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期的成吉思汗為什麼要親手射死自己的弟弟?

第七天小魔王


少年成吉思汗,用弓箭射死同父異母弟弟別克帖兒,被母親訶額侖大罵一頓。也因為這件事,成吉思汗確立在家族裡的領導地位,嫡長子的權威在冷酷無情中落實。

別克帖兒要不是死的早,或許長大也是梟雄1名,小時候的成吉思汗1個人還搞不定他。為殺他,成吉思汗聯合同父同母弟弟合撒兒,採用偷襲的方式得逞。

那麼,成吉思汗為什麼會下定決心殺死別克帖兒呢?這跟當時成吉思汗家族的困境相關……

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身世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他在世的時候家人的生活過得很好。

然而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之後,整個部落聯盟拋棄這個家族,連也速該自己的乞顏部也悄悄拋下孤兒寡母。

草原人很“實用”,也速該已經死去,這個家族再也無法帶領他們進行放牧、狩獵以及掠奪。效忠這樣的家族,不會有任何好處,幹嘛要效忠?

訶額侖是也速該的正妻,她召集家庭成員開會,決定今後的出入:要麼低三下氣依附別人,要麼自力更生艱苦謀生。當時的成員有:訶額侖和她的5個孩子(鐵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帖木侖),也速該小老婆速赤格勒和她的2個孩子(別克帖兒、別裡古臺),以及2個女奴。

最終,這個家族選擇靠自己活下去,他們在肯特山附近採集野果、河邊釣魚、山上狩獵……儘管想盡一切辦法,從大自然裡獲取食物,但因為缺少精壯的男子,這家子還是經常會餓肚子。

成吉思汗和弟妹們在艱苦的環境裡慢慢長大。作為孩子裡的老大,成吉思汗認為自己必須要擔當父親的角色,他給弟弟們立下很多的規矩。結果引起別克帖兒的挑釁,比成吉思汗小1歲的別克帖兒,長得比成吉思汗還壯實,他不想服從這些規矩。

後來發生的事證明,別克帖兒有意要與訶額侖的孩子作對,沒多久合撒兒射下的雲雀被他搶走,幾天後又從成吉思汗兄弟倆手裡搶走大魚。當向母親告狀無效後,成吉思汗叫來合撒兒,準備要合力殺掉別克帖兒。

一日別克帖兒正坐在山坡上看管馬群,合撒兒從正面接近他,而成吉思汗從背後慢慢靠近。當別克帖兒發現2個人的時候,他從對方眼裡看到可怕的怒火,他明白這絕不是惡作劇,而是生死對峙。

“父仇未報,你們怎麼能殺兄弟?”沒有任何的迴響,別克帖兒知道在劫難逃,他終於不再奢求有活命,說出最後一句話:“不要殺我弟弟別裡古臺。”

成吉思汗答應下這個請求,殘忍的殺死別克帖兒,然後2個少年就返回帳篷。母親訶額侖立刻明白髮生什麼事情,怒斥成吉思汗為“殺人兇手”。不過,從此之後這個家族就穩定下來,無人再敢與成吉思汗交鋒。


子屠龍


在成吉思汗(鐵木真)九歲的時,按照蒙古風俗,爸爸也速該帶他去相親。

回去路上,遇到了塔塔爾人,邀請也速該喝酒。喝了酒回家之後,就中毒死了。

去喝酒:



也速該死後,留下了兩個老婆和一堆孩子。一個老婆叫訶額侖,另一個叫速赤吉勒。她們帶著鐵木真、合撒兒、別克帖兒,別勒古臺等子女在一起生活。

鐵木真、合撒兒是訶額侖生的。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是速赤吉勒的孩子。 也速該死後,他們一家被趕出了部族,一家人只能在草原上流浪,全靠兩個母親撿野果子,打魚打野鴨來勉強度日。

按照常理,這同病相憐的一大家子更應該相互扶持,沒想到,家庭內部爆發了一場血腥的衝突。 別克帖兒是個熊孩子,有一天,鐵木真和哈撒兒,在冰封的河裡捕了一條魚,別克帖兒那天空手而歸,沒有打到東西,於是他和弟弟搶走了魚;不久又故伎重演,搶了合撒兒捉到的一隻小鳥。

別克帖兒:

本來這都是小事,不一定引起鐵木真動殺心,另外兩件事才是真正的原因。 訶額侖原來是蔑兒乞惕部的也客赤列都的老婆,結果被也速該看上了,搶回來做的老婆。因此別克帖兒總覺得鐵木真來路不正,可能是蔑兒乞惕人的野種。

這還不算,當時鐵木真一家都是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的時候,而那個熊孩子卻總是經常偷家裡吃的用的,讓訶額侖和幾個孩子經常餓肚子,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

某一天他看到別克貼兒一個人落了單,就和弟弟合撒兒一前一後的包圍他。別克貼兒跑到一個小土坡上,看到自己無路可走,就端坐在土坡上,對鐵木真說,"汝殺我則可,勿殺別勒古臺,留為汝異曰效力。"就這樣被鐵木真射死了。

射殺弟弟:

當訶額侖知道這件事後,怒罵鐵木真:

“你就像一隻要吞食自己胞衣的狗,又像衝向懸崖的野獸,又如忍不住怒氣的獅子,又如吞下活物的蟒蛇……你除了影子沒有別的伴,除了尾巴沒有別的鞭子,這樣我們的大仇怎麼能報?”(摘自《蒙古秘史》)

因為這一點小事殺自己的同父弟弟,看上去很不可思議。後世普遍的看法是為了強化自己在家族的勢力,掌握家族控制權。 鐵木真殺弟弟,往好了說叫“殺伐決斷”,往不好了說叫“冷酷無情”,不管怎麼說,都反映出鐵木真的那種嚴酷的本性。

鐵木真劇照:

所以後來他領導的蒙古大軍殺了上億人,屠城也就不足為奇了。


剛日讀史


成吉思汗,開疆拓土,一代梟雄,勇氣與智力並存,即便如此,也是“只識彎弓射大雕”。

“最是無情帝王家”,從他少年時曾親手殺害同父異母的弟弟這件事中可以瞭解一二。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成吉思汗是後來在他建立大蒙古國的尊號。

鐵木真的父親是蒙古乞顏部落首領也速該,而鐵木真是也速該的嫡長子,他在家族裡的地位可見一斑。既然權利在手又為什麼還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弟弟呢?

