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航天局共建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航天局共建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科技战略

美国防部将利用人工智能来发现密级资质持有人的异常行为

据国际安全简报4月10日消息,美国防部负责进行密级资质审查和管理的机构美国防安全局(Defense Security Service,DSS)国家背景调查署(National Background Investigative Services,NBIS)近期启动“基于风险的用户活动试点项目(Risk-based user activity pilot)”。该项目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发现当前持有或正在申请密级资质的人员在日常行为上的“细微变化”,从而及时向管理部门提出预警和干预建议,以防范再次发生类似斯诺登那样的内部人员泄密事件,并解决美国政府密级资质审查材料严重积压的问题。

美国“防务一号”网站发布《人工智能》报告,详细分析了军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据学术plus 4月11日消息,美国“防务一号”网站发布《人工智能》报告,详细分析了军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报告分为六部分,涉及美国在人工智能上的最新战略进展,俄罗斯和中国在人工智能策略上的发展与弱点,AI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以及美国国防部应如何应对日益凸显的AI伦理问题等议题。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题为“建立美国太空部队的建议”的听证会

据美国国防部官网4月11日消息,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名为“建立美国太空部队的建议”的听证会。美国国防部代理国防部长、美国空军部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美国战略司令部指挥官在会上发表了证词。美国国防部代理国防部长表示,美国在太空中的主导地位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美国必须加速太空军的建设以维持美国的太空优势。目前美国有10多个与太空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中国对太空力量的追求及其对美国的影响》报告

据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官网4月11日消息,该委员会发布《中国对太空力量的追求及其对美国的影响》(CHINA’S PURSUIT OF SPACE POWER STATU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报告。报告从中国发展太空能力的目的、目标、国家太空战略及其相关进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空间站、月球探测等项目,以及参与上述项目的部门和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评估了中国发展太空能力对美国造成的影响。

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大战略中的新声音》报告

据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官网4月11日消息,CNAS发布《大战略中的新声音》报告。在美国进行全球领导力争夺的背景下,CNAS从2008年开始就关注与大战略相关的问题。本报告是CNAS邀请新一代思想家、战略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世界变化对美国战略重塑的影响进行反思和评估的成果。报告将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对美国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新方法和新方案。

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5G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的风险和机遇》报告

据学术plus 4月12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5G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的风险和机遇》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5G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报告为美国国防部发展5G提出了三大类12项具体建议,如提早规划6G频段共享、重塑5G生态系统、调整贸易战略、强化美国科技知识产权、发展5G以外的通信技术等。

信息

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航天局共建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4月9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与欧洲航天局达成一项协议,将携手建造高度安全的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地面组件和天空基组件。地面组件由欧盟委员会下属的通信网络、内容和技术总司负责开发,天空基组件由欧洲航天局负责研发。地面组件由一系列量子通信网络组成,这些网络会将机构用户及其关键基础设施与欧洲敏感的通信和数据站点连接起来,而天空基组件则包含可遍及整个欧洲的卫星量子通信系统。欧盟希望通过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欧盟各国的科研资源,推动量子信息科学的进步,促进相关创新技术和系统的研发。

韩国首尔大学研发出高准确率AI医疗影像判读系统

据科技日报4月12日消息,韩国首尔大学研发出一套基于AI的医疗影像判读系统,可以通过胸部X射线筛查肺癌等肺部疾病,诊断准确率比人类医生高近20%。该系统可以筛查肺结节、肺结核、气胸等4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前列的肺部主要疾病,平均诊断准确率达到97%以上,而在同多名专职医生的比较评价中,AI系统的成表现也优于人类医生。研究人员表示,该系统将在今年下半年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医疗器械许可后投入市场。

日本完成向移动运营商分配5G频谱的工作

据Nikkei网4月11日消息,日本政府正式向多家移动运营商分配了5G频谱,为在2020年春季推出5G移动通信服务做好准备。日本NTT Docomo、KDDI和软银公司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以及新新晋运营商乐天移动从电信监管部门获得了5G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日本4家移动运营商计划在2020年开始推出商用5G服务,并在5年内累计投入约152.9亿美元建设5G网络。日本政府希望运营商建造的5G基础设施覆盖大城市及农村的广泛地区,从而推动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等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

生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现细胞级尺度的生物材料基底3D打印

据Nature自然科研网4月10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利用熔融直写方法制造3D生物材料基底的技术。该技术可通过控制特定的生物材料基底,生长出具有均匀大小、形状以及特定功能的细胞。该研究对生物医疗意义重大,实现了由形状驱动、具有很高重复性的精准设计与量化细胞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微系统与纳米工程》期刊。

美国爆发30年最严重麻疹疫情,纽约规定强制接种疫苗

据中新网4月11日消息,美国爆发规模为近30年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止至4月4日,美国今年共有19州出现了465起麻疹案例,仅上周就有78起新增病例。其中,逾半病例出现在纽约及新泽西州。纽约当局为防止疫情恶化,于4月9日宣布疫情集中的布鲁克林部分地区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居民必须强制接种疫苗,违者将被处罚1000美元。这是纽约市首次使用强制接种疫苗手段对抗疫情。

