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提到惡性腫瘤,大家通常會想到“第一大癌肺癌”、“女性最大威脅乳腺癌”、“日常耳聞的血癌”、“極度兇險的胰腺癌”,等等...而食管癌,似乎談及較少。可我國,作為全球食管癌發病率/死亡率最為嚴重的國家,無論是男性、女性、城市、農村,食管癌的發病/死亡均位列全部惡性腫瘤前10位,故國內對於食管癌的預防及治療,極為重要!

1.食管癌~國內發病率&死亡率

我國是全球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最高的國家。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2015年登記資料),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男性食管癌發病佔主要惡性腫瘤比例為8.23%(2014年為8.77%),位列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5位;全國女性食管癌發病佔主要惡性腫瘤比例為3.88%(2014年為4.29%),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8位。而死亡率數據統計:2015年全國男性食管癌死亡佔主要惡性腫瘤比例為9.26%,位列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第4位;全國女性食管癌死亡佔主要惡性腫瘤比例為5.94%,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6位。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2019國家癌症中心數據)

2.食管癌~臨床診斷

食管癌臨床診斷如下:吞嚥食物時有哽噎感、異物感、胸骨後疼痛等應高度警惕食管癌,特別是處於食管癌高發區、年齡在45歲以上、有吸菸飲酒史、腫瘤家族史或有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應儘快進行相應檢查。

而出現明顯的吞嚥困難、聲音嘶啞等,一般提示為進展期食管癌,這些患者可以出現胸痛、咳嗽、發熱等,後期還有反流、呃逆、嗆咳等症狀,多與食管癌出現併發症有關,如食管穿孔、胸膜氣管受侵等。多數食管癌患者無明顯特異陽性體徵,依靠內鏡檢查、病理檢查定性確診,影像檢查分期診斷,實驗室檢查幫助評估身體狀況和器官功能。

3.食管癌~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食管癌診斷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對於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診斷和手術方案的選擇有重要的作用;對擬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是必需的常規檢查項目;有條件的醫院應積極開展食管超聲內鏡,以利於治療前分期,比較治療效果。

☆~血液生化檢查

對於食管癌,目前無特異性血液生化檢查;食管癌患者血液鹼性磷酸酶或血鈣升高考慮骨轉移的可能,血液鹼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或膽紅素升高考慮肝轉移的可能。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簡單易行的為造影檢查,可初步評估病變位置等;CT可用於食管癌臨床分期、確定治療方案和治療後隨訪,增強掃描有利於提高診斷準確率;超聲檢查可發現腹部臟器、腹部及頸部淋巴結有無轉移;MRI和PET-CT,當前均不作為常規應用。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早期食管癌篩查和內鏡精查流程圖)

4.食管癌~分型

食管癌的大體分型:早期食管癌(包括隱伏型、糜爛型、斑塊型和乳頭型);中晚期食管癌(包括髓質型、蕈傘型、潰瘍型、縮窄型和腔內)型。

食管癌的組織學分型:鱗狀細胞癌、腺癌(單純腺癌、腺鱗癌、黏液表皮樣癌和腺樣囊性癌)、小細胞癌、未分化癌、癌肉瘤、神經內分泌腫瘤;食管癌以鱗狀細胞癌為主,佔90%以上。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早期鱗狀細胞癌成像)

☆~一線用藥

不能手術切除的、轉移、復發或姑息性切除術後的食管癌。化療目的為延遲病變的發展,減少患者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時間。我國食管癌以鱗癌為主,而歐美國家食管癌以腺癌為主,這導致治療藥物選擇並不相同。可根據PS評分、伴隨疾病及毒副反應譜選擇適合藥物及組合方案。食管鱗癌常用的系統化療藥物包括: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濱、奧沙利鉑、順鉑、多西他賽、紫杉醇、伊立替康等。化療方案包括單藥、兩藥聯合或三藥聯合方案。

☆~二線用藥

食管腺癌的二線化療方案主要參考胃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治療。首選紫杉醇或伊立替康單藥,也可選擇紫杉醇或伊立替康與其他藥物如順鉑或卡培他濱、氟尿嘧啶組成的聯合方案。而對於食管鱗癌,目前缺乏標準的二線化療方案。對於一線鉑類和氟尿嘧啶類藥物失敗的食管鱗癌,可採用含紫杉醇或多西他賽的方案。而對於一線鉑類聯合紫杉烷類藥物失敗的患者,二線可考慮採用含氟尿嘧啶類藥物的方案。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食管腺癌

靶向治療主要按照胃腺癌來進行,如果HER2陽性,建議加用曲妥珠單抗治療。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及胃食管交界腺癌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用於晚期化療藥物耐藥後的二線後治療,可明顯延長生存期;該藥的Ⅲ期試驗結果顯示阿帕替尼可將有統計學意義的OS提高55天,該藥為口服制劑,可以作為胃食管交界腺癌的三線及以上治療藥物。

☆~食管鱗癌

針對EGFR的靶向治療EGFR介導的信號通路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及轉移,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食管癌的EGFR表達率為30%~90%,鱗癌高於腺癌,曲妥珠單抗是全球第一個以EGFR為靶點的人源化單抗藥物,用於食管癌的治療已有國家獲批。

附表:國內食管癌臨床試驗情況(部分藥物)

食管癌:發病/死亡率極高,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數據來源

	1.藥智數據
2.Esophageal Cancer: Pathology and Genetics.2018
3.NCCN《食管和食管胃連接處癌臨床處理指南》
4.ESMO《食管癌診斷、治療和隨訪臨床實踐指南》
5.JapanEsophageal Society《食管癌診斷和治療指南》
6.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 ofEsophageal Cancer.2019
7.Managing Squamous Cell Esophageal Cancer.2019
8.國內臨床試驗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