歷史上記載的原因並不詳細,我們可以仔細推測一二。

鐵木真在他10歲時,他的父親不幸被敵對部落毒害。在草原部落裡,首領可謂是整個部落的主心骨,首領被殺,一時整個部落群龍無首,必有騷亂。

果不其然,部落群眾被奸人挑唆,拋棄了鐵木真一家。

當時也速該的妻子和妾室只好帶著六子一女四處流浪,一時顛沛流離,其艱苦生活可以想象。

鐵木真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別克帖兒是也速該妾室所生,只比鐵木真小一歲。和鐵木真一樣生來體格健壯,力大無比。在嚮往力氣的草原部落,健壯的身材受人崇拜。


據書上記載,別克帖兒隨力大英勇,但為人粗莽自大,好吃懶做,多次引起鐵木真的不滿,鐵木真向母親告狀未果。

有幾次,別克帖兒甚至從鐵木真手裡搶奪他辛苦得來的野魚和雲雀。鐵木真怒火心燒,聯合另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合撒兒一起用箭射死了別克帖兒。

鐵木真為何如此冷酷無情,年僅十歲就殺死了自己的弟弟,似乎是因為別克帖兒十分粗俗、惹人厭惡。細細分析,實情斷不會僅僅是如此。

首先不管具體原因是什麼,十歲的鐵木真殺死弟弟已是事實,足見他的冷血,這一點根據他以後率軍征戰的傳奇經歷也可以看出來。

年齡雖小,卻懂得聯合親信,為了達到目的,甚至敢殺人性命,鐵木真的心思縝密、殘忍狠心一展無遺。

其次,也速該已死,家族重任落在了長子鐵木真的身上,重建並壯大乞顏部落想必是他少年的目標。


若別克帖兒真如書上所說,好吃懶惰,自大狂妄。長兄如父,鐵木真要殺別克帖兒也有一些道理(古時征戰確實野蠻哈,更何況在草原部落裡)。

重振部落任務沉重,弟弟又不上進,或許鐵木真恨鐵不成鋼,血氣方剛的他一時衝動,這才殺了別克帖兒。

最後,有書上寫,別克帖兒體格健壯,甚至和鐵木真不相上下。鐵木真是有一掌大權的雄心,自古權利鬥爭中手足相殘的事例就不在少數。

說不定是鐵木真對別克貼兒早有戒心,所以聯合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除掉了他。

不管如何,成吉思汗仍舊以“一代天驕”的稱號流傳至今併為我們所知,少年時的猖狂冷血也是日後有能力開疆拓土的前兆吧。


史之策


十幾歲殺人的有,殺死親弟弟的也有,但十幾歲對親兄弟痛下殺手的,卻真的並不多見。不過,此事便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少年時的一樁血案。不過,在那個年代的蒙古部落中,是以身份和勢力說話的,鐵木真倒也沒受到特別嚴厲的處罰。

那麼,鐵木真為何要殺死自己的親弟弟呢?

按照史書的記載,過程比較簡單,起因就是鐵木真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別克帖兒,搶了他親弟弟哈撒兒的麻雀和自己的魚。不錯,就是這麼點小事兒,卻引發了一場家族內部的殺戮。

在此需要交代兩點內容,以便於大家理解:

  1. 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蒙古部落頭目,正室為鐵木真母親,被殺孩子哈撒兒的母親為側室,她們雖同為也速該妻室,但地位相差懸殊,她們所生的孩子也是如此;


  2. 在發生這場血案的前幾年,也速該已經在部落紛爭中被毒殺,當時鐵木真一家比較困苦,孩子們也缺乏管束,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更為崇尚武力。

這是我們理解這一問題的背景,而說到這裡,大家基本也就能夠理解鐵木真如此大膽的原因了。

首先,他是嫡子,而且是嫡長子。他的身份高貴於被殺的庶弟別克帖兒;

其次,當時也速該已死,留下的這幾個孩子正是好鬥的年紀,時常因為一些小事而起摩擦。

所以,當時鐵木真與親弟弟哈撒兒抱團,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一夥,這幾個兄弟之間積怨越來越深,加之蒙古人英勇好鬥,才引發了這場悲劇。不過,由於鐵木真為也速該嫡子,也是當時家裡年齡最大的兒子,故而也沒有受到嚴厲的懲戒。

這段故事後來也被影視劇演繹地十分精彩,在電視劇《成吉思汗》中有具體情節。不過,史書對於此事的描寫比較簡單。這段故事的另一個版本是,鐵木真兄弟給妹妹捉了只鳥,但別克帖兒兄弟卻把鳥摔死了,後來鐵木真兄抓魚,又被別克帖兒兄弟給搶了。

而且,別克帖兒還在眾人面前稱鐵木真母親曾被其他部落劫掠,汙衊鐵木真並非也速該之子。當鐵木真忍無可忍時,才對別克帖兒痛下殺手,但等他發現自己犯下大錯時,已經為時過晚。

據說,別克帖兒臨終是表現地十分鎮定和勇敢,他囑託鐵木真,放過別勒古臺,並要帶兵為父親也速該復仇,實現蒙古統一。當然,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段情節應該是後人演繹出來的,在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又哪裡顧得上這些問題呢。


