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話劇《天命》:守望陌生的熟悉

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集賢弘藝文化中心出品的京味話劇《天命》將於2019年1月10日登陸北京天橋劇場,講一段老北京民國年間有關藝術的故事。

京味話劇《天命》:守望陌生的熟悉

相聲演員寫話劇

近年來,相聲這一傳統曲藝形式在線上線下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聽過或至少聽說過相聲的你,是否聽說過八角鼓呢?

八角鼓是古時滿族人用於娛樂的一種擊節樂器,顧名思義有八個角,象徵著當時的滿清八旗。晚清時,八角鼓和岔曲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便形成了一種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全堂八角鼓,它講究“說學逗唱吹打拉彈”,還有一種表演形式叫“逗哏”——是否讓你聯想到了相聲?所以,相聲藝術家王謙祥曾說,“口技是相聲的父、八角鼓是相聲的母。”

遺憾的是,與許多傳統文化一樣,八角鼓流傳至今也瀕臨失傳。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著力搶救八角鼓,每年都舉辦專場,但基本都是一些八九十歲的老藝人參與演出,老藝人人數也是逐年減少。目前還在登臺的老藝人中,最年輕的也已經80多歲。

在這種狀況下,年屆不惑的相聲演員、文化學者徐德亮執筆寫就了他的話劇處女作以關照傳統藝術,這便是京味話劇《天命》。


京味話劇《天命》:守望陌生的熟悉

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京味話劇《天命》講述了單絃八角鼓藝人程寶慶前半生的從藝經歷和坎坷境遇。全劇共四幕,從張勳復辟、北伐戰爭、抗日前夕到北平淪陷,展現了程寶慶從一個“耗財買臉,大爺高樂”的曲藝人,淪落成瘋子的慘痛經歷。近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人生起伏中,他飽嘗人情冷暖,也曾絕望、無助,始終放不下的是對曲藝的熱愛。

程寶慶無疑是時代的邊緣人,他的心中只有八角鼓和岔曲,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能夠在藝術與現實之間自由穿梭,可實際上已經是瘋魔的狀態。他也知道八角鼓只是個“玩意兒”,但他仍舊小心翼翼守護著。他所守護的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一個普通人內心最後的尊嚴和驕傲。

《天命》的劇名來自清末咸豐時期的岔曲《待時聽天命》,“待時聽天命,歸隱山中,滿懷氣不平”。一曲唱詞,既是傳統文人胸中的懣悶之情,亦是傳統藝術尷尬境地的真實寫照。編劇徐德亮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因此,他力圖以一個小人物的經歷去呈現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並折射其背後的時代圖景。

全劇不僅帶有濃厚的市井生活氣息和鮮明的京腔京味兒,還融入了大量八角鼓、岔曲、單絃、京劇、相聲等藝術表演樣式,意圖讓觀眾在觀劇過程中,欣賞和感知更多優秀傳統藝術形式。


京味話劇《天命》:守望陌生的熟悉

探尋傳統的價值

近年來,京劇演員王珮瑜通過網絡和《奇葩說》《吐槽大會》等綜藝節目著實火了起來,帶動了許多年輕人認識和接觸京劇。蹭流量、造熱點,既是京劇傳播發展的創新方式,亦是傳統藝術重新走近觀眾的無奈選擇。

但曾幾何時,京劇亦是流行文化風尚,是被人蹭流量的對象。一百多年前,相聲作品《黃鶴樓》《捉放曹》《洪洋洞》,“借燈光看看嬌娘”,便是以“歪唱”京劇來取樂,相聲演員站在臺上一學,觀眾就有共鳴,可見這些京劇唱段在當時便相當於今日朋友圈中的刷屏神曲。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沒落了,曲藝沒落了,一大批優秀傳統文化沒落甚至失傳了。什麼是傳統,說起來遙遠陌生,其實不也是過去的曾經流行嗎,不也曾經被大眾所熟悉和接受嗎?但隨著技術發展和觀念更新,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讓年輕人感到陌生,尚未接觸,已先入為主地被排斥否定。這是觀念的進步,還是文化的悲哀?這是個體的偶然,還是社會的必然?

當然,我們並不主張因傳統而排斥現代,亦不支持文化上的孤立封閉保守主義。但問題是,倘若所謂的現代時尚文化缺少了應有精神源泉和價值內核,只剩下空洞的形式和浮躁的靈魂,當所有的熟悉都變得陌生的時候,我們還會是我們自己嗎?

——“待時聽天命,聽老天爺的,總會有好的那一天。”

——“會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