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已被直接发现,爱因斯坦能得诺贝尔奖吗?

周闻天下直通车


首先,爱因斯坦其实已经拿过了诺贝尔奖,没拿到诺奖的是霍金,并不是说霍金不配,而是霍金的理论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么高端的设备去验证它是否准确,所以霍金没有拿到诺奖。

至于爱因斯坦,其实爱因斯坦在1921年就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获奖是因为光电效应,并不是相对论。

其实,以爱因斯坦的成就来说,如果诺奖是属于那种有多少成就就拿多少次奖的话,那爱因斯坦在有生之年至少要拿4-6个,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但是我们发现爱因斯坦并没有拿到这么多,这是因为诺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同一类奖颁给同一个人一次。举个栗子,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奖是1/4,而化学奖是1,所以她其实没有违反这个规则。

纵观整个诺奖历史,打破规则的人只有1,2个。

诺奖之所以不给爱因斯坦再颁奖其实也来自于这里,如果再颁奖给他,他物理是拿到1了,也不可能给化学奖,像爱因斯坦那些成就几乎都是凭借一人之力,那肯定还得给1,那给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又不能不给,那就得一直给。这不是诺奖委员会想看到的。

所以只给了爱因斯坦一个。所以,即使爱因斯坦现在还活着,黑洞的奖也不会给他。给了他,引力波要不要给?这两都给了那广义相对论要不要给?广义相对论给了狭义相对论要不要?又陷入死循环。


钟铭聊科学


不能。虽然黑洞的阴影已经被直接观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作出的预言,但这并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只有健在的人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而爱因斯坦早在1955年已经过世。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黑洞是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推导出来,但得出这个结论的并非是爱因斯坦本人,而是另一位天文学家——史瓦西。在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不久,史瓦西首先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得到第一个精确解,由此预言了能够束缚住光的天体的存在。半个世纪后,惠勒把这种绝对黑暗的天体称之为黑洞,这个名称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

如果史瓦西在世,他也是有资格拿到诺贝尔奖。但遗憾的是,在1916年,史瓦西在提出黑洞概念之后几个月,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

按照惯例,在直接发现黑洞的研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有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就像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为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最终摘得桂冠。引力波也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这是爱因斯坦本人推导出来的。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先后有过10次提名,但爱因斯坦在生前始终没能因为广义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已经有两大证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和星光偏转,可以支持广义相对论,但直到爱因斯坦去世之后数年,另一个广义相对论的关键预言——引力红移才被实验证实。此后,更有一系列的高精度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广义相对论。

另外,之所以爱因斯坦没能因为广义相对论而获诺贝尔奖,还与当时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有关。但考虑到爱因斯坦在当时的影响力,诺贝尔委员会最终以“光电效应”的名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


火星一号



本次拍摄到的黑洞在宇宙尺度上又一次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也让爱因斯坦这位一个多世纪前的物理学家再次被人们所“膜拜”,然而膜拜归膜拜,诺贝尔奖却从来不授予已故之人,因此爱因斯坦并不能因为这次的黑洞照片而再获诺奖。

其实爱因斯坦本人是非常不愿意相信黑洞存在的,1939年还专门发了论文阐述了自己认为黑洞不存在的理由。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黑洞最早是由德国人卡尔.史瓦西从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中解出来的,但史瓦西黑洞只是众多黑洞类型的一种而已,除史瓦西黑洞外还有克尔黑洞以及克尔—纽曼黑洞。



爱因斯坦一生中至少有三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分别是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其中只有光电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个相对论则受限于当时的条件而无法证明,因此并没有获得诺奖。

除了本次的黑洞照片外,2016年探测到的引力波也早在一百年前就被爱因斯坦预测了,假如爱因斯坦活到现在的话,他至少还能再获得两个诺贝尔奖。


已经去世的霍金生前也是研究黑洞的专家,但他提出的霍金辐射很难在M87这种超大质量黑洞上看出来,因此就算霍金在世的话也同样无法获得诺贝尔奖。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不能,这次黑洞照片的拍摄,是直接证明黑洞存在最有力的证据了,更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短时空环境下仍然正确的证明。

