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某4S店活生生把美女逼成“泼妇”,对此大家怎么看?

醉墨客林世伟


一位女子花了60多万购买了一辆奔驰车,签单才5分钟发动机就发生了漏油,而销售方说发动机没油了,你开来店里我给你加油。

听到这里我笑了,发动机没油了,怎么还漏油?没油还让女子开到店里加油,这是没油的事嘛,难道车子没油还可以开,难道车子没油发动机就会漏油?就这么个问题,车子在店里停了15天,15天!这工作效率也太低了。买车其实就是买的售后服务,这样的服务消费者如何敢进店购买?开车不到5分钟就发生发动机漏油,这车是如何进入市场的,不会是问题车辆吧!


看到销售方提出的解决方案,销售方说这种情况根据规定只能换发动机,要是换发动机连二手车都卖不出去,刚买的新车,不到5分钟就换发动机?汽车最重要的是发动机,换了发动机车还是原来的车吗?销售方应该在外面写上标语,车子一旦离店概不负责,只修不换,这都没有买二手车的服务好,在二手车交易平台购车不满意都可以退款。

最后把女顾客逼的实在没有办法,打110人家不接,打工商局也不接,最后通过媒体电视台的方式,这家汽车公司才表明了态度与客户消除了误解,并且达成了友好共识,后面写的就不多说了,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服务态度需要提升什么,沟通效率有待进步等,其实是怕这件事影响如果太大对他们的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对他们的销售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一名女研究生,无奈走到了耍泼这一步,就是因为太讲道理,一再忍让,太好说话,或者说相信奔驰销售方的销售服务态度,没想到却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无路可退,忍无可忍,才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将这件事曝光。

假如这名女顾客发现问题,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这个车有问题不满意,必须进行换车,别说给对方三天处理时间,这样的事需要三天时间吗?最后拖了15天也解决不了,而且好像钻进了别人的圈套。

一辆刚买的汽车不到5分钟连门都没出,发动机就发生露油,这样的车不换更待何时?一个有教养的人碰到一群不讲理或者说没有诚信的人,讲理是最没有效果的,甚至被别人嘲笑或者说像乞讨一样求别人,同时提醒那些买车的人,买车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服务条款,出现类似问题不废话直接要求退货退款,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一名恼羞成怒的文化人,靠耍泼解决了问题,实在令人深思!文化人也不是好惹的!


乡村小二哥


看到她的视频和照片,挺心疼的,也很无奈,如果不是4S店推诿、逃避不负责任,又怎么会把这个活生生的大美女,逼迫到店内耍泼成泼妇呢?她能买60万奔驰车,说明这个美女也是有一定身份的,家教、职业、文化、出生也不会很差,个人修养,更是没多大问题。

从照片看,这个美女个人气质和面相,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胡搅蛮缠之人,那么,一个注意自己形象和有素养的人,为何要如此做?那就是被逼的。

花了60万买的奔驰车,不断出问题,维权时,你就说换发动机,这是什么道理?就如同我买房子,没几天,就裂缝,你给我勾缝缝补一下?我花那么多钱,干嘛要被“动手术”?我花钱买的是原装货,而不是动过手术的东西,何况,谁能保证你换了发动机不会再出问题?说白了,还是车存在质量问题,还是没有一个有效监督机制问题,买东西,一出问题,就是缝补动手术,或者给你换这换哪,我花了那么多钱,你却在车的“心脏”上动手术,不扯淡吗?发动机可是一辆车的心脏啊,换来换去,不继续出问题吗?



维权得不到解决,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再讲身份注意形象的人,也只好放下身段,气质美女形象不要了,跟你玩到底,这才出现了如此情况。

有的人在问,美女为何不去找消费者协会?不去找工商质监局?不去找职能部门或者打官司,但凡有一条门路,我想,她也不会如此的,大家都知道,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协商协调权利,没有强制执行权,打官司,路途难熬,也不一定有结果,说白了,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还是需要加对此类行业缺乏有效监督管理,特别是车辆的监督,包括对企业的监管,遇到推诿的,直接列入诚信黑名单,不得从事行业销售。


希望这件事情曝光后,能够引起奔驰公司的高度重视,要清楚,顾客就是上帝,当没有人买你的产品时,你什么都不是,就等待着关门歇业吧。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09年的时候。我一混社会的朋友买了一辆辉腾。北方冬天的时候停车停下坡的路上了。早上点着火感觉不对劲。不懂的情况下空踩了脚大油门。不知道是排气筒爆了还是发动机爆了。把我哥们当时吓坏了。这哥们没走任何的程序。直接把车拉到4S店让退车。4S还让售后检测什么的。哥们根本没理他们就走了。2天后4S打电话说进口大众的区域经理来给您处理这事了。麻烦您来趟店里。我哥们去了往那一坐。那个区域经理说:胡总,您看。哥们打断他的话。给一句:看你妈了个逼啊看。赶紧退车。那区域经理啥话没有。回头对4S老总说:退了吧。当时那车已经跑了2万多公里了。


