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一教授:助力医改,县域胸痛中心工作重点

编者按:2019年4月11日~13日,第2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6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羊城广州召开。今天上午,在大会特设的胸痛中心论坛上,上海市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围绕县域胸痛中心建设这一主题,为与会者阐述胸痛中心的未来工作重点。

SCC2019 | 方唯一教授:助力医改,县域胸痛中心工作重点

“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密切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临床预后。

SCC2019 | 方唯一教授:助力医改,县域胸痛中心工作重点

2018“两会”提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双向转诊标准与机制;强化疾病管理规范,让患者放心;规范医疗体建设和疾病管理规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推进胸痛中心三全模式,建立心血管及危重症防治体系,助力医改分级诊疗。

医改的核心任务

医改的核心任务可概括为十六字方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分工和协作良性机制,更好统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体系建设,优化资源共享机制形成逐渐整合,最后上下联动互补,提升基层能力,最终实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胸痛中心的作用

——基层首诊

胸痛中心在基层首诊中的作用是:

1. 进行公共教育,提高健康素养;

2. 胸痛要打120:社区医院及时发现胸痛患者,尽早完成FMC,及时转运;

3. 基层胸痛中心:提供溶栓治疗和及时转运;

4. 从急诊体系,到危险因素筛查,高危患者管理和急救联动,相关信息分享;

5. 从急救体系,到猿猴康复管理,逐渐到健康管理。

可将具体工作概括为急慢分治。其中,“急”是指胸痛中心建设强调围绕急性胸痛的建设,建立高效的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体系,优化流程,强调协作;“慢”是指建立对高危患者的筛查机制,规范慢病治疗流程,建立慢病长期监测和管理机制,并对患者进行慢病教育。

——双向转诊

向上转运的流程主要分为4步:

1. 社区发现高危患者并及时转运至基层医院或大医院;

3. 120(院前急救)后要提供基于救治能力和转运时间的转运;

4. 大医院应提供急诊PCI和相关胸痛的及时救治。

向下转运的流程主要分为3步:

1. 出院后回复转运到基层和社区医院;

2. 二级预防应在大医院指导下于基层医院进行;

——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强调,抢救过程中信息联通;胸痛中心建设要求建立协作医院系统,包括社区和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医院要为社区和基层医院提供教育;胸痛中心建设中强调提供技术帮扶;建立远程教育和会诊系统,成立专业的协作组织,如胸痛联盟等。

总之,通过逐步完善胸痛中心建设、发挥中心作用,实现急救诊断网络、专业指导、全程管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全面完善。确立胸痛中心建设的分级诊疗路径,要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以地县级医院为承载,推动分级诊疗16字方针的实施。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是中国胸痛中心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的保障。

与时俱进,提升胸痛中心的内涵

随临床需求增加,胸痛中心向心血管病管理中心发展。心血管病管理中心可降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该机构的主要特点是,心脏疾病范围扩展,包含胸痛中心、心房颤动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康复中心等多个领域;管理时间扩展,包括院前、院中和院后的全程管理;职责范围的扩展,涉及预防、筛查、急救、常规治疗、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等。

胸痛中心模式的升级是指,胸痛中心体系建设实现“从急救到预防,从急病到慢病”的延伸。应当积极推广胸痛中心建设的“三全模式”,即全域覆盖(胸痛中心网络)、全民参与(公共基层院前中后)和全程管理(防救治康相结合)。

县域胸痛中心的建设

提升县域医院的医疗水平,就要先进技术下沉至县域医院,培训一只稳定的高素质队伍。定期由专家坐诊、现场指导,使县域医院医生接受培训并掌握适宜技术(PPCI、溶栓治疗、多向转运、康复管理等)。逐步提高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从溶栓治疗、多向转运,至逐步开展急诊PCI和简单PCI。强调以县为中心、更基层胸痛中心的建设,以院前诊断和院前溶栓、康复治疗与家庭医生管理为主。

充分发挥基层医院胸痛中心的管理作用,要以医保政策为杠杆,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异常、稳定型心绞痛、药物可控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脏病的治疗有计划地转至县和县域以下医院。扶持广大县域医院成立心内科专科,掌握ACS和STEMI基本技能和救治流程,尤其是对STEMI的诊断和处置(溶栓、抗凝和心肺复苏等)。扶持条件较好的县域医院开展适宜的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包括简单心脏起搏技术、简单射频技术、冠状动脉溶栓技术、急诊PCI技术、简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此外,基层医院胸痛中心还要与县域医院、县乡镇医院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联系。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我怎么这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