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你们的鬼节是几号

书名:《血纸人》

关键词:悬疑灵异

简介:

“我可以告诉你真相,但你已不在人世。”六十年前,日本人血洗古塘镇后,留下二百余人留守。小队长岗村次郎一觉醒来,发现窗户外站着一个恐怖的血纸人。一个又一个日本人神秘死去。而这些死去的人都和血纸人有关。大佐寅赤尾介决定亲自调查……六十年后,诡异的血纸人再度出现!成了奸杀少女系列案的元凶。一个试图探究真相的日本青年走进古镇。是否存在着传说中的吸血鬼?他能逃过血纸人的索命追杀,并最终破解血纸人迷局吗?

推荐指数:⭐️⭐️⭐️⭐️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阅读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精彩试读:

已是六七月,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孟怀柔看了一会报纸,起身去打开电扇。

这时候,传来敲门声。孟怀柔说:“请进。”

门开了,门口出现的人让孟怀柔一愣。她觉得很面熟,但一时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孟怀柔,你好!不记得我了?”木村秀夫说。

孟怀柔竟有些吞吞吐吐:“对不起,你,你是——”

木村秀夫微笑道:“我叫木村秀夫。我们在北京国展上见过面。我还有你的名片,我是根据名片上的地址找到这里的。”

孟怀柔想起那个突然晕倒在地的日本老人:“你爷爷的事情,真的很抱歉。”

木村秀夫摇摇头:“你没必要感到愧疚,那是我爷爷自己的原因。”

孟怀柔热情地给木村秀夫让座。孟怀柔:“为什么不远万里来我们古塘镇?”

木村秀夫沉吟了一下说:“因为,我很喜欢你们的剪纸艺术。”

孟怀柔明白了木村秀夫的来意,咯咯笑道:“你想了解剪纸艺术?有什么问题就问我吧,我不能算专家,也称得上半个专家。”

木村秀夫惊诧:“这么说你非常了解剪纸了?”

孟怀柔点点头:“如果不客气的话,可以这么说吧。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木村秀夫饶有兴趣地望着孟怀柔:“这样的材料很容易找到、成本低廉。剪纸在古塘镇是不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主要用在什么地方?”

孟怀柔骄傲地说:“当然了。古塘镇素有‘剪纸之乡’的美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着文化艺术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剪纸不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人物花草、民情风俗、鸟兽鱼虫,应有尽有。无论是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还是诞生、成年、婚葬、寿筵,到处都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剪纸。关于剪纸,还有许多传说。”

木村秀夫心中一喜,道:“什么传说?”

孟怀柔说:“《史记·晋世家》中记载有‘剪桐封弟’的典故。相传周成王小时候,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玩耍时,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周公道,‘天子无戏言,天子说出的话,史官要如实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大夫要传扬它。’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叔虞日后被称为唐叔虞。公元前2世纪,古人发明了纸,于是开始有剪纸出现。到了唐、宋,剪纸已作为一种吉祥喜庆的饰物在民间广为流传。”

木村秀夫似乎对这个传说兴趣不大,他想尽快把话题引向自己关注的事情上,便问:“中国的剪纸有避邪除疫作用吗?”

孟怀柔说:“当然有了。当自身生存的安全及繁衍后代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便开始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同神鬼对话!民间传统剪纸就是人们所利用的表现手段之一,比如古塘镇鬼街纸艺铺卖的那些‘纸神’、‘门神秦琼尉迟敬德’‘驱鼠疫婆婆’、‘猴王降妖魔’、‘虎龙避邪兽’、‘神兽’,他们都以惊人的胆量,无边无穷的法力驱走妖魔病疫,保护人类平安、子孙繁衍。春天万物复苏,毒虫一类也四处活动,为免受其害,古塘镇一带传统习俗要在五月端午节剪‘五毒图’、神牛、老虎,并贴于门上,希望除魔避邪。过几天就是鬼节,古塘镇人会在鬼街搞许多活动,到时候你会看到牛鬼蛇神、血纸人等活灵活现的形象。”

听到“鬼节”两个字,木村秀夫心头一颤,追问:“你们的鬼节是几号?”

“农历七月十五日!”孟怀柔按着自己的思路接着说:“剪纸除了趋吉避邪之外,根据其表现形式还可以分五类,以人们喜爱的飞禽走兽、花卉瓜果反映人们求取吉祥、祈盼幸福的美好愿望。以‘福禄寿喜’等为主题表达人们希望富贵长寿的愿望。还有以家庭和谐兴旺、子孙绵延为主题。大多数的老百姓在剪纸过程中,往往还寄托着自己对家庭生活富裕安康的美好愿望。如民间剪纸‘金玉满堂’,其实剪的就是两条鱼,‘金鱼’与‘金玉’读音相同,池塘的‘塘’字与堂屋的‘堂’字读音也相同,民间以谐音取其意,便是金玉满堂,期望家中堆金积玉,富贵荣华。一些流传广泛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也是剪纸的优秀素材。如老鼠娶亲、刘海戏金蟾等。”

“老鼠取亲?”木村秀夫望着孟怀柔,觉得如果她再戴上一幅眼镜,就很像一位漂亮亲切的小学语文老师。

孟怀柔说:“这个我在一本清俞越《茶室丛钞》的书中看到过。老鼠生了个女儿,要把它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女婿。它们认为太阳高高悬在空中,应该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就求太阳作它们的女婿。太阳说不行,后来又找到乌云、风、墙,最后找到猫,猫一听很高兴,说好当晚娶亲。这天正是正月二十四日,当花轿抬着新娘还没来得及下轿结拜时,老猫一口先把新娘吃掉了。其实,春天正是老鼠繁殖的季节,所以正月里要举行一次捕鼠的集体行动,称为填仓节,每到正月二十五日的前夜,百姓们诱鼠出洞,放猫擒拿老鼠,以保护填好粮米的仓房。随着现代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人和物作为剪纸的新素材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毛主席头像、奥运福娃等……”

木村秀夫仿佛被上了一堂纸艺课,渐渐听得入神。他无法想像小小的剪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如此众多的角色。

孟怀柔忽然想起什么,折身从书柜中拿出一个本儿来:“你瞧,这是我收集的有关剪纸艺术在古代诗词典籍中的记载。”

木村秀夫拿过来细看,孟怀柔的字迹温柔婉约,清新自然:

唐·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唐·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南宋·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璜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宋·杨万里集子里,也曾提到一位“剪字道人”,说他“取义山经年别远公诗,用青纸剪字,什米元章体逼真”。

木村秀夫忍不住惊叹:“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孟怀柔不无自豪地说:“我还想就古塘镇剪纸写一本书呢。即然你来我们古塘镇,就好好研究一下古塘镇的剪纸艺术。我可以陪着你一同研究,当你的半个老师。”

“非常荣幸!”木村秀夫当然求之不得。他看到孟怀柔身后书柜里满满的书,问:“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些描写古塘镇的书,我想再详细地了解古塘镇的过去。”

孟怀柔说:“我们地方志办公室去年出版一本书,叫《古今古塘镇》,我送你一本。”

木村秀夫接过厚厚的书,说:“谢谢你,你能不能在上面给我签个字。”

“为什么?这又不是我写的书。”孟怀柔笑道。

“虽然不是你写的,但是你送给我的。我想留下你的墨宝做纪念。”

孟怀柔笑了,只得在扉页上写:赠木村秀夫先生,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你的字很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漂亮女孩子的字。”

“你这样都夸得我不好意思了,日本人是不是都这样夸人?”

本文节选自《血纸人》,喜欢的朋友点击上方小说卡片,即可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