老于34372


这两天除了黑洞,大家最关注的应该就是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了。一位女车主买车之后,还未开出4S店门,发动机就出现漏油的故障。按照情理来说,消费者自然是希望退换车辆或者退款,而4S店在15天后给出的处理方案是更换车辆的发动机……

聊聊更深层次的话题

关于这个事件里涉及很多法律法规层面的问题,很多朋友已经给出 专业完善的答案,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了。但是这个事情换个角度,同样也有很多值得去聊的话题。我们时常会听到4S店的新车存在质量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4S店买到的车真的都是新车吗?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一想到4S店销售的车辆,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自己的车在高科技的流水线上,经过一个个工位。机器人娴熟地对各个零件进行焊接、喷漆、组装,拼装成一辆崭新地车辆。新车缓缓从生产线上通过,经过质检人员的检验出厂,最后被运送到4S店交付到车主手中,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一气呵成。当然这样想也是理所应当地,毕竟很多汽车厂家大气磅礴的宣传片中就是这样展现的,才给了很多消费者这种错误的观念。


我曾在某德系车企工作过5年,今天就要颠覆掉大家这个美丽的幻想,你提到的新车很有可能已经被无数大汉,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摧残”过了。

批量生产下的批量性故障


2012年-2016年期间,我在国内某德系车主机厂的批产问题分析部门任职。当生产线上的产品出现了批量性质量缺陷的时候,就是由我们部门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制定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这个部门就是专门给制造部门善后的一群人,工作中我们自嘲自己是“救火队员”。


汽车的批量化生产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流水线作业的特性就是产品高度一致性。批量作业的好处很多,不仅效率上有了保证,还可以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这样也有坏处,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出现的产品缺陷也是批量性的。


汽车从流水线上下来后会送给质保人员进行各项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出厂移交给销售系统。质保人员的检查是需要时间的,完成一整套包括路试、雨淋、缝隙平整度等初级测试也至少需要1个小时。而完成气密性、噪音异响、车载功能性等中级测试则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完成苛刻性标准的抽检还需要更久。生产线的速度非常快(前几年车市红火的时候,工厂流水线的线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下线62辆车)。现在姑且按照每分钟造30台车这个比较正常的线速来计算,如果质保人员在初级测试时发现了批量性缺陷,那么至少会有1800台车存在同样缺陷的车子已经下线了,如果是在中级测试时发现,那么至少会有14400台缺陷车已经生产完成,苛刻性标准抽检时发现的话这个数据就更庞大了。


批量性故障下的维修大军


这么多缺陷车是送到报废厂直接报废吗?当然不会这么浪费。主机厂的每个车间都会有多个返工小组,他们会对这些缺陷车进行返工。这个队伍简单来说就是“修车小分队”,和4S店或汽修店的修车师傅没有太大区别。硬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修同一个问题,所以特别熟练而已。缺陷车修好了之后再重新交付质保人员检查,合格了就发合格证,不合格就打回去接着修。修理的问题和我们常见的故障一样五花八门,从天窗漏水到底盘异响,从变速箱顿挫到发动机抖动。我个人主观猜测这次的奔驰发动机漏油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主机厂返工的结果,换句话说,这台车在卖给这位女车主之前就已经被大修过了。


批量性问题会大大增加返工小组的工作量,而且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对主机厂来说是件非常头痛的事。所以每次生产线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批量性缺陷,制造部的高层甚至公司的技术总监都是直接到现场监管督察的。前面我提到过,我所在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去分析批量性问题的根源,然后拿出解决方案让责任部门去整改。

主机厂面对批量性问题的抉择


批量性问题一旦发生,主机厂就会面临两个选择:1.保产量,继续生产带有缺陷的产品;2.保质量,停线分析整改后再恢复生产。

站在质量优先的角度,当然应该选择后者。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主机厂高层的决策都是前者,原因很简单,一旦停线就面临着巨额损失。一方面停线时线上的工人就得全部停工,但是公司得照付他们工资,另一方面是前些年红火的车市下,面对着造多少卖多少的市场,敢问有哪家主机厂放着端到面前的大鱼大肉不去吃,然后傻乎乎地去按停线按钮?