美国宇航局“NASA双子研究”项目发表研究结果,利用双胞胎揭示太空飞行对人体影响

据知识分子4月12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为期27个月的“NASA双子研究”项目近日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一对分别处于空间站和地面环境的双胞胎宇航员,首次系统性地分析了长时间太空飞行对人体生理、免疫、遗传、认知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对人体有影响,但基本上可在回到地面后短时间恢复过来,有大约7%的基因表达在回到地球6个月后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太空环境中宇航员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和血管生理变化、炎症反应、基因表达异常等,属于太空飞行的高危关联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能源

波兰能源部公布核电建设计划

据中国储能网4月12日消息,波兰能源部公布核电建设计划,到2043年将新增6到9吉瓦核电产能,2033年前计划投运6座核电机组,规模为1.5吉瓦。此后将每两年新增两座核电机组。据悉,当前煤电占波兰电力供给的80%左右,根据此前公布的“波兰能源政策2040”,未来波兰将加大海上风电与核电建设,到2030年将煤电占比降低至60%,到2040年煤电占比降到32%。

海洋

俄罗斯石油公司拟在北极地区建立石油产业集群

据中国海洋在线4月12日消息,俄罗斯石油公司近日表示,该公司正在对在北极地区建立石油产业集群的可能性进行考察。该产业集群将以北极地区现有及潜力项目为基础,如万科集群、洛多奇诺耶油田和南泰梅尔、叶尔马克项目、西伊尔金斯基区块和哈坦加地区的油田等勘探项目。预计至2024年,新集群产油量将达到0.8亿吨,2030年可达1亿吨。有关人员表示,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经与西亚和东南亚的潜在投资商进行了磋商。

日本船级社制定针对限硫令的指导方针

据国际船舶网4月12日消息,日本船级社近日制定了《符合2020年硫排放法规的船用燃料油指导方针》,以及转换成合规燃料的实施计划范例,目的是协助航运业遵守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的硫排放限制规则。该规则要求船舶硫排放量保持在0.5%以下,日本船级社还将为此提供相关的评估服务。

航空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建设一级英国空军》报告

据国防科技要闻4月12日消息,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近日发布报告《建设一级英国空军》,旨在指导英国空军的未来规划和资源优先事项,使其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好准备。报告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使英国空军成为北约未来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胁的首选部队。

航天

美国SpaceX公司“重型猎鹰”火箭商业首飞成功,并成功完成助推器、芯级火箭及整流罩回收任务

据航天新观察4月1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的“阿拉伯星”6A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成功回收助推器、芯级火箭以及整流罩。据悉,该火箭的极限运载能力为63.8吨,是现役“德尔塔”重型火箭极限运力的两倍多。同时,此次发射虽然是“重型猎鹰”执行的第二次发射任务,但是其首次正式执行商业发射任务,这为其未来承担军、民、商等发射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美国白宫发布新版《国家太空天气战略和行动计划》

据星际智汇4月11日消息,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第二版《国家太空天气战略和行动计划》报告。报告以特朗普政府重振美国太空领导力为背景,重点关注极端太空天气事件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建议政府发展能力、制定计划,以在极端太空天气事件来袭时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运行。

以色列月球探测器着陆失败

据卫星界4月12日消息,以色列“创世纪”月球探测器在着陆最后阶段,其探测器上降落反推主发动机出现故障停止工作,导致探测器撞上月球表面。此次着陆宣告失败。

新材料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出3D打印用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4月12日消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与阿肯色大学、迈阿密大学、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合作,开发出3D打印用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定制化直接喷墨3D打印设备,设备上集成了一个压力泵,用来给喷嘴供给树脂,最终可加工具有短纤维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构。采用这种设备制造的3D打印复合材料零件无需昂贵的热压罐以及冗长的加热时间,这将允许在战场或航空母舰上生产3D打印零件。该材料中还可以轻松嵌入其他材料,可以很便利地为下一代多功能无人飞行器提供具有嵌入式传感、驱动、计算或电力等功能的多功能结构零件。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表示,这些材料将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结构件的3D打印,可以为士兵快速制造高强度复合材料零件和固定装置,将成为战场按需制造和加速武器系统开发的重要资产。

先进制造

美国加州大学开发出低成本智能机械臂Blue

据Deep Tech深科技4月12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低成本机械臂Blue。该机械臂重量仅为8.7千克,连续有效载荷为2千克,其具有7个自由度,在工作时能够感受外力,并随之调整自己的力度。研究人员可利用VR技术对机械臂进行操控和训练。该机械臂成本仅为3000美元,预计其量产版将在2020年开售。

美军基地成功验证适用于增材制造的区块链技术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4月12日消息,美国国家制造科学中心(NCMS)支持的“适应增材制造的区块链技术”项目成果在美军5个基地进行了成功演示。该项目旨在采用Guardtime Federal公司的区块链技术和穆格公司的区块链平台VeriPart™4.0,以确保制造3D打印零件所使用技术数据的安全性。此次验证表明该区块链技术可确保3D打印的数据来源有效、数字资产不被操控,并保护设计知识产权,将有效提高3D打印的安全性。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航天局共建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247/65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