夕陽下的晚楓


蒙古草原,不兒罕山的不遠處流淌著斡難河水,在斡難河畔的不遠處,一戶悽苦的人家住在這裡,這家人忍受著貧苦、飢餓以及仇恨,三座破舊的氈包,兩輛勒勒車,幾隻山羊,兩匹老馬成了這家人所有的財產。

任誰也不會想到,在以後的日子裡,這戶人家所有的孩子都成為草原勇士,而長子更是成為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

當成吉思汗還是鐵木真的時候,本來溫暖的家庭發生了驟變,那年他只有11歲。父親也速該作為乞顏部第四代首領被塔塔爾部首領蔑兀真笑裡徒的侄子札鄰不合毒死,這個只有十三歲的狼崽子心腸如同蛇蠍,他的一碗毒酒使得塔塔爾部在十幾年後遭到了滅頂之災,鐵木真曾發誓要斬殺塔塔爾部所有高於車輪的男子。

在也速該死後,泰赤烏部首領塔裡忽臺勾結主兒乞部首領撒察別乞奪走了屬於乞顏部的所有牧民和牛羊,而後狠心的將也速該的遺孀訶額倫與她的孩子們丟棄在斡難河畔,塔裡忽臺企圖讓這一家人凍餓而死。也許是騰格里長生天不忍這家人遭罪,斡難河畔的野果、肥碩的野鼠,膽小的野羊都成了食物。

晃豁壇部的蒙力克伯父偷偷送來幾隻羊羔和一雌一雄兩匹馬,使得這家人渡過難關。鐵木真作為家中的長子,在訶額倫婦人的提議下,成為家族首領,負責保護家人和狩獵,以及分配食物的權利。所有人都認同鐵木真成為家族首領,只有一個人不情願,並且非常嫉妒。他就是鐵木真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別克帖兒。

別克帖兒是也速該側室速赤格勒的長子,速赤格勒為也速該生下兩個孩子,長子速赤格勒,次子別勒古臺。(注:正室夫人訶額倫(月倫夫人)生鐵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以及小女兒帖木侖。)

別克帖兒比鐵木真小一歲,也速該在世的時候,非常疼愛這個孩子,因為別克帖兒不但具有智慧,而且具有膽識,在能力方面毫不遜色鐵木真。如果別克帖兒不死,乞顏部未來首領一定會是鐵木真,到時候會不會有成吉思汗還未曾可知。

但歷史就是這樣無情,不能讓兩個王者同時存在一個家庭之中。有一次,合撒兒捉到一隻五色雲雀,合撒兒把這隻小云雀放進木籠裡,這是送給小妹妹帖木侖最好的禮物。但在回家的路上,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搶走了它,並且當著合撒兒的面把那隻五彩雲雀摔死在地上,憤怒的合撒兒同他們廝打,因為力氣比不上別克帖兒,被他打倒在地,別克帖兒對合撒兒狂言道:“合撒兒,我才是家族中的首領,那個鐵木真不配做首領,因為他是蔑兒乞部的種(大獅注:蔑兒乞部是草原上的一個大部落,五大兀魯斯之一,部落延伸至西伯利亞地帶),我聽說你的母親訶額侖是被父親從蔑兒乞人也客赤列都手裡奪來的,鐵木真或許是這個蔑兒乞人的種。(大獅注:也客赤列都是蔑兒乞部首領脫黑脫阿的弟弟,在迎娶訶額倫的路途中,被也速該奪走了新娘。)

這些話被合撒兒告知了鐵木真,鐵木真只說了三個字“殺了他”!

很快,別克帖兒的無理讓鐵木真終於痛下殺手,那一次,鐵木真與合撒兒抓了很多魚,其中有一條閃著奇異光彩的小銀魚,鐵木真想將這條小魚送給妹妹帖木侖,但是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兩兄弟又想搶走它。雙方發生了廝打,鐵木真和合撒兒並不是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的對手,最終,憤怒使得鐵木真失去了理智。他和合撒兒各自拿起弓箭,將箭頭對準了別克帖兒。

別克帖兒身上流著黃金家族的血,他如同父親也速該一樣勇敢,毫無懼色的看著鐵木真,將自己的胸口對準了箭頭。他朝著鐵木真大喊:“鐵木真,你們要殺死我嗎!那就射吧,別吝嗇手裡的箭!不過我只能死在合撒兒的箭下,他跟我擁有孛兒只斤氏高貴的血統,我和其他人都有這種高貴的血統,鐵木真你只是個蔑兒乞人的雜種,你不配射死我……。”

別克帖兒的話還沒有說完,鐵木真的箭就已經射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別克帖兒的胸口。令鐵木真沒有想到,別克帖兒在閉眼前,依舊用微弱的聲音說出一番令鐵木真真正感到懊悔的話。

“鐵木真,請饒了別勒古臺吧,所有的事端都是我挑起的,他只是個隨從而已…….讓我的可憐的母親留一個孩子給她守灶吧。你殺了他,父親在天之靈不會饒恕你的......記住,如果我活著,乞顏部會在我的手中振興,我如今要死了,你一定要將乞顏部振興起來,殺了那些拋棄我們並給我們帶來苦難的人,還要記得為俺巴孩汗、忽圖剌汗和父親報仇,殺了那些奴役我們的金狗(金國人),殺了塔塔爾人......我和父親在長生天那裡看著你......”

