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研究了「插坐学院」等18个职场大号:凭什么吸粉还吸金?


春节研究了「插坐学院」等18个职场大号:凭什么吸粉还吸金?


今年春节,第一年没有回家,留在深圳这座空城里,往日忙得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子有了20天的空档,总不能虚度光阴。

咱们做“职场知识服务”的,总是忙着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但也不能闭门造车,看下同类大号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向大佬学习总是没错的,于是萌生了做一个表格式的对比,以此深挖这些大号他们给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又是如何变现的。

这次对比中,像职场大号「插坐学院」,罗老师的「罗辑思维」,林少的「十点读书」都在,尽管有些并非针对“职场”这个细分领域的,但也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在给客户提供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春节研究了「插坐学院」等18个职场大号:凭什么吸粉还吸金?


1、「插坐学院」

作为“职场”这个细分领域下的大号,“插坐”拥有137万粉丝,它的口号叫“职场充电第一站”,单单口号就让无数想提升自己职场能力的人自愿献身了。

而最初针对个人能力提升的“插坐”,主要靠着售卖课程来实现营利,课程除了有线上课还有线下培训班,而职场人士又作为消费力最强的一群人,自然愿意为了提升自己而掏腰包。

现在的“插坐”转型面向企业,做的是企业随身的培训师。我发现,很多企业,无论是什么行业,在最初面对C端(个人)用户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转向B端(企业)来做,可能是认为企业更具有消费能力,且用户群较为稳定,服务较为统一吧。

我是听过“插坐”创始人何川老师的课程的,所以我对“插坐”的感觉更像是教我成长的老师一样,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号,值得大家关注。


2、「罗辑思维」

这可都是家喻户晓了的,罗振宇老师强大的个人IP已经深入人心,其个人的影响力,从跨年演讲就可以看得出来,引领了“小趋势”这一小潮流。

“罗辑”主要通过罗老师的“60秒语音”火起来的。

最初知道罗老师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宿舍同学就在看罗老师的视频节目,我当时也没留意,就觉得一个胖子讲一堆东西有什么好听的(这里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单纯表达当时的真实想法),但“罗辑思维”这四个字却已经在我脑海里了,等到后来听着罗老师的“60秒语音”,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呐!

现在,“60秒语音”改成第二条推送,也从以前的直接听语音变成图文,头条变成了“每天一本书”,让我不习惯了好久。但这也是“罗辑”的商业转变:以卖书来支撑起知识服务。里面推的书不错,也有好多厉害的人名是从此处得知。

除了卖书之外,也会通过「得到」APP卖一些课程,还会带各种年货、礼盒。


3、「十点读书」

每天能够听着一段美妙的声音入睡,这是非常非常恰意的事情。

知道“十点”,是一位女同事有一段时间总喜欢练习朗诵一段文字,才知道原来她们圈子里很多人都关注着一个情感号“十点”,这也让我开始关注并了解它。

一段美声,瞬间就可以触碰到人的心灵,尤其是在深夜十点里,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自然舒适。

“十点”是一个粉丝量突破2500万的超级大号,情感类定位让它变得男女通用、老少皆宜。也是它迅速吸粉的原因,它也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小号,像「十点课堂」「十点好物」,这都是形成以“十点”为品牌IP的矩阵。

“十点”借此通过卖课程、带货、广告等途径实现流量变现,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


4、「Topbook」

这个号从粉丝量来讲也许只能叫个中小号,但是做的内容却非常非常有价值。

“视频书”一词便是由其创造的,Topbook是一个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容平台,主要以提升用户生活效率为核心,很多高大上且难懂的东西,通过文字来表达更会让你云里雾里,但通过视频便完全不一样,真的可以轻松让生活和工作变得高效。

当然,有了价值,将其变现是一个技术活,Topbook主要还是发挥其高效视频书的定位优势,以卖课程为变现方式,这也让人感觉到非常自然且可以接受。

在Topbook的推送中,有一篇关于其创始人高毅的访谈,这更是让我感觉到这个号是为了服务大众提供高价值产品而存在的。有兴趣可以去看下。


5、还有哪些?

在这份表格当中,还有「Linkedin」这样的社交品牌号,「职场充电宝」这样的职场号,「新世相」这样的情感大号,「秋叶PPT」这样的技能类大号等的深挖分析,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

我们都知道,这些大号之所以能够作大,均是因为两个字“价值”,因为他们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值,所以才会有用户愿意去看,也正是因为他们提供了价值,用户才愿意为此买单。

这世间的一切交换,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也希望新的一年我可以继续给大家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有兴趣了解这个表格的可以在后台回复“表格”两个字,可以获得这份EXCEL表格的原文件,作为新年的礼物送给你吧!

这么有用的礼物难道不打算也分享给你朋友吗?一个苹果分享就剩半个苹果,一篇好文分享了就是两份提升!

春节研究了「插坐学院」等18个职场大号:凭什么吸粉还吸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