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这个村庄,习近平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昔日台风季节“逃大水”,今日新城内安居乐业。张镇村的变迁,是莆田科学治水、接力治理木兰溪生动实践的有力见证。近日,莆田市委宣传部组织省级驻莆媒体开展“木兰溪沿岸行”采风活动,探访玉湖新城——这座位于木兰溪畔崛起中的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之城。

在莆田这个村庄,习近平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村民们陆续回迁搬到“张镇水乡”安置房

  荔城区拱辰街道张镇村位于木兰溪下游河畔,全村总人口5000多人。现在,村里的许多村民已陆续回迁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张镇水乡”安置房居住,在风景如画的玉湖畔安居乐业。整个“张镇水乡”安置房分成A、B、C三区,共规划建设23栋楼房,B区2017年就已回迁,C区今年初也已回迁。“过去大家都怕住在水边,现在这里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大家伙儿都抢着要来!”村民傅石雄感叹道。

  傅石雄所言非虚,回想起过去木兰溪水患,几乎是数年一大灾、年年闹小灾,每次大台风一来,雨势凶猛,土筑成的堤坝容易坍塌决堤,海水倒灌,村里一片汪洋,田里种植的水稻、地瓜、黄豆等农作物往往所剩无几,甚至绝收。1999年第14号强台风带来的严重灾害,更是让村民们无法忘却。“那时候完全就是靠老天爷吃饭,天灾毁了就什么都没了,村民们住的房子大多还是瓦片屋顶加土墙,受不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接连倒塌。”傅石雄对往昔历历在目。

在莆田这个村庄,习近平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木兰溪防洪工程一期奠基和当年冬春修水利建设义务劳动点

  根治水患,成了张镇全村人的期盼!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发生后,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赶赴莆田指导救灾。在张镇村,习近平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当年12月27日,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张镇段举行,由此拉开了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的序幕。

  曾经洪水肆虐,如今清波安澜。二十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接力治理木兰溪。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被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木兰溪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结束了莆田主城区河段不设堤防的历史。治理中留下的旧水道被最大限度保留,变成了一块人工湖,起名为“玉湖”。

  如今,悠悠木兰溪水依旧每日潮起潮落,在木兰溪沿岸的防洪景观带上,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把滨溪公园点缀得清爽可人,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沿着堤岸宽阔平整的塑胶步道休闲散步。玉湖之上,微风拂过,水波荡漾,鸥鹭翔鸣。玉湖畔,已建成的市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从西向东一字排开,这座面溪滨湖的生态人文新城已经成为莆田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乐土。

在莆田这个村庄,习近平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环境优美的木兰溪滨溪公园

值班主任:林双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