別克帖兒的眼睛閉上後,鐵木真才意識到自己殺死了弟弟,此後的歲月他無法原諒自己,他殺掉了一個真正的草原巴特爾,母親訶額倫的怒吼也一直迴繞在他的耳邊“鐵木真,你是隻咬碎自己胞衣的豺狗,吞噬自己身體的毒蛇,你是隻衝下懸崖的合卜勒(注:一種性格兇殘的大型野貓),啃咬自個羔兒的瘋駝……你殺了為數不多的一個親人,你是巴魯黑(注:蒙古族傳說中的一種犬類猛獸)的化身,你不配做家族中的首領,你不配做也速該的兒子……!”

最終,鐵木真完成了別克帖兒的遺願,懲罰了所有對不起自己的人,也滅掉了金國和塔塔爾部。蒙古秘史記載,直到鐵木真晚年的時候,依舊常常懊悔自己少年時期做的事情,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自己殺掉了父親最喜歡的兒子別克帖兒。但是,他的安答札木合在死前一句話說的很對,“鐵木真,草原上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太陽!”。如果別克帖兒不死的話,乞顏部的英雄或許就是別克帖兒,而不是鐵木真,也許成為成吉思汗的也會是別克帖兒。也許正是別克帖兒的死成就了成吉思汗偉大的志願。

(本文由大獅原創。大獅——一隻精通蒙古史和日本戰國史的俊美男子,關注大獅,講述不一樣的歷史故事給你聽!)


大獅


成吉思汗是一個尊號,他名叫鐵木真,是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的長子。他所射殺的人是異母之弟弟別克帖兒。


草原遊牧歷來崇拜精進的勇猛,尚強者,兄弟相殺,並不引起什麼。此外,還可納娶父之小妾,兄弟之女人。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匈奴未滅,冒頓單于製造響箭,在父頭曼單于狩獵之際,響箭殺父,藉此為單于。

遊牧,那是和天鬥,適者生存,自然選擇。勇者,是一個部落,一個家族走向繁盛的希望。


鐵木真便是這樣的人,父親也速該不幸死亡,沒強大的也速該支撐,其餘強大部落自然來奪取資源。

部眾被奪,被部落拋棄,地位劇降,家族陷入到困境,採野果、集杜梨、掘地榆根、取狗舌草,日夜勞作,以此為生。

“我們要侍奉自己的母親。”

他們真摯地望著斡難河,相互說道。於是,奔走河流,做漁網,撈取大小魚,將針彎曲成魚鉤,釣魚。

某一天,帖木真和弟弟合撒兒,別克帖兒和弟弟別勒古臺,同坐一起釣魚。忽然,一條小魚上鉤。被別克帖兒兄弟奪了!

鐵木真母親訶額侖對二人樸實說“我們除影兒外再也沒有朋友,你們兄弟之間怎麼如此不和?還如何報仇?”

而在之前,鐵木真兄弟二人獵取的鳥,也被奪取了……今天再次發生,怎麼能和他們共同一起生活?

鐵木真兄弟二人想殺死他們……


弓箭被別克帖兒發現了,他說“我們除影兒外再也沒有朋友,你們為什麼把我當做口中的骨?請不要撇棄別勒古臺。”

別克帖兒被射死了。

為什麼射殺?

我認為,一山不容二虎。也速該家有兩房,鐵木真是長子,別克帖兒是另外一房大哥。但也速該這個家族能控權的人,只有一個,行使首領權力。

鐵木真是長子,別克帖兒長得勇猛,二人幾乎同大,別克帖兒不服氣,二次挑戰,鐵木真解決掉別克帖兒,以強化自己的勢力,增強自己的控制權。

如此,也速該家,鐵木真便是真正的首領。

也有可能是家族內部兩房的爭鬥,別克帖兒奪取鐵木真的魚鳥,鐵木真守衛財富,射殺別克帖兒。

不管怎樣,鐵木真表現出了不是這個年齡的狠辣和果斷。


史小二記


乞顏部首領也速該率眾打獵的時候,發現遠方停下來一輛牛車,車上下來一個女人,在雪地裡撒了一泡尿,上車走了。

也速該好奇,上前默默地打量了這泡尿一眼,這一打量形狀,壞事了,人類歷史被改寫了。

只聽也速該讚歎一聲:“能尿出這樣的形狀的女人,一定貴不可言!所生者,必定是貴子!”

於是帶上人就衝著牛車猛追,想把這個女人搶到手。

車上坐著的兩個人發現了追來的人馬,男主有點著慌,女主反而很鎮定,跟男主說:“你趕緊向另外的方向跑吧,這幫人來者不善,逮著你,你就該沒命了,現在跑還來得及!”

男主就跑了。

女主在後面悲傷地大喊:“你要是再討個老婆,可以給她取我的名字,這樣就不會忘記我!”

女主叫訶額侖,出身斡勒忽訥兀惕部,男主叫也客赤列,是篾兒乞部,事發現場,正是男主把女主從女主的部落迎娶回家的路上。

女主訶額侖是遠近聞名的美女,雖然她對自己的尿型並不瞭解,但她瞭解自己的美貌,也知道草原上的蒙古部落爺們都一個德行,那就是有搶婚的固有風俗,說起來這也是草原人民為了優生優育養成的好習慣,同一部落的不可以通婚,其他部落的隨便搶,訶額侖知道這回在劫難逃。

但訶額侖真的很愛自己的丈夫啊,她被也速該搶到之後,還曾悲傷的哭泣了一路:

我那英俊的丈夫也客赤列啊,自幼嬌生慣養,何曾被朔風吹過他的皮膚?他的手被凍壞了可咋整?

也速該的兄弟們勸她:哭一哭差不多意思意思就得了,人家都已經跑遠了,有本事早就跟我們幹了,沒本事你還說個甚?

