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文繪本,用愛和陪伴去“餵養”孩子,而英語啟蒙則水到渠成

初識汪培珽,是因為在查找廖彩杏的書單,她的名字也出現在英語啟蒙的權威書單提供者裡面。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9年銀行工作經驗,以及幹練的形象,這些都讓我對汪培珽有一種女強人的感覺。

可是辭職做了全職媽媽的她卻寫出了一本《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這樣柔軟的書,媽媽真的是一個神奇的職業。

讀英文繪本,用愛和陪伴去“餵養”孩子,而英語啟蒙則水到渠成


01

你們可能會奇怪,明明是要說英語啟蒙啊,為什麼要說故事書呢?難道又要給我們講繪本麼?哈哈,英語啟蒙的書單是她的第二本書,叫做《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但是說實話,我對第一本的感觸多過第二本。

可以把故事書當作“牛奶”一樣餵給孩子的,我想不出第二人,而且是按照一日三餐外加點心和宵夜的模式,並且一直堅持到孩子小學,從未間斷。這個舉動完全印證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收穫了勇敢、堅強、探索的精神以及思維能力、想象力、專注力以及最最重要的,與父母之間的愛。


讀英文繪本,用愛和陪伴去“餵養”孩子,而英語啟蒙則水到渠成


讀故事書也好,聽英語也罷,家長們往往最關心的都是這樣做可以給孩子什麼,可以對孩子有什麼效果,卻忘了孩子最想要從我們這裡獲得什麼——那就是父母毫無保留的愛。沒有愛,一切免談。

說回英語,作者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本書裡說起了一個非常典型又無比扎心的案例:

有一天她9歲的女兒說了一句“It’s spoiling hot out there.”這句話,估計現在看文章的大家,也有很多無論如何不會說出來的,甚至並不明白什麼意思。就連汪培珽本人也說,spoil這個詞看過也背過,但形容天氣熱最多會用一個very,絕不可能用到spoil這樣的詞。這恐怕就是英文故事書的魔力。

為什麼要用英文故事書呢?英文本身就是別的國家的語言啊,用他們的書來學他們的語言,不是更快更準嗎?何況故事書又非常有趣,那麼孩子們學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最近藉著研究書單的機會,入了一大批的英文繪本,家裡常常是堆滿了各種書。糖姥爺已經因為此事抱怨過很多次了,不過我看到那些有趣的書還是會忍不住買回來。有時候想想,是很感慨的,我們小時候如果有這樣的條件和資源,那該多好。這次趁孩子們都還小,我就正好把小時候沒趕上的這部分補上,也是極好的。


讀英文繪本,用愛和陪伴去“餵養”孩子,而英語啟蒙則水到渠成


02

汪培珽在書裡表達的觀點有一些跟廖彩杏是相同的,例如:學英文要遵循聽、說、讀、寫的順序,讀故事書要堅持,要有耐心,英語啟蒙興趣第一……等等。但也有很多非常不同的觀點:

■故事錄音帶更好

第一,孩子可以自己操作,第二,成本低,易於保存,不怕刮傷。想想也有道理,不過我卻覺得現在磁帶反而不好買到,倒是音頻更易獲得。

■相信“語言敏感期”理論

畢竟真的很多人都見證過,孩子很小移民的話,語言的掌握比成人要好太多了……這個問題吧,如果孩子小咱們就趁早唄,如果孩子大了,咱們就注重方式方法,培養興趣,多聽故事肯定有幫助。

■可以穿插翻譯

如果孩子因為完全聽不懂而不感興趣,那不如稍微翻譯一下。至少讓孩子從接觸到慢慢喜歡,而不是一上來就受挫,想放棄。


03

除此之外,書裡總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啟發。

■到底為什麼學英文?

為了升學?考試?看上去牛逼?這個問題最好一開始就想明白,雖然大家都知道英文的重要,但是沒有哪個人不會英文就活不了。

所以我非常認同汪培珽的觀點,學習英文是為了讓我們和世界溝通。現在越來越多的資訊和技能要靠英文來獲得。所以並不是為了炫耀和表演,或者為了考試和分數。

■英文和中文哪個重要?

這也是個戳心的話題,但是作者觀點非常明確,一定是中文更重要,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文化3000年,有太多經典的智慧,都是我們老祖宗總結的精華,一定要學習並且延續的。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作者才會先寫了《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這本。而且她每次給孩子讀故事,也是中文和英文差不多1:1這樣。

■英文能力不等於競爭力

咦,又說英文能力必不可少,又說不等於競爭力,姐姐你在逗我呢?

這裡引用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的話:

“英語,當然非常重要,因為對於非英語國家的人而言,它是一個簡便的萬用插頭,放在旅行箱裡,到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拿出來,插上電。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以為電的來源就是這萬用插頭。事實上,插頭不能供電,英語也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


事已至此,大家應該可以明白了。在這個人工智能將大發展的時代,思想和創造力是機器學不會的算法,是我們作為人類的競爭力

因為有它們,我們不會被替代,而這些是英文給不了的。為了逼孩子學英文而報了太多輔導班,或者逼著孩子背單詞的種種,也許是本末倒置了。


讀英文繪本,用愛和陪伴去“餵養”孩子,而英語啟蒙則水到渠成


04

對於她的書單,分為中文和英文兩種,中文故事書多是臺灣出版的。這個很多人可能覺得買不到就放棄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只要有心,實現並不困難。找已經絕版的書略有困難,其餘的還是可以想辦法買到的。

英文的書單開始就有些難度,她推薦的是閱讀橋樑書作為入門。書的內容沒有問題,可以入一些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試試看。我個人建議可以結合廖彩杏的書單來做啟蒙。

汪培珽是建議家長們自己先給孩子讀故事的,這個對有些父母來說可能存在困難。所以我覺得可以先給孩子聽一些英文歌和簡單的英文故事,然後自己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一下要讀給孩子的故事書。啟蒙的東西都比較簡單,多聽幾次也一定可以掌握,配合有聲故事,並不需要太擔心口音的問題。


父母給講的故事,有愛在裡面,這個跟冷冰冰的機器完全不同。實驗已經證明,只靠機器,父母不參與,孩子的學習效果非常差,

所以儘可能的參與進去,才是真正的秘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