直皖战争、收复外蒙、西原借款等。下面就一起来见到那了解一下段祺瑞的一生吧。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一、少年英雄

段祺瑞是安徽人,后来因为十分聪敏,遂以优异成绩考入李鸿章管辖之下的武备学堂并受到器重。再后来段又考上了德国留学,归国后在天津小站带兵。

说起天津小站,大家肯定都知道清政府后期命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这可是袁世凯赖以发家的一大基础,因此这就直接影响了段祺瑞在北洋时期的地位。

二、初涉政坛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1901年,袁世凯把自己的义女张佩蘅嫁与段祺瑞为继室,从此二人就沾上了亲戚。不久后,袁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就保奏段祺瑞“以知府仍留原省补用,并加三品衔”,“兼充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

而后段祺瑞可以说是一路平步青云,后来因为练兵颇有成效,故此和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

再后来,清廷出现重大变故,光绪、慈禧先后病逝,因为怕袁世凯尾大不掉,摄政王载沣欲杀袁世凯。段祺瑞制造虚假兵变才保下袁,其后袁世凯退隐。

三、一造共和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虽然袁世凯退隐,但是段祺瑞在军中仍然拥有很大实权,并稳步升官。再之后不久,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趁机出山,并命令段祺瑞围剿革命军。

不过段祺瑞由于早年就喝过洋墨水,因此对民主共和的理念还是推崇的。于是在剿灭革命军的战斗中并未出死力,段和革命军是边打边谈,一边还电告清廷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最终清廷在各方压力下妥协,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来到中国大地!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段祺瑞的逼宫和袁世凯究竟有无瓜葛,不过可想而知的是,讨伐革命党只是表象,袁世凯的目的是自己做这个皇帝。因此先借外力把清帝逼退,然后自己再搞一个“洪宪帝制”接着做皇帝。这样一来他就不是大清的乱臣贼子了!

不过段祺瑞是不支持袁世凯称帝的,但是袁毕竟对他又知遇之恩,因此只能默不作声。

四、二造共和

虽然袁世凯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但是在全国的一片声讨中袁世凯没当多少天皇帝就死了。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推举黎元洪任大总统,平息了南方革命军的反对声音,而后恢复了国会和《临时约法》。

五、府院之争和再造共和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由于对是否参加一战,总统府和国务院发生了严重矛盾,因此段就请张勋来调停。但是张勋来了就玩了一手大清复辟,但是那时候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全国上下一片责难。

段祺瑞一看机会来了,就趁着舆论的风向,率领讨逆军把张勋和他几千辫子兵赶跑了。此后,段就自诩是再造共和之人。

六、直皖战争

民国初年中国怎一个乱字了得?各派势力是错综复杂,因此互相争权夺利是屡见不鲜。1920年,直奉两系军阀结成同盟一同进攻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军大败,只能被迫辞职。

七、西原借款、收复外蒙和三一八惨案

1、西原借款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段祺瑞上台后跟日本人借了一大笔钱,由于是西原经办的,所以叫西原借款。这次借款可能不只是你看到的那样,不少人都说段祺瑞把中国山东和东北地区的铁路、矿产、森林等权益大量抵押给日本,让日本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并为后来侵占东北埋下隐患。实际上,西原借款的条件没有表面上的苛刻,所谓的抵押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段祺瑞本身就不想还钱,决定赖账。而后段祺瑞政府倒台,接任的政府更是没人承认过,于是这笔价值不菲的借款就成了中国人的囊中之物了。

当然,善于算计的并非只有段祺瑞,精明的日本人又怎么会做亏本买卖?这笔借款究竟是饮鸩止渴还是空手套白狼还是各位自己去想吧!

2、收复外蒙

辛亥革命后,沙俄撺掇外蒙古独立了,由于中国正忙于内帐,一时无暇关注。后来段祺瑞执政后,派徐树铮一举收复外蒙,顿时举国欢呼。虽然当时的中国是军阀割据混乱不堪,毕竟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

3、三一八惨案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1926年冯玉祥正和奉系打内战,由于奉系背后的支持者是日本人,于是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并炮击冯军。冯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其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

听闻此事之后,李大钊就组织爱国群众集体抗议,要求政府拒绝最后通牒。可能当时北洋政府一看事态不控制就容易出事,于是竟然让开枪,这就打死打伤不少人!酿成了三一八惨案!虽然段祺瑞那时候不在执政府,但是这责任是怎么也撇不清!

当然,段祺瑞得知此事之后对死者是长跪不起并决定终生吃素,以此来赎罪。也不知这属于政治作秀还是内心真的忏悔,相信每个人的心中自有各自的答案。

八、清廉总理

北洋三杰之段祺瑞

段祺瑞这人虽然也做错事,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在北洋乱世也能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实在算得上是今人典范。

段祺瑞一生为官清廉,下野之后由于无甚继续只能靠接济度日。后来因为胃出血严重,在上海病逝,享年7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