但是,爱因斯坦并不能由此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爱因斯坦已经不在了,而这和诺贝尔奖不颁发给去世的人规定是冲突的。

准确的说,这个规定是后来才用上的。

193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曾颁发给已去世的人。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实际上,爱因斯坦获得过的唯一一次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而颁给的,而是小小的“光电效应”现象的成功解释。


对于爱因斯坦而言,如果真的“论贡献行赏”,诺贝尔奖在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颁给他几次都不为过,毕竟那时候已经有好几个几百年困扰经典力学的自然现象在相对论的框架下得到了一一解释,并且相对论还成功预言了很多可能存在的事实。

比如水星进动问题,太阳附近的光线会弯曲……还有黑洞的预言等等,相比于他发现解释的“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其他的贡献更值得获得诺贝尔奖,但事实上爱因斯坦确实没有因为相对论得到过诺贝尔奖。


除了诺贝尔奖方面的规定,另一个很大的原因应该是相对论在那时候的科学界仍然很抽象,难于理解,并且是一个很新的理论,并没有转化为应用技术服务人类。

科学界没多少人理解,就没有人提名,诺贝尔奖是不存在自荐的,所以诺贝尔奖委员会也不敢随便颁发。另外,在诺贝尔奖的颁发规则里,还有一个潜在的倾向,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理论转化成技术”,那时候的相对论大多确实停留在理论上,但这个在今天却很不一样。


大家都觉得相对论距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相对论转化成的技术带来的服务,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每天用的定位,无论是GPS,还是北斗。

借用行内对伟大贡献者的一种评价:爱因斯坦不是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光荣,相反是爱因斯坦给了诺贝尔奖光荣。


挡不住的熵增


很可惜,爱因斯坦不能拿这个奖。1783年,首先提出黑洞假说的是英国科学家约翰·米歇尔,他猜测有一个逃逸速度等于光速的天体,连光也无法逃离,于是人们看不见它,当时称其为“黑星”。可是当时的科学家都忽略了它。那时爱因斯坦还没出生。一个半世纪后史瓦西得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解,再次提出了魔球说,又一次发现了米歇尔的黑洞。

而爱因斯坦对这个假说很反感,一直不认为会有这么离奇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出,这不符合他的方程式。后来还写过一篇文章,否定黑洞假说。对此爱因斯坦一直很纠结。

所以,如果发现黑洞要颁奖的话,也应该颁给米歇尔和史瓦西。


思想有益


众所周知的一点是,诺贝尔奖只授予在世的人,即是说,已经离世的人,无论他的理论研究有多重要,贡献有多大,这都是被硬性规定无法获奖的。

实际上,黑洞的发现者是一名叫史瓦西的天文学家,而他对黑洞的发现是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中推导出来的,因此,爱因斯坦只能说是黑洞的间接发现者。虽然只是间接发现的,但黑洞的确实存在确是更加地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方程式的正确性。

其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广泛地认同了,如果说仅是因为黑洞天体的存在而再次证明的了他的正确性而获奖,那么只要一个理论能足够的正确,在未来它还会有很多很多的事件可以证明得了它的正确性,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循环多次的获奖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民科小才女


这种水平能当小编?爱因基坦本就是得了诺贝尔奖,而他一生最大错误就是接受诺贝尔物理奖,反而贬低了自己,因为他的成就远远超越诺贝尔。



o还未走过这里


诺贝尔奖佩得上爱因斯坦?


李满信


像这种科学巨匠需要诺贝尔奖来奖励吗


小咕咚喝水不咕咚


爱因斯坦这个名字比诺贝尔奖名气还大,比它荣誉还高。爱因斯坦不需要用诺贝尔来增加荣誉名气,反而诺贝尔需要爱因斯坦来扩大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