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登樓、登高,在古代詩詞的創作中,總會帶給詞人諸多感慨。懷念故土,是此時絕大多數詞人的感觸。杜甫登高,有著“萬方多難”的體會;李商隱登安定城樓,有著“欲迴天地入扁舟”之感,而徐渾登咸陽城西樓則發出了“一上高樓萬里愁”。不管在哪一個時期,不管出自於哪一位詞人之手,這種登高懷故土的情感倒是十分一致的。李煜的這首《相見歡》也是如此,“無言獨上西樓”,抒發的則是心中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實為與之相同的情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短短9個字,更是寫盡帝王李煜的心酸愁苦。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梧桐樹一直代表著愁情的事物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梧桐樹,一直是代表著愁情的事物。溫庭筠在《更漏子》中雲:“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諸如此類的詞作,表現的都是愁苦的內心。

月色如鉤,讓人不禁仰望天空,看慣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這月亮,本就容易勾起離愁別恨。仰望天空,梧桐葉想來本是茂密,無奈秋風本是無情物,被它掃蕩殆盡。秋風留給梧桐樹的只是光禿的枝幹和僅有的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瑟發抖,不管是誰,只要見到了此番情景,一定會引出人心中的寂寞。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一階下囚面對悽慘的秋色——怎一個愁字了得

寂寞的,又何止是這庭院中的梧桐樹呢?這悽慘的秋色,不也被鎖在了這深院中嗎?這情景,怎一個愁字了得。對梧桐樹來說,它最好的搭檔是細雨,如絲般細雨,最能勾出人內心隱藏的淒涼。缺月、深院、梧桐、清秋,此等淒涼的意境,在一個荷延殘喘的亡國之君眼中,是怎樣的一番心境呢?我想,一定是複雜而又不可言說的吧。

剪不斷,理還亂的,是如絲般的離愁,用“絲”來比喻離愁可謂新穎。“絲”與思念的“思”諧音,李煜更多的是想抒發他相思故國的相思之苦。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李煜嚐盡愁滋味,生出一妙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經歷了普通人無法體會的愁苦,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心裡所受的折磨,更甚於身體所承受的痛苦。每日沉浸在愁苦之中無法解脫,而心中的愁苦又難以排解,李煜可謂嚐盡了愁滋味,難怪他生出一番慨嘆——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感覺,早已根植於李煜的內心,日子久了,就連他自己,恐怕也難以說明白。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內心淤積的情緒,總要找個排解的方式。李煜,這個已經失去人身自由的階下囚,別無他法,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無言獨上西樓,望著如鉤的月,將滿腔的哀愁和悔根,訴說給深院中同樣寂寞的桐樹。我想,這種無言的悲傷,恐怕要勝過痛哭流涕吧。實在讓人心酸。沈際飛在他的《草堂詩餘續集》中曾對此評說:“七情所致,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破之淺,不夜之深。‘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句妙不可言。”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滿腔哀怨無法言說,只能心裡訴說——剪不斷理還亂

現實中遭受了多少苦難,擁有了多少哀愁之事,才能讓滿腔哀怨無法言說出來?李煜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對著如鉤的殘月,在心裡訴說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思念與哀愁。李煜,這個被世人作為南唐後主的人,在亡國前,他安於享樂,亡國後,整日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簡單點說,這足可以概括李煜的一生。

每次品讀李煜的詞作,都選擇在夜晚。始終覺得,白日太過於喧囂,而李煜是屬於黑夜的,在寂寥的夜空下,他的滿腔愁緒可以毫無保留地宣洩出去。而黑夜,同樣是屬於李煜的。尤其是深院靜,小庭空,在寂寞梧桐樹的陪伴下李煜不再像白日裡那樣隱藏自己的情緒,也不再強顏歡笑。

淪為階下囚的帝王李煜,成就一首驚豔之作,其中9個字寫盡心酸

忽然懂得,有一種愛,是帝王之愛;有一種痛,是李煜之詞

今晚的夜,涼如水,讀著這首《相見歡》,感染於李煜的詞情,就好像,我曾經遊走於這隔了千年的往昔。一直覺得,李煜是“清冷的月光從夜幕中瀉下,一個憔悴的身影獨自漫步走上西邊的小樓。時而舉頭望著深藍色的蒼穹,時而俯身嘆息”的形象。

因此,每當月色降臨,總會不自覺地拿起書卷,慢慢讀出那些句子,彷彿看到落寞一點點滴下。忽然懂得,有一種愛,是帝王之愛;有一種痛,是李煜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