訶額侖想想,好像是這麼一回事,於是哭聲戛然而止,自此全心全意的跟定了也速該。

訶額侖是也速該的第一個老婆,被也速該搶走第二年,就順利的給也速該生了一個兒子,生下來的時候也速該正獲得了一場與塔塔爾部的戰爭的勝利,在戰鬥中生擒了塔塔爾部的首領鐵木真兀格,消息傳到耳中,也速該心情非常高興,就給兒子取名“鐵木真”,然後毫不猶疑的把正牌鐵木真兀格殺了。

草原上只能有一個鐵木真!他生來就貴不可言!將來一定可以統一大漠!殺光所有金狗!

先別說統一大漠的事兒了,少年時的鐵木真首先連他兄弟別克帖兒這一關都邁不過。

鐵木真有五個弟弟,一個妹妹,其中一母同胞的弟弟是哈撒兒、合赤溫和帖木格,另外兩個弟弟是同父異母,是也速該另外一個妻子生的,名字叫做別克帖兒和別裡古臺,其中鐵木真和哈撒兒、別克帖兒和別裡古臺這四人年紀差不出三五歲,從小就一起玩耍、打架。

鐵木真九歲的時候,父親也速該就被塔塔爾部的首領鐵木真兀格的兒子給毒死了,過了幾年,兩位寡母和七位孤兒被部落眾人排擠,開始單獨生活。

鐵木真和哈撒兒、別克帖兒和別裡古臺這兩對兄弟老打架,有一次鐵木真和哈撒兒被那哥倆欺負了,鐵木真回來跟訶額侖告狀:他倆搶了我的魚!還奪了哈撒兒的鳥雀!我倆準備宰了他倆,可以不可以?

訶額侖很生氣,那怎麼行?要牢記老祖宗阿蘭豁阿折箭教子的典故!絕不可兄弟相殘!沒了兄弟,你們拿自己的影子當兄弟?

鐵木真感覺老孃說的很有道理,就帶著哈撒兒退出了帳篷。

轉頭看見別克帖兒和別裡古臺哥倆後,又想起他們的魚和鳥兒,老孃的話就全忘記了,怒火中燒的哥倆看到正在單獨放牧的別克帖兒後,分兩路包抄過去,等到別克帖兒發現他倆,他倆已經把拉滿弓的箭對準了別克帖兒,而且近在咫尺。

別克帖兒看到哥兒倆眼中的怒火,情知不活,乾脆一屁股坐到了草地上,既然你倆把我當成眼裡的毛、嘴裡的梗,那就射吧!

當我們不敢是嗎?鐵木真和哈撒兒把弓弦拉緊......

這是玩兒真的呀,別克帖兒只來得及說出最後的一句話,那哥兒倆的箭就射入了他的身體。

那最後一句話是:殺我可以,你們要答應我,放過我的弟弟別裡古臺!長大後他會幫助你們,殺光金狗!

別克帖兒的遺願被鐵木真遵守,事實上,別裡古臺在後來跟隨鐵木真四處征戰時,也立下了不世之功。就連鐵木真成為大汗後,自己也曾說過:

“有別裡古臺之力,哈撒兒之射,這才是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啊!”

這話讓人感覺到,好像鐵木真對當年的兄弟之死,多多少少有一些愧疚之心。

話音未落,鐵木真(該叫人家成吉思汗了)就把親弟弟哈撒兒當做成懷疑目標,把他囚禁了起來,準備問罪。

訶額侖聞聽此事,怒火中燒,來到鐵木真的大帳,猛地撕開自己的上衣,袒露出母親的胸懷,質問鐵木真:你倆都喝過一樣的奶!你真要殺死自己的親兄弟嗎?

鐵木真在母親的威懾下,當場沒有辦哈撒兒,但等到轉過年來母親一去世,哈撒兒就莫名其妙的沒了音訊,沒有任何一段史書描寫他的去世時間、原因和過程。

回應題目,少年時代的鐵木真親手射死自己的弟弟?難道壯年時期的鐵木真會改變這個優良品質?


歷來現實


成吉思汗在歷史上名氣非常大,不僅僅是在中國名氣大,放眼整個世界他的名氣都是很大的,在當年的歷史中,鐵木真帶領的蒙古鐵騎可是令世界為之震撼。其實鐵木真小的時候並不起眼,誰也不會想到他後來能夠發展成那樣,因為鐵木真小時候出身在一個貴族家庭,可他還不到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便被另一個部落的人給害死。

他的父親死後留下了兩個老婆以及孩子,他們一家因為沒有男人,被其他家庭排斥,最終被趕出了部落之中,兩個女人帶著孩子們靠打獵以及放牧維持生計,這樣的日子一直很平靜,一直到有一天他們兄弟幾人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突然起了衝突,大致原因就是鐵木真親弟弟的魚被他父親另一個老婆生的孩子搶去了。

鐵木真當時並沒有說什麼,回到家之後他告訴自己的母親,自己必須殺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鐵木真母親非常的驚訝,他告訴鐵木真,父親的仇都沒報,怎麼就能自相殘殺呢?況且你只是個孩子還沒有成年呢,怎麼能殺人呢?他的母親長篇大論的將鐵木真教育了一番,那麼鐵木真被勸住了嗎?當然沒有。

沒有多久鐵木真便和親弟弟一箭將那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給射死,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鐵木真第一次殺人,他還僅僅是個孩子,並且殺的還是兄弟。不過這件記載還是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因為一條魚殺一個人,這很明顯是有其他原因的。

其實從史書中不難推敲出,鐵木真殺的那個兄弟名為別克帖兒,這個人在他們兄弟中處於統治地位,因為他比較強壯,所以經常欺負兄弟幾人,鐵木真為了佔據主導地位毫不猶豫的將這個兄弟給殺了,從這也能看出鐵木真的性格,也難怪長大後的他能夠有如此成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成吉思汗幼年的不幸造就了他堅毅的性格,同時也把他培養成了一個冷血殘忍的殺手。在年僅十歲時因為弟弟奪取了他幾條魚和幾隻鳥,他便將這個弟弟狠心處死了。



