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真的会用吗?

“我已经有医保了,还需要买保险吗?”这可能是很多纠结要不要买商业医疗险的朋友抱有的想法。

纠结之处在于,两者看起来都是看病住院报销啊,自己的社保又一直是按时缴纳、正常报销的,不会买了商业医保用不到吧。

今天叮当就和大家聊聊:

  • 普通社保到底是如何报销的?
  • 我们还需不需要买商业医保?

一、普通社保是如何报销的?

我们每月随工资固定缴纳的那部分社保,是属于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项。

尤其针对医保看病这部分,你会发现,每月缴纳的医保部分并不多(个人仅为缴纳社保基数的2%);

就医后,提供缴费凭证,以公司为单位就能给你报销,只不过有的能报,有的不行。

这是因为国家针对普通医保,有这样的明确规定:

有关普通医保的部分报销规定

在医保规定可报销的就医环境下,支付个人住院医疗费用时,设定有起付标准和封顶线;

只对起付标准以上、封顶线以下且符合报销范围的费用,按比例进行支付;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的部分都需要自己承担。

(1)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

下面就以北京为例,说说普通医保的门急诊、住院是如何进行报销的。

  • 门/急诊费用报销规定:
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真的会用吗?

(门/急诊费用报销情况)

  • 住院/门诊特殊费用报销规定:
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真的会用吗?

(住院/门诊特殊费用报销情况)

举个栗子:

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真的会用吗?

(一般情况下的住院报销)

除了以上为大家列举的,不同情况报销比例的不同,你会发现,有时候医生开的药给报,有的就不给报,这是因为普通医保还有自己规定内的报销范围。

(2)规定的报销范围

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符合“两定点三目录”的医疗花费才能得到报销。


“三目录”是指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其中的定点医院和药店,都很好理解,我们着重看下“三目录”:

  • 药品目录主要包括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其中前两种又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每隔几年都会更新,目录外的药品不予报销。


  • 诊疗目录是各种诊断和治疗的目录。根据规定,以下五类诊疗项目是不能报销的:
交了这么多年社保,你真的会用吗?

(资料来源:《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管理暂行办法》)

  • 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费及门(急)诊留观床位费。
  • 像就诊交通费、急救车费;空调费、电视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等等,这些都是不报销的。
  • 有些进口药物和医疗项目,疗效很好,但费用昂贵而且医保完全不报啊!

由此你会发现,你所依赖的医保这个药不保,那个费不报,发烧感冒这样的小病可能花费还不到报销的起付标准,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医保又不能全报,这个时候你就只能呵呵了。

二、普通社保是如何报销的?

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买商业医疗险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而喻了。

社保的价值是保障最低医疗需求,而不是保障所有医疗需求。

因此,普通医保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费用和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相对比较高,也就是说社保能报销的非常少。

特别是罹患重大疾病和严重伤残后,为了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好,往往会用到很多特效药和进口药品促进病情痊愈,但是这些药物基本无法通过医保目录报销。

就像《我不是药神》中,很多病患家属只能铤而走险,购买价格便宜但药效打折的仿制药,即使是仿制药,也同样需要耗费很多财力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上,卖车卖房、掏空积蓄,司空见惯。

因此,要想获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以合适的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很重要。

如果有商业医疗险,这类重大疾病其实是可以被cover掉大部分医药费用的,甚至可以对就医环境提出自己的需求。

由于医疗险包含了门急诊、住院、重疾等几乎所有情况的医疗,险种本身又是报销性质,因此健康告知最为严格。

在已经患病的情况下,通常会除外责任承保,或者直接拒保。因此,还是要尽早把这些保障配置齐全,别到真需要的时候发现已经无法正常投保。

除了医疗险,重疾险也是优先级别非常高的一项保障,与医疗险不同,达到理赔标准,可以一次性给付保额。这样被保人就可以自由分配用途,不管确诊后在哪治、怎么治、用不用自费药、进口药,都可以自己分配。

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用来弥补患病期间自己或家人无法正常工作而产生的收入损失,毕竟医保无法保障。


叮当碎碎念:

对于日常医疗费用的报销,社保可作为基础;剩余部分,如重大疾病,自费药品及设备,进口药等医疗费用以及生病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就需要商业保险去覆盖了。

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两者都要有,各自负责解决不同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