临时措施的“功劳”


于是我们部门就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临时措施”。所谓的“临时措施”就是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想个权宜之计,让生产线上的工人用一些“不可描述”的方法把问题遮过去。举个例子,我们2014年生产的某款A级车,出现了批量性的尾灯与侧框缝隙上大下小的做工问题,外观看上去非常难看,那么我们所制定的临时措施就是让工人装尾灯之前,先用榔头把侧框上的尾灯装配面敲瘪,这样尾灯装出来缝隙就均匀了。记得当时有个拆车的自媒体,拆了我们的这款车,尾灯板出现了油漆脱落和凹坑,当时主持人以为这是油漆质量的问题,其实那个是工人用榔头敲的。


再比如,我们某款B级车的C柱三角窗下部的一个角总是翘起来,我们的临时措施就是让装配工在装三角窗的时候,先拿美工刀把那个角的密封条削掉一层再装,以确保平整性,其实这么做会存在很大的漏水隐患。

所以说临时措施并不是真的在解决问题,只是在用权宜之计蒙蔽消费者的眼睛。车主在买到车的时候一般情况不会主动去拆开尾灯或者三角窗看下面发生了什么,所以几乎不会有人发现。就算发现了,4S店的人也会编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大不了赔点钱或者送个免费保养什么的也就把事情解决了。这点损失和停线整改所带来的损失比起啦简直不值一提。


“临时措施”不只是“临时”

只要批量性问题的原因没有分析清楚和整改完成,“临时措施”就不能停。那么“临时措施”一般要执行多久呢?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两年。把“临时措施”拖成“长期措施”的案例数不胜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实在分析不出来原因,二是责任部门整改不好。先说第一种,汽车的制造环节牵扯到各方利益,比如零部件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主机厂规划部门,采购部门,制造部门,设计部门等等,他们之间还存在各种裙带关系和利益交换。我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分析问题的根源谈何容易。经常一个问题从车型上市分析到下市还没分析出个所以然,然后就随着时间被淡忘最后不了了之。



再说第二种,有些问题就算分析出原因,但是由于整改的成本和时间太高而没法执行。比如一个模具的尺寸出了问题,如果恰好这套模具没有备用模,那么修模具需要花上好几个礼拜的时间,费用也相当昂贵。又或者问题出在设计上,设计的问题中国部门是没有权力随意更改的,需要得到德国方面的同意才能改。一旦这个问题在中德之间出现扯皮,那么一拖再拖又是无止境的。与其整改问题的源头,还不如用敲一榔头的暴力方法来得简单快捷。



你买的新车是被修过的吗?

主机厂出厂的车子有多少被“返工”过,又有多少被使用了“临时措施”呢?这个概率不同的汽车厂家有不同的做法,我也没法给出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从以上各个层面分析可以得出大致的数据,一辆车在整个制造环节中经过了大大小小“返工”的概率大约在10%,而使用了“临时措施”的概率则高达80%。所以如果车主们在后期修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车里有些地方被人贴了什么毛毡条,或者有被削过、锉过、敲过的痕迹,那么就恭喜你中招了。原来主机厂的同事会在订了自家生产的车之后,托总装车间的同事在系统里查一下自己的车有过哪些返工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这也实属无奈之举。


最后再回到题主的问题。其实通过上文的描述,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事件其实并非偶然发生,只是因为发动机漏油这个故障实在太过明显,让车主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而已。希望这件事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也希望这类“临时措施”可以得到更规范的解决方案,让中国车主对车企的信任度得以回暖。



马头人车库


我在青岛中来北汽绅宝4s店就遇到类似情况。车子提回来。一切正常,过三天后贴尾灯膜的时候,师傅暗地里告诉我,你这车子整过。应该属于把运损车当新车卖!但是提车现场不可能观察那么仔细,车是在内壁里动的手术。打电话给中来,人家态度很诚恳。让我去做鉴定,只要鉴定下来,三倍赔偿!呵呵,全国只有广东可以做,做一次鉴定两三万费用!为了七八万的车,你有功夫跟他打这个官司??你能干的过他们身后养的律师??老老实实吃哑巴亏吧!


你和手机过去吧


松哥看法:

1.车还没有出4S店就发现漏油,这属于商品瑕疵,也就是4S店把不合格车辆卖给客户。

2.可以查看该车的PDI检查单,该车辆从奔驰中国到4S店的过程,以及车辆在店期间,车辆交付之前是否有全程的检查记录。如果车辆在从奔驰中国出来,到交付客户之前有任何的关于发动机漏油的记录。销售方均涉嫌销售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

3.再说销售方,从退款,换车,到换发动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注:任何对客户承诺的不兑现(有微信聊天记录),均涉嫌违法。

综上所述:销售方和奔驰中国在这其中均不占理,并且没有法律支持。强烈谴责奔驰中国和销售方!



松哥汽车讲武堂


这种东西叫【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主张谁举证】

我们有一次到一家公司谈业务。结果,到了他们公司门口,门口停了一辆皇冠👑,司机在那里打开前盖捣鼓。等我们谈完出来,那车子还在那里,司机还在捣鼓。。。后来我们得知【司机不懂怎么点火】。

你没有文化,你给汽油车加柴油。你怪谁?