成吉思汗年僅九歲時,他的父親被塔塔爾人毒死,因此他的家庭被部落拋棄,生活也變得異常艱辛,從此只能依靠著獵殺野兔和野雞,或者捕魚勉強維持生計。

當時草原上有一個習俗;如果父親去世,作為長子的兒子必須繼承這個家庭,所有的人也必須聽從這個長子的命令。因此鐵木真便擔起了這個責任,幫助母親養家餬口的同時,也在照顧弟弟妹妹的生活。當然也是以最權威的方式管理。



在眾多的兄弟之中,成吉思汗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做別克帖兒,這個弟弟僅比成吉思汗小一歲,但是他天生有一副強壯的身軀,孔武有力,甚至比成吉思汗還要強壯。

別克帖兒還有一個同母弟弟別勒古臺,兩個人和成吉思汗不是同一房所生,所以經常和成吉思汗鬧矛盾,當然他們也根本不聽從成吉思汗的指揮。



別克帖兒和弟弟別勒古臺經常搶奪其他弟弟妹妹獵物,後來還爭搶到了成吉思汗的頭上,於是成吉思汗告訴了母親說;

“別克帖兒與別勒古臺奪我魚,又奪哈撒兒之雀,請殺之。”

幼年的成吉思汗向母親表達了想要殺死自己弟弟別克帖兒的想法,但母親卻好言相勸了一番,希望他放棄對親人的仇恨。但這時成吉思汗一心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所以決心已定。



成吉思汗首先找到同胞弟弟合撒兒,然後說服了合撒兒和自己合夥處死別克帖兒。終於有一次別克帖兒落單,二人合力將其殺死。當別克帖兒臨死時,對成吉思汗說不要傷害自己的胞弟,希望別勒古臺可以在你的帳下效力。

成吉思汗最終答應了別克帖兒的請求,當然也是因為別勒古臺在別克帖兒去世後非常恭順的原因。



當成吉思汗殺死別克帖兒後,其母親也沒有過分苛責,於是成吉思汗成為了一家人真正的首領。但成吉思汗年僅十歲就有了如此的做法,未免過於血腥殘酷。


我是越關


草原的該隱,隱藏在心底的父仇之痛

約公元1170年,鐵木真的父親,乞顏部酋長也速該被塔塔兒部殺害後,乞顏部族的泰赤烏氏開始排擠鐵木真一家,最後因祭祖分胙之事率全族徙帳,拋棄了他們家。其生母訶額侖,憑著頑強的毅力,帶著孩子們生存在斡難河邊,他們是:

  • 鐵木真,訶額侖所生
  • 哈撒兒,訶額侖所生
  • 哈赤溫,訶額侖所生
  • 帖木格,訶額侖所生
  • 帖木侖,女,訶額侖所生
  • 別克帖兒,速赤吉勒所生
  • 別勒古臺,速赤吉勒所生
(注:也速該的另一名妻子,即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的母親,在《蒙古秘史》沒有說出她的名字,只在《黃金史》中作速赤格勒,《蒙古源流》作塔合失合敦,《黃金史綱》作滿合剌,《拉錫朋蘇格書》作蔑格列合敦,各書所載名字均不同。本文均按速赤吉勒,一說其為也速該正妻,暫無考證)

圖一:族人徙離,訶額侖給孩子們講女神阿闌豁阿五箭訓子的故事

寡母孤兒,離群索居的日子非常艱難,據歷史記載,當時的訶額侖常戴固姑帽,攀登於懸崖,出沒於森林野地,為孩子們採摘野果,挖掘野菜草根充飢。

等男孩子們稍大一些,他們開始釣魚射鳥,生活開始好轉。

這時,慘劇發生,鐵木真因異母兄弟別克帖兒搶奪其獵物,與同母弟哈撒兒合謀,在別克帖兒牧馬時,射殺了他。

法國曆史學家勒內·格魯塞的作品《成吉思汗的一生》,對此有著非常生動的描寫,限於篇幅,摘錄部分並錄於文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拖到最下方欣賞。以便繼續為大家分析鐵木真的弒兄動機。


困苦窘迫之下,本當一路扶持前行,鐵木真為什麼選擇手足相殘

解讀之一:心理,為了宣洩少年的憤怒

鐵木真9歲喪父,一夜間族人離散,懵懂之年便從草原少主淪落成斡難河邊的難民,落差之大不難想象。他恨毒殺父親的塔塔兒人,恨背叛者塔裡忽臺,仇恨的種子自舉家被無情拋棄的那一天起,就已在稚嫩的心裡生根、發芽。

因為眾兄弟年幼弱小,無力報復,母親訶額侖最大的心願就是先奪回部族,再復父仇,因此每晚除了撫養以外,都以你們長大後一定要復仇這樣的話來勉勵他們。無形中,使幼年的鐵木真意識到其實自己的弱小,也是造成生活困頓、母親痛苦的原因之一。這使鐵木真潛意識中,把仇恨的對象,加上了一個新的形象,那就是現在的弱小的自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鐵木真日益成長健壯,心中的仇恨也已抽枝散葉,成長為一棵樹,一棵支持著自己活下去並實現母親宏願的黑色大樹。

但是,一個更強壯的對手出現了,異母兄弟別克帖兒,憑著體力強壯的優勢和同母弟別勒古臺聯手,時常欺負其他兄弟,並奪其獵物。壓抑多年恨意的鐵木真,迅速將心中仇恨的對象與別克帖兒的形象重疊起來:同樣的強大、霸道、同樣是掠奪者……

於是鐵木真他下意識地決定殺掉自己的異母兄弟,並快速付諸行動,這其實是一次對自己心理上的宣洩和緩解。因為他殺死了別克帖兒,就等同於殺死心中仇恨的對象:塔塔兒人和泰赤烏氏,等於復仇成功。

