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鋸刑"

在歷史上,提到骨氣和氣節這四個字,那就不得不提文天祥了,文天祥的一首《過零丁洋》就能代表他的心。作為一名南宋末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一起唄被後世並稱為"宋末三傑"。除了文天祥的寧死不屈之外,還有陸秀夫的崖山上那一句"國事至此,不可再辱"後背少帝殉國的悲壯氣節。但是在崖山一戰之後,後世的殉國者就少有人能擔得起這四個字,在我們的記憶裡面,大多半都是"水太涼"的貨色。

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

其實真要深究算起來的話,我們中華大地上並不缺乏這種"一根筋"的人物。他們為了民族為了氣節和骨氣寧死不屈,但由於之後歷史對他們過於淡化,導致了後世人對他們知之甚少罷了。比如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他的做派就能擔得起骨氣和氣節這四個字。此人便是明朝孤臣陳子壯。陳子壯是中國歷史上最後體驗了酷刑"據刑"的人,但可以好不違心的說,他受此刑受得光明正大,受的正義凜然,受的無所畏懼。就好比在清朝和宋朝為背景的遊戲一品官老爺和麻雀飛青天一樣。就是充錢玩也是當之無愧。

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

陳子壯是廣州名士,做官的時候就正直清廉,由於經常給崇禎帝諫言,說了許多令皇帝生氣的話。崇禎皇帝一次生氣之下責令陳子壯回到自己的老家反省過錯(有攤上這麼一個專門打擊忠臣的皇帝,真是明朝不滅天理不容)。陳子壯回到廣東之後,由於趕上災荒,因此他廣發善緣,組織人們對災民進行救濟。因此當地人對他也是十分信服。公元1644年,李自成踏破北京城,崇禎上吊自殺,之後清軍入關。

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

面對清軍的一路挺近,當時的南明南京政權急需人才,因此陳子壯被再度啟用,擔任南明政權的兵部尚書。但當時的南明政權已經接近糜爛,皇帝不問政事忙著享受,手下人馬相互傾軋爭權奪利,陳子壯雖然名為兵部尚書,但實際上連個兵士他都指揮不動。毫無意外的,南明政權僅僅堅持了不到兩年就被清軍攻過長江打下南京。心死的陳子壯化妝逃出了南京,輾轉回到了老家廣東。後來永曆皇帝登基,又把陳子壯招募了回來,給了個部尚書領五省兵馬的虛職。畢竟當時的永曆皇帝已經無兵無將了。

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

公元1646年廣州被清兵攻陷後,陳子壯和家裡人帶著兵馬退居海上,和一些明朝的舊將統率了六千多名水師,在沿海和廣州城郊不停的打擊清軍。清軍為了徹底鞏固後方消滅南明的殘餘勢力,就派遣大軍圍攻陳子壯所在的據點高明城。最後高明城被攻破,陳子壯的兒子還有他的部將全部戰死。即便如此,陳子壯也不投降。佟養甲(漢人)作為清庭鷹犬,為了殺一儆百,就決定給陳子壯上"鋸刑"。就是將人從頭頂上把人鋸成兩半。

這位明末名士比文天祥陸秀夫更硬氣,竟笑著忍受慘無人道的

但因人的身體因為疼痛會出現晃動,而陳子壯又是一介書生,因此鋸刑一直無法鋸下去,這個時候陳子壯竟然大笑著對著行刑的人罵到"蠢材,界(據)人須用板。"劊子手聽完後才趕緊去找板子把陳子壯夾住,然後才順利完成了行刑。可以說是浩然天地,不輸陸秀夫文天祥之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