你没有文化,你买盗版的碟片,你怪谁?

你在加油站抽烟,怪谁?

你干扰司机开车 怪谁吧?

你走路上高速被撞死了,你怪谁?

你偷人,你被老公抓现行,你怪谁吧?

这个女人她可能真的不知道她就是一个泼妇

只是她自己不知道而已

你不懂,你就可以乱来不成?

你可以幼稚,可是你不能不懂法!

【你如果有真理在握,又何必耍泼?你完全可以走司法程序的。可是你不走司法程序,然后你耍泼就对了吧?。那你不就是张扣扣?你说了算呗。你就是对的,你就是真理不成?你说没有出4s店,你就发现漏油?那你是何时发现的?交车之前还是交车之后?只要交了车给你,你就可以有一万种方法搞坏它。蠢货总比精明的人能干。交货之前,你怎么说你都是有理的。交货之后,你怎么说你都是没有理的】


太素老道


有节操的汽车人


昨天我在抖音发了个提车视频,莫名其妙被队形评论"怎么不买奔驰,没出门发动机就漏油那种”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新闻,我也是一脸莫名其妙。

今天看到了这个新闻,真是为女主不平!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也来说道说道。


事情我也不说了,先回答题主“到底该怪这家奔驰4S店还是连奔驰官方也难咎其责?”

不用到底,就是怪!怪这家奔驰4S店,怪奔驰官方,怪这不知从何说起的媒体和监管!


我做过多年汽车销售顾问,像这种提车后车有问题的也不是没遇到过,是些时候车主小题大做,但有些情况也确实是车自身有问题。

像这种情况车主来找,作为销售本身确实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逐级上报,上面为了利益也是施压给下面,最后多半是送保养送礼品不了了之。

像事件这情况也得亏车主没有把车开出门,要不然真是说不清了。看官们别不信,你闹也好,堵门也好,什么找媒体、找电台,不好意思,这些关系每年都打点的好不好。

你再闹大了,有厂家公关的。风口过去毫无波澜。


也是奔驰现在车型确实销量好,态度高傲,作为从业者也感叹“是什么让一个美女子变成了泼妇?”

我跟你们讲道理,你们就流氓,变成泼妇,事情就解决了?

我只希望监管部门越来越好,给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明明白白维权!


晓车顾问


1、每一台都要经过PDI检测,因此,交付一台质量合格的产品,是4S店的职责;

2、从合约而言,合同已经生效,贷款合同也已经生效,因此两者的买卖关系受法律保护;

3、该汽车还没有走出4S店,便出现发动机漏油,大家都知道,一台车最为核心的,就是发动机,顾客并非专业人士,无法知道发动机的情况,信息并不对称;所以,4S店客观上存在检测失误,如果可以证明主观上也存在故意销售瑕疵车辆,则存在欺诈行为,应赔付三倍。

4、考虑到中国法律和工商部门,笔者认为女士采取媒体曝光的形式,非常好,因为舆论有时候非常有用。

5、预测结果:经过舆论发酵,奔驰应该会退款息事宁人;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还是觉得4S有点可恶,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


传说中的李二爷


大家购车的话还是比较信任4s店的,因为4s店是厂商直接授权的,要汽贸城或者是平行进口的车商更有保障一些,但是也会有特殊的情况,例如接下来的这种事件还是让大家感到非常恼火的。

事情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30岁的女子30岁生日的时候买了一台价值66万的奔驰汽车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但是车子还没有走出4s店的时候,发现发动机漏油,4s店的承诺是三天给检查结果,然后女子就回家了。

但是15天过后,4s店一直没有联系车主,而车主主动到4s店有说法。4s店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难以让人接受:更换发动机。刚买的车子还没有走出4s店,就让更换发动机,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够接受的。

该女子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的合情合理,也得到了在场的其他消费者的支持。不妨咱们看一看该女子所说的一些话。

“你们要3天,我同意了。结果给了你们5个三天,15天过去了,你们给我的答复,竟然是免费更换发动机,我花了66万购买了一辆车,最后你们给出的结果是给我更换发动机”。

“我并非没有文化,我研究生毕业,我也不是不讲道理,我就是因为太讲道理,而你们的行为让我感到,我这几十年的受到的教育受到了侮辱。哪怕你们当时有一个人听我讲话,我今天也不会做出如此丢脸的事情来,我打110没人接,我打工商局电话同样没有人接,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愿意做出这样丢脸的事情来,脸我今天就不要了,我就要一个说法,我觉的这个世界还有天理”。

“如果这个车我开出去200公里,我开一次长途,你们给我讲三包,我是同意的,但是我开这个车都没出这个门。发动就就漏油了,你们讲三包要给我更换发动机,你们觉得合适吗?"

有理有据,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4S逼成这样,实在令人无语。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这样的4s店进行严厉处罚,给消费者一个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