但鐵木真不知道的是,當他殺死別克帖兒時,他也同時殺死了心中弱小膽怯的自己,他由此變得自信而堅強……心中這棵樹終於開出了惡之花。

圖二:鐵木真向別克帖兒舉起弓箭

(注:乞顏源出於東胡柔然,是蒙古最古老的姓氏,當時就屬於大部落)


解讀之二:本能,為了遵循自然法則

在極端惡劣的環境(自然或社會環境)之下,當面臨生存的威脅時,弱者總是被迫成為強者,強者則總是選擇主動出擊,試圖掌握分配生死的權力。與強者關係最遠而距離最近的弱者,總是最先成為被犧牲的對象。這就是生存的邏輯。

這也是古代遊牧民族普遍信奉的真理,是他們身上可以傳續的基因。

(謝選駿:《歷史的初稿》第三卷)

為了生存,鐵木真的家庭中必須有一位男性成為核心,領導其他兄弟;同樣為了生存,鐵木真必須早早地在家庭中展示出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否則就會像狼群中的歐米茄,被邊緣化,被迫生活在更為強壯的別克帖兒的影子裡。

因為最愛自己的母親,終是會衰老的。

身為弱者的鐵木真,終於拿起弓箭,射殺了別克帖兒,進化成為強者,成為斡難河邊小小蒙古包裡的王。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圖三:蒼狼嘯血月


解讀之三:陰謀,為了爭奪繼承權

首先有一個疑問:鐵木真和合撒兒他們每次打獵歸來,都會將獵物獻給母親;那麼別克帖兒他們搶奪鐵木真的獵物,會獻給誰呢?

當然是自己的母親,也速該的另一位妻子速赤吉勒。

於是有幾點疑問:

1. 速赤吉勒與也速該成婚,究竟是在也速該搶婚得到訶額侖之前,還是之後?

2. 為什麼訶額侖苦守六子時,只筆未提另一位成年女性速赤吉勒的日常工作?

彷彿她在艱難生活中從未出現過。可當三姓篾兒乞惕突襲鐵木真的營帳時,她再次出現,與鐵木真的妻子一同被兀都亦惕篾兒乞惕的脫黑脫阿所擒。這隻能說明,她一直是鐵木真家庭的成員之一,從未曾離開。

(注:三姓篾兒乞惕,是:兀都亦惕篾兒乞惕的脫黑脫阿、兀窪思篾兒乞惕的答亦兒兀孫、合阿惕篾兒乞惕的合阿臺答兒麻剌)

3. 鐵木真殺害兄弟別克帖兒時,後者正在放馬。畜牧比起打獵,更有技術性。如果鐵木真真的是哥哥,為什麼讓年幼的別克帖兒作更難的工作?

4. 別克帖兒為平息鐵木真的憤怒,說的一番話非常有條理性,有大局觀,證明他不是一個只有蠻力的肌肉男,那他又為何要對鐵木真的小魚小鳥都不放過?

5. 別克帖兒臨死前盤腿而坐,說:"請不要斷絕灶火,不要撇棄別勒古臺。”其中的“灶火”是指什麼?


以下是大膽設想,暫無考證:

1. 速赤吉勒,泯然於元史的一位皇后

也速該在搶奪訶額侖時,已有正妻速赤吉勒,生子別克帖兒,是為鐵木真的長兄(年齡相差不大)。

速赤吉勒或是性格柔弱,或是拘於身份,鐵木真一家被乞顏部拋棄後,由也速該的側室訶額侖從事採果挖菜等體力勞動,養活一家,她很少參與工作。

(注:其實更大可能,當初是兩個女人一起辛勤持家,但成吉思汗把所有養育功勞全部歸於自己的母親,把異母的貢獻全部抹殺。但訶額侖的偉大母親形象無可質疑。)

這就加重了佔家庭人口多數的鐵木真他們的不滿,他們既心疼自己的母親,又怨恨嫡長子別克帖兒從他們手上搶走獵物獻給速赤吉勒,也就是家庭地位最高的長者。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嫡庶之別對於他們奪回族權的計劃而言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乞顏部如果重新迴歸,別克帖兒才是真正的下一任酋長。

於是他必須死。

鐵木真經過策劃,襲擊了別克帖兒,幫兇是自己同母的兄弟,忠勇的合撒兒。

別克帖兒自知必死,因此留下了遺言:請勿害我母親,請善待我同母兄弟別勒古臺。


2. 孛兒帖終被迎回,而速赤吉勒卻落得下場淒涼:

《蒙古秘史》節選:

有人告訴說:別勒古臺的母親就在那裡的一個帳營(阿寅勒)裡,別勒古臺就去接他的母親。

別勒古臺到了那個帳房,剛從門的右側進入,他母親穿著襤褸羊皮衣,從門的左側出去了。她在外邊對別人說:

“聽說我的兒子們已經做了汗,我在這裡卻被許配給了壞人。如今我怎麼能去見我兒子們的面呢?”

說罷,就走了,鑽進森林裡去了,後來再也找不到她了。

圖五:孛兒帖被迎回的時間,一說9年,一說9個月,反正速赤吉勒不可能還長得這樣年輕……


成吉思汗的懺悔

自別克帖兒被殺死後,從此別勒古臺順服鐵木真。他為人忠厚,不喜歡喧譁,但同時領兵帶將足智多謀,勇武過人。

鐵木真征服蒙古各部之前,有一次會宴手下各部。有人刺殺別裡古臺,重傷他的臂膀。鐵木真要糾察兇手。別裡古臺勸鐵木真不要這樣做,以免挑撥不和。

蒙古帝國建立後別裡古臺被封為王,領三千戶,以及廣寧路(今遼寧省西部)和恩城。後又加封信州路和鉛山州。



【品歷史風流,看人間百態,我是夜未央】


附:法國作家勒內·格魯塞 《成吉思汗的一生》第5章,

成吉思汗童年殺弟

鐵木真及其諸弟是一群孩子,社會給他們的教育是野蠻的教育,因而在待人處 事上很快就反映出了這種野蠻教育的影響。處境的孤立、眼界的狹窄,加上生活的 貧苦,使他們兄弟之間產生了彼此嫉妒和怨恨之心。前文說過,也速該的這六個兒 子並非一母所生。他們之中,四人是訶額侖夫人所生(鐵木真是長子),另二人即 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是也速該的別妻所生。這一現實就更激化了他們兄弟之間的嫉 妒和怨恨。這兩組青年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終於爆發了一場勢不兩立的衝突。蒙古 史詩以樸實而坦率的筆調向我們敘述了這一衝突的細節。

一天,鐵木真、合撒兒、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兄弟四人在斡難河畔釣魚。他們 釣著了一條非常漂亮的小魚,名金色石鯨。雙方爭了起來,鐵木真和合撒兒為一方, 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為另一方。爭來爭去,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力大,把魚奪了過 去。鐵木真和合撒兒回家向他們的母親告狀說:“吾等鈞一金色石鯨,被別克帕兒 和別勒古臺奪矣!”

使鐵木真和合撒兒二人大為吃驚的是,他們的生身之母訶額侖夫人不但不說他 們有理,反而袒護也速該的別妻所生之別克帖兒和別勒古臺。訶額侖夫人現在是一 家之長,她所考慮的是氏族的利益。她當即回答鐵木真和合撒兒道:“休矣!汝等 兄弟之間,奈何相爭如是焉?”接著她又強調指出他們目前所處的孤苦無依的處境 說,“須知吾等如今正自影外無其友,尾外無其纓也。”

訶額侖夫人還特別強調指出,他們兄弟必須承擔起復仇的重任。他說:“汝等 務必同心,只可一心想著:如何方能向泰亦赤兀惕人復仇?汝等兄弟安可效昔日阿 蘭母之五子不睦也耶?汝等其休矣。”

然而,鐵木真和合撒兒卻不以母言為是。因為,他們認為,別克帖兒恃強凌弱, 已非偶然為之,實在是已成習慣。前不久,鐵木真和合撒兒射下一隻雲雀,也被別 克帖兒奪了去。所以,鐵木真和合撒兒二人聽了母親的訓斥,心中甚為不悅,遂出 而私語道:“昨日奪我等所射之雲雀,今日復奪我等所鈞之石鰱,長此以往,不可 共存之也!”

二人撅著嘴,滿肚子不服氣,推門而出,向野外跑去……

悲劇很快就發生了。艱難困苦的生活已使這對年輕人具有了成年男子的火爆脾 氣。當時,別克帖兒正坐在一座小山上看守全家僅有的9 匹馬,其中有一匹騙馬, 銀灰色,膘肥體壯,煞是漂亮。就像美國西部小說中所描寫的兩個印第安人一樣, 鐵木真和合撒兒經過一番策劃,便立即開始行動。鐵木真從後面躡手躡腳地接近別 克帖兒,合撒兒則從前面接近別克帖兒。兩人在茂密的草莽中匍匐前進著,悄悄地逐漸接近目標,就像獵人不想過早地驚動獵物而悄悄地接近獵物一樣。鐵木真兄弟倆此時的獵物就是他們的同父異母兄弟別克帖兒。別克帖兒這時正坐在小山上專心 放牧,絲毫沒有懷疑和覺察到正在發生的事……一直到鐵木真二人突然站起身來彎 弓搭箭向他瞄準時,他才發現二人已經來到了他跟前。他試圖平息鐵木真二人的怨恨,像剛才訶額侖母那樣向他們指出應該團結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泰亦赤兀惕人。 他對二人說:“吾等不應自相殘殺,宜合力向泰亦赤兀惕人復仇,彼等對吾等之凌 辱至今尚在……汝二人奈何以吾為眼中之睫、口中之梗乎?”

但是,他這番話絲毫沒有打動鐵木真兄弟二人的心。箭在弦上,眼看就要射出。 別克帖兒無奈,只好向他們最後懇求道:“勿毀吾爐灶,勿殺吾弟別勒古臺!”

別克帖兒說完,便盤腿端坐等死。鐵木真和合撒兒一個瞄準其前胸,一個瞄準 其後背,同時朝這個“共同的靶子”射去。別克帖兒應聲倒下了。鐵木真兄弟二人 收弓揚長而去。

這兩個年輕的殺人者就這樣回到了家裡。訶額侖夫人一看二人臉色陰森可怖, 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不禁怒從心起,嚴厲責罵道:“殺人魔鬼!汝二人之一(指 鐵木真咱吾熱處脫出之時,即已手握黑血塊矣。另一人則如一合撒兒狗故而名合撒 兒焉。汝等如下山之猛虎焉;如難抑其怒之獅焉;如欲生吞獵物之莽魔焉;如自衝 其影之海青焉;如竊吞其他魚類之狗魚焉;如食其羔路之雄駝焉;如乘風雪而襲之 狼焉;如難控其仔而食之狠骼焉;如護其臥巢之豺焉;如捕物不貳之虎焉;如狂奔 馳衝之猛獸焉。然則汝等正值影外無友,(馬)尾外無鞭之時也。汝等忘卻泰亦赤 兀惕對吾等之凌辱,無能復此仇矣!”

訶額侖夫人引用前人之言,嚴厲訓斥著她這兩個兒子的不義行為。就這樣,鐵 木真殺了敢於頂撞他的弟弟,小小年紀就成了他所屬氏族的首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